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在深圳开了间规模很小的公司。凭着我对行业的熟悉,公司的业务发展得还不错。为了能够在市场上迅速站稳脚跟,我对公司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关注,到了事必躬亲的地步。
我的经理李建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小伙子头脑灵活,办事能力很强。在同一间办公室时,我经常给他讲一些创业和待人接物方面的故事,并在业务上手把手地带他。
公司发展到第二年,有了一些经济实力。我在市区租了层写字楼,将公司搬了过去。我和李建也开始分开办公,但对他能否独当一面,我还是有点不放心。好在他办公室和我隔壁,加上他天生是个大嗓门,说话声音宏亮,激情洋溢,每次他在办公室打电话处理事务,我都能听得见。
这天,公司运营上遇到一件较为棘手的事,我把李建叫到办公室,让他去和相关部门电话协调。因为事情比较重大,我交待了他以后,就侧耳听他怎么说。没想到,李建和那个部门负责人通话时,完全没有按照我的意思去说。等他放下电话,我立即打了过去,将他狠狠说了一通。李建争辩到:"这个人,我和他打交道较多,我这样说可能会好些。"我见他还不服气,便怒气冲冲地说:"好,这事要办不下来,你负责!"
这件事后来费了些周折才办下来。由此,我认为这都是李建不会说话惹的祸。事后,又批评过他两回。
没多久,公司的一个客户来投诉产品质量问题,虽然反映的情况属实,但我想这事绝不能认帐,否则客户可能会要求产品降价。作为公司的老板,我不好出面,就让李建去处理。李建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说:"小事一桩。"
看着他很有信心地回到办公室给客户打电话,我便注意听。谁知,这家伙接通电话就给客户认错,我气不打一处来,连忙喊:"不能这样说!不能这样说。"可李建好象没听见似的,只顾说他的话,我怒气冲冲进了他办公室,他刚好放下电话。我说:"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不是砸公司的牌子!"
李建脸涨得通红说:"刘总,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我诚意的道歉客户已经接受,只是让我们下次注意一点而已。"唉,这家伙就是缺根筋,做生意哪能这么实在呢。
从那以后,我更加留意起李建打电话了。没留意还好,一留意,我又发现他的两次错误,每当他放下电话,我毫不客气打过去,指出他说话的方式和内容存在哪些问题。
李建不敢吱声,但我知道他心里很不服气。越是这样,我越要说出来。不然,他以后怎能挑起公司的大梁。
这天,有个客户和我谈生意,临放电话时,他对我说:"刘总,你公司的李经理怎么这段时间没以前那么有朝气,有魄力了,打电话声音小了很多,是不是有什么事?"有什么事,我想了想,没有发现一点征兆。
我找来李建问:"李经理,这段时间,你有什么事吗?怎么客户都说你说话有气无力的。"李建笑了笑,说:"没什么事,那下次我注意好了。"
下午,在办公室里,我又听到了李建接听电话宏亮的声音。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了,李建放低声音,是不想让我听到他的说话内容,免得我又指责他。我一下子内疚起来,并注意听他讲话。
那边,他电话一放下,我便迫不及待地打过去。可没等我话说出口,李建便咆哮起来,"刘总,你能不能不要听我打电话,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处理问题方式,我是你的下属,也要有起码的尊重。够了,我受够了,我不做了……"
我拿着话筒,半天说不出话来。其实我想说的是:"李经理,这个电话,你处理非常好…"
三年后,在省电视台的一个“商界名家”访谈节目中,作为被邀嘉宾,当主持人问我,作为一名有成就的商界人士,有哪些成功经验时,我说:“成功的经验有很多条,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给你的下属有个充分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别听你的下属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