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同居生活已经过了好几个月,我和吴宇飞开始为生活打算了。在他的建议下,我们开了一个公共账户,每个月把一部分工资打到公共账户上,用来支付房租和水电煤气等费用。褪去了最初的激情,两个人的同居生活开始变得平淡而琐碎,他依旧早出晚归,而我也继续在报社混日子。
不知不觉又过了两个月,天气逐渐变得暖和起来。这天,我要去京华大学采访一位年轻的教授石海龙。看简历,此人今年34岁,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国,短短几年就迅速在循环经济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循环经济专家。如此一个青年才俊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不禁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采访约在了上午9点,我出门拦了一辆出租车——已经很久没有坐公交了,北京的公交到了上下班高峰,简直就是个人肉罐头,运气不好碰到什么公交色狼之类的,被吃了豆腐,那才亏大了呢。
“到京华大学!”我对司机说。
“京华大学哪个门?”司机问?我一下傻了眼,不怕见笑,来北京这么久,还没去过大名鼎鼎的京华大学呢,于是赶紧往石海龙办公室打电话,却没人接听,算了,还是先到了再说。
“哪个门是正门?”我问。
“东门。”
“那就去东门吧,谢谢。”我说。
没多久就到了京华大学的东门,百年名校果然气派,不过保安也很牛气,出租车一概不让进,我只好下了车。
“您好,请问循环经济研究所怎么走?”我问保安。
“在西门。”保安面无表情地说。
天!京华大学这么大,从东门走到西门可得走一阵了,我不由皱起眉头。幸好时间还早,应该不会迟到,想到这里,我赶紧快步向西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