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大门外的马路旁有个鞋匠,年过四旬,其貌不扬,身材矮壮,坐在小马扎上,似乎是贴着地面的。
令附近居民称道的是,鞋匠的手艺挺不错,经他修补过的鞋,结实耐用,从未出现过返工现象。所以,他的生意一直很红火,把好几个同行都比下去了,逼迫他们不得不“移师”别处。
更让人羡慕不已的是,鞋匠艳福不浅,妻子竟然是大学教授,几乎每天中午都要开车给他送来美味可口的饭菜,还有餐后水果。
女教授的身材及容貌均无可挑剔,戴着一副眼镜,衣着打扮很时尚,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朝鞋匠身旁一站,形成了鲜明的比照,让人顿生鲜花与牛粪之叹。
原来,十几年前,女教授是个贫困大学生,随着父母双双病故,眼看着就要辍学了。鞋匠当时在厂里上班,看到她发表在报纸上的求助信后,动了恻隐之心,当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大学毕业后,她留校任教,嫁给了自己的恩人,并给他生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几年前,她破格晋升为教授,而他却下岗了,不愿当家庭煮夫,更不愿被她养着,于是,当街摆起了鞋摊。对此,她没说一个不字,每天坚持给他送饭,即是全力支持的明证。好在,他的鞋摊很争气,每月的收入与教授妻子相比,并不寒伧。
附近居民闻讯后,纷纷拎着可修可不修的鞋子,前来向鞋匠打听其带有传奇色彩的罗曼史。鞋匠不愿透露过多的细节,只是说,你们来修鞋,并不是出不起买鞋钱,而是鞋子穿久了,双脚感到越来越舒服,也就舍不得扔掉,这里脱胶断线了,那里底子磨破了,拿到我这里来拾缀拾掇,又能穿啦。这就好比娶媳妇找老公,天天生活在一起,总有不满意的地方,但处得长久了,慢慢也就处出了感情,一些缺点啦错误啦看不顺眼的地方,装糊涂没看见就算过去了,实在没办法装糊涂的,像我这样动手修修补补,也能把日子过下去。
鞋匠所言,何尝不是婚姻之道呢?这让他的每一个主顾,每一个听众都陷入了深深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