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车铃啊 那是卡拉扬的一世情殇

 
爱情的车铃啊 那是卡拉扬的一世情殇
2017-01-04 11:48:11 /故事大全

他是20世纪最杰出的指挥家,他曾用灵巧的双手将世界最顶级的庞大的演奏军团带向音乐的辉煌之路,他被尊称为“指挥帝王”。他,就是赫伯特·冯·卡拉扬,古典音乐界顶级大师。日前,卡拉扬的遗孀埃丽特在接受德国《世界报》时,首次披露了卡拉扬的一段情殇——

雪夜铃声

1926年9月,维也纳晴空万里,维也纳工业高校内迎新生联谊会正在举行。17岁英俊少年赫伯特·冯·卡拉扬震撼了整个校园。他的一手钢琴弹得如行云流水,结束时,全场的掌声几乎淹没了他。但卡拉扬不屑一顾,他那彬彬有礼却又不容置疑的谈吐,无处不展示出他与众不同的智慧和目空一切的自负。

他经常请假或旷课,孤独而倨傲。在所有对他感兴趣的女生中,同班女同学玛丽亚·居特曼特别为他倾倒。玛丽亚是个丰满的女孩,眼睛大而亮,活泼而乖巧。

少女萌动的爱意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走近他。一天课后,她悄悄尾随着溜课的卡拉扬,一直跟到了维也纳大学,走进了音乐科学系的大门,玛丽亚不禁疑惑,他难道还是维也纳大学音乐科学系的学生?

玛丽亚悄悄守在琴房外,静静地聆听。可不知怎的,卡拉扬的琴声断断续续,最后竟越弹越不成调,琴声停了,传来卡拉扬野兽一样的号叫。玛丽亚再顾不得其他,推开门,看见卡拉扬使劲用手砸着钢琴,脸上是变形的恐惧……玛丽亚惊叫着扑了上去,狠狠将卡拉扬推倒在地,良久,狂躁的卡拉扬才安静下来……

原来,卡拉扬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父亲恩斯特是名医生,母亲虽是家庭妇女,但夫妻俩却是音乐发烧友。从小,卡拉扬和哥哥沃尔夫冈就学习钢琴,卡拉扬更表现出了惊人天赋,11岁就以演奏家的身份演奏协奏曲。

可他的父母却希望他能有技术专长,他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只得进入维也纳工业大学学习工艺制造,但他却偷偷地背着父母,在维也纳大学主攻钢琴。

然而入学没多久,他的右手患上严重腱鞘炎,不适合再做激烈手指运动。这基本上宣布了他艺术生涯的终结。他试过各种方式来治疗,却没什么效果,一怒之下,他竟想出用硬物砸开炎症部位的办法,如果不是玛丽亚冲进来,他的右手只怕要废了。

他对玛丽亚既不言谢,也不表示惊讶,只是独自离开琴房。

更糟糕的是,因为旷课过多,他被工业学校劝退。他不敢向家人讲实情,每天到酒吧买醉。玛丽亚天天陪他,送他回公寓,给他收拾满地的狼藉。而卡拉扬始终对她视之若无。

玛丽亚的父亲是维也纳工业学校的教授,也是位音乐发烧友,玛丽亚从父亲那打听到,维也纳大学音乐系中指挥专业在全国首屈一指。她建议卡拉扬转向指挥专业,卡拉扬半信半疑地提交了申请,没想到,导师当场拍板收下了他。

但父母得知卡拉扬转了专业,极为恼怒,断绝了他的经济支助,卡拉扬不得不平日在酒吧里弹琴为生。

1928年1月,著名指挥家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有一场大型歌舞剧上演,但演出地点离维也纳足有240公里。卡拉扬买不起火车票,玛丽亚借来两辆自行车,建议一起骑车去。

那正是滴水成冰呵气成雾的隆冬季节,两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青年各自骑了辆自行车,歪歪扭扭地行进在雪路上。月亮静静垂落在天际,大地一片雪白。玛丽亚调皮地按响车铃,清脆的铃声惊跑了一只晚归的兔子,卡拉扬不禁大笑,他也回以铃声,叮铃……世界仿佛只剩下了他们两人。在银色的月光下,凝视着玛丽亚明亮的眼睛,卡拉扬轻轻地将自己的唇叠加在了她柔和的唇瓣上。

他终于明白,玛丽亚原来早就在自己心底。

移情别恋

这次观摩演出对卡拉扬的影响是终生的。在第一个音符响起时,他的灵魂就被深深打动了,他热泪盈眶,连声说,“我要成为世界上一流的指挥家。音乐并没背弃我!”

