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房子”是简单质朴的民间小游戏,它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孩子:做人要遵守规则,要一步步走,不要压线、不要越轨……
小孩子的游戏
上世纪60年代末,在一个小县城里,有两个同在小学读书的孩子,一个是女孩,名叫殷小蓉;一个是男孩,名叫万小林。孩子们晚饭后常聚在一起玩游戏,最爱玩的游戏就是“跳房子”。
跳房子,就是在地上画一个大方框,框里画上许多格子,格子里放一块扁圆的小石子,玩的人用一只脚跳着,把石子踢到另一个格子里,把所有格子踢完了,就算成功;要是石子压了线、脚压了线,或是两脚沾了地,就算失败了。
殷小蓉是班长,每次她都先到,用粉笔在地上画好格子。她画的方格很规范,都是12格,孩子们管这叫“12间房”。小伙伴玩的时候,殷小蓉就坐在一边做记录。
万小林也是天天来,就是成绩不好,天天给小伙伴垫底。忽然有一天,他出奇地大有进步,一连成功跳完两场。殷小蓉觉得很惊奇。眼看第三场他又快踢到12间房了,忽然,殷小蓉“啪”地放下纸笔,晶亮的眼光对着万小林,大喊一声:“下去!”万小林站住了,殷小蓉气愤地说:“你的成绩是假的,你在玩鬼点子骗成绩!”万小林说:“我玩什么鬼点子?”殷小蓉厉声说:“你要是不承认,从明天起,你不要来玩了!”万小林嘴一张,“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扭头跑回家。
万小林的父亲是县里的干部,见儿子进门眼泪汪汪的,一问原因,十分生气,就带着他来到殷小蓉家,问殷小蓉:“玩个游戏而已,犯得着这样对待小林吗?”
殷小蓉的父亲是个工人,赶紧向小林父子赔不是,又对殷小蓉说:“快给万叔叔和小林道歉!”殷小蓉倔强地说:“我没有错,他弄鬼点子骗成绩,要认错的是他!”
小林父亲张口冷笑,说:“嗬,真新鲜,我倒想听听,他玩了什么鬼点子?”殷小蓉说:“他玩了三个鬼点子,但我现在不想说。”小林父亲不耐烦了,说:“那好,等你哪天想说的时候,你说给我听。”说着就拉万小林回去了。
回到家里,小林父亲对万小林说:“跳房子有什么玩头?来,爸爸和你玩别的。”玩什么呢,小林父亲拿出一枚五分硬币,在手中抛了抛,说:“我们来猜硬币,你猜哪面朝上?”小林没有兴趣,就随口乱猜,奇怪的是,不管他怎么猜,打开一看,次次都猜准了,这下小林高兴了,父子俩越玩越开心……
一年后,万小林的父亲升迁到外地,万小林要随父母走了,殷小蓉和同学来送他。小林父亲上车后,忽然对殷小蓉招招手,打趣地说:“小蓉,你还记得吗?小林玩的三个鬼点子是啥,你还没告诉我呢!”殷小蓉笑笑,说:“我记着呢。”
大人的游戏
过了不多久,殷小蓉也随父亲“支农”下了乡,从此,两个孩子天各一方。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万小林早已步入仕途,这一年,他被调到市房管局任局长。
上任不久,万小林应邀出席一个行业协会的座谈会,参加的都是本地地产界的“大腕”。休息时,有人说:“找个什么消遣吧。”一个姓梁的老总拿出一枚硬币,对大家说:“来玩猜硬币怎么样?”
大家围了过去,梁总拉开手提包,里面有一大把美元硬币,硬币旁还有一小串钥匙。梁总说:“我摸一枚硬币,你们猜硬币上的头像是谁。”有人说:“白猜有什么意思?要猜就来个有奖竞猜。”梁总说:“我包里只有这些硬币和这串钥匙,要不这样吧,谁能连续猜中三次,我就把这钥匙奖给他。”
梁总这么一说,大家兴致高涨。可是头像有好多种,大家猜来猜去,很少有人猜中。有人忽然发现了站在后面的万小林,就嚷道:“让万局长来猜!”万小林笑着推辞几句,随口就说:“我猜林肯。”梁总松开手一看,嗬,还真猜中了。
梁总又摸了两次硬币,万小林都不假思索,一口猜准,大家惊诧不已,万小林却笑着离开了。梁总追到外面,将钥匙塞给万小林,万小林大笑:“玩玩开心的,拿什么奖品?”梁总却收起笑容说:“钥匙虽小,讲的却是守信,众目睽睽之下,我说话岂能不算数?”他把钥匙丢进万小林的车内,转身走了。
回到家里,万小林发觉钥匙圈上挂着张微型卡片,上面写着某小区几号房,不禁惊讶,原来这是一处豪宅的钥匙!万小林的老婆打趣地说:“都说你自小就会猜硬币,没想到还真有本事。”万小林没吱声,他心里清楚,不是他会猜,而是这个梁总和爸爸当年一样,会玩点小魔术。他记住了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