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爱情:邓稼先的28年相思(2)

 
名人爱情:邓稼先的28年相思(2)
2016-05-10 14:11:28 /故事大全

爱不曾停止

她也很难想象,对邓稼先本人而言,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他的一切都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他没有个人的行踪,不能发表学术论文,不能公开做报告,不能出国,不能与朋友随便交往,工作成绩再大、功劳再大都将无人知晓。亲朋好友无从寻觅他的踪迹,妻子也不知道他的去向,甚至到死也只能默默地离开。

调动工作后的一年间,他变得行踪不定,常常一连好几天不回家,晚上又突然神秘出现,有时焦躁不安,彻夜难眠,却一言不发。许鹿希只能默默地递上一杯热茶,送上一个拥抱。一年后,他更不常回来,三年五载,偶尔回来一趟,也是匆匆忙忙,有时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那么匆忙,就不要回来了呀,可他,又多么渴望看一眼心爱的妻儿。

聚少离多的日子,爱却不曾停止。他的工资,都用来资助家庭困难的同事,给同事们打打牙祭,也都是他掏钱,有时,钱不够了,还管她要。她毫无怨言:“我的工资够我跟孩子生活了。”她说。比起精神上的需求,这些物质上的,根本算不了什么。饭,够裹腹就好;茶,能解渴便可。如果允许有奢求,那最好是:饭是你做的,茶是你斟的。

她有跟他长相厮守的机会,就是当他们单位的保健医生。但他不忍心她为他放弃自己的事业。他深知妻子对医学的热爱,祖国需要她这样的人才,她的专长可以造福更多的人。她应该实现比“妻子”更大的人生价值。

他对她的爱,她是能体会的。那一年,她做科研遇到瓶颈,急需一份外文资料来佐证,他不知从何得知,悄悄地利用休息时间,帮她找齐,工工整整翻译成中文,寄给她。她捧着这个沉甸甸的信封,流泪了。信封上没有任何有关他的信息,但她知道,知道他的挑灯夜战,他的柔情蜜意。这对现实版的牛郎织女,“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没有归期,没有承诺。

直到1986年6月24日,许鹿希才知道,这二十八年,丈夫都做了些什么。这一天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长篇报道。报道介绍了邓稼先为了研制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隐姓埋名,艰苦奋斗,谱写“精忠报国”新曲的感人事迹。他们的亲朋好友闻讯激动万分,许鹿希却泪如雨下。

邓稼先已生命垂危。

当年核实验失败时,他亲自去现场寻找残片而遭到的核辐射和长年的劳累,致使身体严重受损。回到家中的邓稼先,已是晚期直肠癌患者。越来越频繁的疼痛和出血,让他明白,自己已时日无多。颁奖会隆重而盛大,他没去,他想回家吃一顿家常饭。二十八年了,他真的想念家的味道。

许鹿希准备了甲鱼、芦笋等邓稼先爱吃的饭菜。菜做得精细,但他已经吃不下了。一家人强颜欢笑,那些精致的菜肴,吃在嘴里,尽是苦涩。

饭后,邓稼先想去走走。他去了自己在北京的办公楼、研究室,还去了办公楼对面他们常常去买东西的小卖部。之后,他们去了“八一湖”。那里的湖水、垂柳和石凳,记录着他们的美好时光。第二天,他又强撑着病体去天安门前看国旗。他看着她微笑:只有她最懂国旗对他的意义。

这是他最后的告别。

邓稼先没有时间伤感。他要写出今后十年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思考核能源如何造福百姓。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留给妻子的,只有两句话,一句是“苦了你了”,另一句是“死而无憾”。

1986年7月29日,巨星陨落。

他走了,她却还要继续活下去。三十三年的夫妻,有二十八年,他们缺失在彼此的生命中。她想用余生,去寻回她缺失在他生活中的时间。她走他走过的路,靠近他那高深的核领域,一步一步,艰难攀登,一扇一扇的门,她耐心地叩开。几年后,她编辑了《邓稼先图片传略》,又整理出《邓稼先文集》。这是她对他最好的爱和纪念。如果岁月重来,她相信,她仍会说,我支持你。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邓稼先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