返回维也纳,卡拉扬在学校组建了乐团。1928年12月17日,他进行了他人生中第一次演出。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导师大力称赞他,他已有足够能力自起炉灶了。

然而当时的维也纳高手云集,奔波数月也没一家大乐团愿接受他。这时,母亲偷偷来看他,见到儿子的窘境,非常难过,劝他好好回家和父亲谈谈。经母亲的提醒,卡拉扬将目光转向故乡萨尔斯堡。他的音乐梦想从那里萌发,那里有人脉,有机会。他跟着母亲回家,请求父亲的原谅,但固执的父亲和骄傲的儿子却因一言不合,再次不欢而散。

还是玛丽亚说动自己的父亲,联合了一批音乐爱好者为卡拉扬进行了投资。一月后,莫扎特音乐学院乐团受他们的邀请来到了萨尔斯堡,卡拉扬带领着这支乐团在家乡亮相。演出获得了空前成功。在如雷般的掌声中,卡拉扬深深地鞠躬,抬起头来时,他看到了母亲身边的父亲。

更惊喜的是,乌尔姆市立剧院的经理表示愿意聘请他,月薪20美元。这一切,如同梦幻,卡拉扬欣喜地紧紧地拥抱着玛丽亚。

很快,卡拉扬就在乌尔姆市立剧院干得风生水起。在他的指挥下,剧院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但在事业蒸蒸日上时,他与玛丽亚的爱情却显得有点后劲不足。一向高傲自许的他在鲜花美女面前无比自信,但在玛丽亚面前,他却是一无所有的穷小子,每次去玛丽亚那奢华的家中,他总是深深自卑。只有当他们一起骑车外出旅行,在叮叮的车铃声中,他才会感到放松和快乐。

随着应酬增多,每月的薪水都所剩无几。他们约会渐渐变少,拖着拖着,随着激情淡去,事业平稳,他的生活变得庸俗消沉。

1932年3月,在一次聚会中,歌唱女演员艾米·霍格罗夫吸引了他的目光。那是个有着一头红发,艳光四射的女人。当艾米亮开歌喉时,卡拉扬立刻被她那如同黄莺一样的清脆婉转的声音打动了,也劈开了卡拉扬混沌未开的心灵。他忽然发现与玛丽亚的爱情仅仅只是因为感动于她的付出而已,那种心跳狂乱的状态只有在和艾米相处时才会发生。

1933年2月,他和艾米开始了约会,完全把玛丽亚忘到了脑后。一月后,他不安地来到玛丽亚的家。没想到,玛丽亚的父亲却告诉他,由于德国纳粹党上台,奥地利局势不稳,他们准备搬回乡下去。这次,他连玛丽亚的面都没见到。

{#_page_#}

卡拉扬急了。他借遍了亲朋好友,购买了枚钻戒,立刻赶赴玛丽亚家,却是人去楼空。

祸不单行。3月,乌尔姆市立剧院在与他的合约到期后突然不再续约,他失业了!

双重打击令卡拉扬完全不知所措,失业倒在其次,失去了玛丽亚,他才突然发现了她在他心中的重量。恰恰是因为她在身边,他才有安定感去追求一个艺术家所想要的一切。

就在此时,艾米却给他带来了一纸合约。他得到了亚琛市立剧院的音乐指挥和歌剧监制的职位。亚琛市立剧院比起乌尔姆剧院那不仅仅是高了一个档次,更令卡拉扬惊奇的是,艾米竟是亚琛剧院的首席女歌唱家。

意外的惊喜令他再无力去深究这背后的故事,他迫不及待地上任了,很快他的才华得到了音乐圈的认可。1935年,他被任命为亚琛市立剧院音乐总监,以27岁的年龄成为了德国最年轻的音乐总监。

爱已成伤

卡拉扬对政治一向不感冒,但艾米却早已加入纳粹党,她积极游说卡拉扬也加入纳粹党。当时德国已风声鹤唳,音乐界人才迅速凋零,犹太籍的音乐人都被排挤了出去,在看到无数人悲惨凄凉的现状,盘算了自己的利益所得后,卡拉扬做出了一个令他后悔终生的决定:加入纳粹党。

