张女士已经有未婚夫的这个说法,是头一次听说。以往的资料里从没涉及过。这事的真伪如何?
这事是沈从文张兆和结婚以后见报的,有这一说和无这一说,对他们是不会有什么妨碍了。注定它不会起什么风波。但是,居然是在张兆和家乡的报纸上登载这样的东西,而张家在苏州是名门望族,人尽皆知。此事,也不能认为是完全捕风捉影。对这,也没见他们家里人有什么异议。
作为姐妹的张允和、张充和的文章里从没透露过这方面的意思。作为下一代,当然更不了然。去年,在北京七九八黄永玉的一个展览上,我碰上沈先生二公子虎雏,专就这事问过他,他也是笑着说,从没听说过。
倒是从张兆和本人的日记里,可以体味到某种的难言之隐。
而沈先生那些诗一般的信,她都装在一个小箱子里,收藏得非常小心。可惜后来在日本飞机的一次轰炸中全被烧毁。张先生有次和我谈起这个,心里好似有十二分的疼痛。
也因为追求张兆和弄得心情十分不畅,沈从文离开了中国公学。后来,他去了青岛大学教书。然而,中国公学校园里的那场爱情一直缭绕在他的心头。1932年,30岁的沈从文决心要对这场恋情做个明确的了断。当然他心头仍然留有无尽的幻想。暑假里他坐上了去苏州的火车。
在他离开苏州后,不几天,张家第一个接待沈从文的张允和给在青岛的“乡下人”发了个电报:允。
对这一个“允”字,过去的解释,认为一,这是说家里允许了;二,是二姐张允和的落款。姐妹们名字中都有“张”,都有“和”,惟有这“允”是区别。
去年,我有过一趟周庄、同里、苏州三地游。在同里,我走进了一个婚俗博物馆,里面展示有这一带婚姻的习俗资料。原来同里旧式结婚完婚有八个程序:议婚、合婚、写婚、请期、迎娶、过三桥、拜堂、洞房。其中过三桥是同里独有的,因为同里有一处景点,即三桥,这里有三座石桥相聚,都在不到五十米的距离之内。同里人结婚娶亲的轿子必过这三桥。
而同里与苏州相距不过一二十公里,现在的同里属苏州管辖。这种旧式婚俗除个别项外,我想苏州大致是和同里一样的。
这个第一个阶段,议婚,又叫纳采。即男方发现有合适的对象,就请媒人带上礼物到女方家里去说媒,谈婚论嫁。要是女方家有意向,就要求双方互通八字。八字相合,男女两家各自给对方送上帖子。这个帖子叫“允字帖”。在同里的博物馆里有份允字帖原物,形状如同如今的证书,多面折页十六开大小,透过岁月的风尘,从发黄破损的纸上可以看到男女双方的姓名、八字。还有一大一小的两个毛笔的“允”字,分写在两页页面。大概是男女两家各自的允婚见证。
好一个“允”字,作为有学识的张允和,她在回应沈二哥的电报里还完成了一次江南婚俗的重大程序哩!
那么张允和的这个“允”字,除了前面两种意义外,就又有了新的,合乎当地民俗的含意了。
沈从文的这次苏州之行出奇的顺利。与当年在中国公学的待遇有如云泥。张兆和好像没有多少犹豫,就很快慨允。这是为什么?
第一,正如张兆和以前在日记里写的,沈从文不顾一切的爱感动了她;这二呢?是不是像前面《苏州民报》上说的,那个出国的未婚夫已另结了新好,“于是张女士在愤激之下,便也投入了沈从文的怀抱”?
张兆和选择了沈从文,仅仅是因为爱情,抑或还有别的原因?无论是哪一种,也都是很正常和合情合理的。岁月之河流得太快,知情人都已不在,根据情理稍作猜测,也无非是一种缅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