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立三并没有完全恢复名誉。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继续审查他。李立三非常气愤,他终日伏案,在李莎的帮助下,用俄文写了100多页的反驳材料,表达了对党的坚定信念。
年,苏联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开始了,人民的生活异常艰难。李立三一家常常没有钱买菜,几片萝卜在锅里沧一抢,就下一顿饭。他们的女儿英男长到二三岁了,还没有吃过鸡蛋。战争时期,他多次用确信无疑的口吻对李莎说:“中国总有一天要解放,我总有一天要回去,到那时,我要把你也带去,看看美丽、繁、华的上海,看看漫山遍野长满青竹的湖·南亲爱的,你一定会爱上中国的。”
年6月,郭沫若来到莫斯科,参加苏联科学院成立121周年纪念大会。李立三得知后,多次去见郭沫若,表达了他思念祖国和回国工作的强烈愿望。
中国共产党也无时不在惦记着他、关怀着他,从来没有承认共产国际开除李立三的错误决定。党的“七大”召开之前,根据大多数代表的意见,李立三继续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年12月31日深夜,当喜讯传到李立三的家中时,李莎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伏在李立三的肩头,激动地哭了起来。是呵,这一对患难与共的异国夫妻,盼到今天,多不容易啊!
年初,李立三告别李莎,带着一颗赤子之心,飞同初思暮想的祖国。他先是在东北局工作,并向党中央请示,要求把李莎接到东北来。同年10月,李莎带着他们的小英男,告别了亲人,告别了生她、养她、给过她幸福与痛苦,给过她甜蜜和灾难的俄罗斯大地,来到了中国,和丈夫团聚了。第二年,她又随丈夫搬到了北京。
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后,李立三的处境也日趋艰难起来。
年,康生给他写信,建议他同李莎离婚,或者让她加入中国籍。李莎出于对中国的信赖和与李立三同甘共苦生活多年的深厚感情,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毅然于1964年7月,申请加入了中国国籍。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李立三被批斗、被抄家,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最后终于在1967年6月22日,含冤去世。李莎始终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她相信理解自己的丈夫,在残酷可怕的斗争中,给了李立三极大的精神安慰,陪伴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