很快,卡拉扬在柏林站稳了脚跟。1938年7月,他和艾米结婚。10月21日,他在柏林国家歌剧院指挥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引起轰动,被挑剔的媒体誉为“神奇的卡拉扬”。

可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才华同时,卡拉扬也因其纳粹身份而饱受诟病。1939年12月,卡拉扬的父母在得知后,彻底与他断绝了往来。

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苦闷,卡拉扬更加只醉心自己的演出。因艾米在政坛上的活跃,帮卡拉扬争取到更多的演出机会。然而,当他来到被德军占领的巴黎演出时,亲眼见到向他投掷鸡蛋的抗议者被纳粹党就地枪决,那血淋淋的场景令他无比厌恶。他只想远离这个是非圈。

卡拉扬越来越感到与妻子的道路背道而驰。寂寞孤苦中,他越来越思念玛丽亚,他偷偷地寻找她,却没任何消息。他彷徨不安中开始消级殆工,1941年底,在希特勒亲临的柏林演奏会上,卡拉扬完全没了昔日的神采,最终以失败告终,希特勒大光其火,宣称“不想在柏林看到这个二流指挥!”

卡拉扬的日子骤然不好过了。所有的演出都停止。1942年1月,艾米同他离婚。临走前,她给卡拉扬一封信,“你不是一直在偷偷找她吗?你去找吧!”

原来,信是玛丽亚写给艾米的。当年,艾米奉命去挖角,却爱上了卡拉扬,她竟找到玛丽亚,劝其退出。玛丽亚在信里写道:“他的才华,不应被埋没在这里,作为艺术家,他也理应拥有最澎湃的激情。我爱他,所以我放他走。他的世界,永远是我仰望的天空。再见了,我的爱人……”卡拉扬捧着信件,泪流满面:是爱人博大的心怀才让他拥有了今天的一切!

泪眼模糊中,他留意到艾米的地址竟是奥地利毛特豪森集中营。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生起,他顾不得其他,立刻赶往了奥地利。

阴森恐怖的集中营,玛丽亚和她的家人早已变成冰冷的档案袋,所有的遗物仅仅只剩下一个皮箱。在那堆零乱的杂物中,他一眼就看到一对银色的车铃铛:那是当年两人雪夜骑车观看演出时留下的。如今,自行车早已不知去向,然而玛丽亚却将这对铃铛一直带在身边,即使是在迈向死亡深渊时,都没忘记带着它们。

没有泪,只有浸骨的寒冷和绝望。他抱着那个皮箱,就像紧紧地拥抱着最亲密的爱人。他就那么一路走着,走着,竟来到了当年雪夜留宿的路边小屋前。他默默地挖出一个坑,将一枚车铃拿出,然后把皮箱埋进坑里,一同埋葬的,还有他十年前没有送出的那枚戒指。

当一切完结,卡拉扬孤独地躺倒在了雪地里。他轻轻地摁响了手边的那枚车铃,叮铃叮铃,那清脆的铃声在天地间幽幽回响。这情形,和当年多么相像,可是那个有着亮眼睛的女孩,却不会再对他朗声大笑了……

1942年2月5日,卡拉扬返回柏林,宣布退出纳粹党。3月,他与柏林乐团的合约到期,由于希特勒的施压,他再次失业。在二战结束后,他又因曾经加入纳粹党受到了德奥政府的反复调查和驱逐。

从1942年到1947年,卡拉扬被禁止在国际上演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他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心灵更是遭受着百般煎熬。只有在夜深人静时,他轻轻摁响那枚车铃,才会在回忆的甜蜜中忘却残酷的现实。

整整五年,卡拉扬在自我放逐中慢慢获得心灵的平静。1947年演出禁令解除,卡拉扬重返舞台。他的指挥风格变得更加磅礴大气,细腻而生动,更带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1977年,他再度娶妻,此后家庭和睦。然而,当他获得了第一笔录音酬金后,他第一件事便是将雪夜路边亭的地买了下来,每年的2月,他都会赶回维也纳,带着鲜花赶往墓地,独自凭吊逝去的爱人。

1989年,卡拉扬因心脏病去世。在他的遗嘱里,强调将那枚车铃放入自己的棺木中。也许,在维也纳的雪地里漫步,看到雾霭飘散,苍茫的天穹远远坠着一弯银色的月亮,你会听到,有风吹过,轻微的叮叮的铃声响起,叮铃,那是爱情的声音。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傻姑娘安娜
下一篇:哈里山的姑娘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