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起个头,郑单就笑着准备转移话题,赵晓影急了。她想更了解这个男人,她想帮助这个男人。虽然俩人希望不大,但做朋友也可以给他朋友的爱呀!赵晓影急的叫,“哎,你这人怎么这样啊?光问别人,自己的事儿就不肯说。”
赵晓影的直接和急切让郑单一愣,然后感觉到赵晓影焦虑眼神中的关怀,他有点感动,不好意思地说:“不是不肯说,我觉得这是我的问题,必须我去解决。”
“旁观者清,你想帮我,我也想帮你。要是没什么太不方便的,你就当发泄下,跟我讲吧。”
郑单深深呼了口气,似乎仅是回忆都要用到很大力气,突然又抬起头笑,“其实没什么,你听完可别说我小心眼。”
赵晓影没说话,看着他。这也是伤痛吗?他过去对人痛苦倾诉时留下的伤痛,没有人理解他的痛苦,得到的只有指责和更多压制。赵晓影的眼神给了他勇气,郑单用低沉地语气讲述起自己的家庭……
书里说,3岁前没有得到充足母爱的孩子,心里永远会留下一个黑洞。每次看到这个,我就觉得自己没救了。无论是3岁前还是3岁后,我母亲没真正拥抱过我,我父亲也是一样。我们家很有趣,我觉得我父母是天生的一对。他们俩做着同样的事,同时又在指责对方的做法。我现在大概能明白,我的家庭是典型的心理创伤代代传承的例子。我父母都是家里最不受宠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过程大概跟我差不多。父母的眼睛永远在别的兄弟姐妹身上,留给他们的是一个接一个的要求和挑剔指责。他们是那么渴望父母的爱,身边其他的一切都忽略了……爱人、孩子。他们的人生里只剩下一件事,用尽全力讨好父母,祈求父母有一天能将爱分来。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但他们吵架时,总能准确无误地击中对方内心最痛苦的地方——不管怎么做父母都不会领情,但他们永远不承认自己也是这样。是的,他们总是吵架,吵架的内容始终不变。我父亲总是谴责母亲只顾着娘家,不管家庭和孩子,母亲也是这么谴责我父亲。两个做着一模一样事情的人,再吵也吵不出结果。所以吵完,两个人还是像比赛一样,更加变本加厉地回去奉献。
因为我也不是祖辈最重视的孙子,父母眼里我就像个透明人。我父母都是小学老师,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就安排我的堂哥堂弟表哥表弟住在我家,由我父母辅导学习,照顾生活。小时候唯一的记忆是,每天坐在一个竹制的笼车里,这边是父亲围着堂兄弟转,那边是母亲围着表兄弟转。我饿了,哭叫,我妈或我爸就很不耐烦地去厨房找些冷饭菜丢给我。我想从笼车里出去,我父母就一起大声斥责我,让我看看“哥哥有多乖”。
两边都是大家族,上头的在我家养大,下头的或许觉得不送来自己吃亏,所以孩子源源不断的来,直到我上初中,家里仍然住着最小的表弟。老师的收入不高,又要养着那么多孩子,家里肯定拮据。我父母不好意思,也不敢向亲戚们讨生活费,有些亲戚会给,有些亲戚不给。贫贱夫妻百事哀,家里经常只有一只鸡蛋或一点点肉,我父母就会把所有亲戚的孩子都打发到外面去玩,然后在我面前吵架,为自己的侄子或外甥争夺补充营养的特殊待遇。当然,他们不是故意把我留在那里看他们吵架,只是他们忘了我在那里。
我父母辅导了所有亲戚家的孩子,也成功将其中很多人送进重点中学,唯独没有管过我。我曾想要向父亲请教一道数学题,我父亲很生气,对我说:你这孩子怎么不懂事?我刚给xx上了1小时的课,累得要死,你还来烦我。从哪儿以后我再也没有因为学习上的事打扰过父母,因为童年的我和他们一样,卑微地将父母的每句话奉为圣旨,用尽全力证明我是乖孩子。不过,我和我父母的命运也一样,不管我们怎么做都不会成为父母关注的对象。
不管怎么说,从外人的角度,我们家是极其和睦而幸福的。我父母是那么无私的人,孝顺父母,接济兄妹——即使他们接济的兄妹其实比他们更富裕,几乎带大了家族所有的孩子,甚至为了这个冷落亲子。你知道,为了别人的孩子牺牲自己的子女,在中国是种极大的美德。既然周围对此一片赞扬,我父母就更加顺理成章的忽视我。好在,为了讨好父母,我的成绩也不差。拿回好成绩,换到父母一句夸奖,那是我上大学前的唯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