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民间婚丧嫁娶之类的酒宴上,很看重席位座次,依次排开的酒桌有主次之分,一桌之上,又有一席二席等席位之别,名堂很多。东家在开宴前安排席位,这叫“扯席”,这既是习俗,也是一种家风。
有个学校老师,姓刘,教学水平一流,在当地很有名望。这天,他家有喜事,儿子过十岁生日,当地称十岁生日这场喜宴为“做十岁”,一大早,刘老师便开始忙活,准备接待宾客。
刘老师家宽屋大舍,为图热闹,酒宴定在家里举办。中午11点刚过,接到请柬的客人陆续光临,刘老师的家人赶紧招呼他们落座,然后上茶、上糖果,还安排了麻将、扑克等娱乐项目,等候酒宴开席。
请的客人共有七桌,大厅里呈品字形摆了三桌,屋外院内呈口字形摆了四桌。准备上菜的声音一吆喝,客人们都纷纷围席而坐。平日里他们没少参加酒宴,懂规矩,守纪律,“呼啦”一下,院内的四桌便坐满了。这四桌为何坐得这么快?这里头有说法,院子里的几桌,属于次客,也就是那些平日里礼尚往来的同事、朋友,坐这四桌的客人,都知道自己在主人心中的地位,所以不用招呼,主动落座了。
大厅之内的三桌就奇怪了,全都空着,刘老师求这个,劝那个,好不容易才安排两桌人坐下,留着最上位的那桌,任凭他磨破了嘴皮子,人家却纹丝不动。
这一桌可不比其他的酒桌,它属于主桌,最尊贵的客人才有资格落座,但怎么坐,大有讲究。依照老规矩,主桌上的席位必须由刘老师来“扯”,幸亏在宴请客人之前,刘老师早有计划,还列了席位名单。
于是,他按照计划,开始“扯席”了。
只见刘老师走上前去,一把搭住其中一人的肩膀,连扯带拽,把他往主桌上的“一席”推搡,这人却死活不肯坐,就这样拉拉扯扯闹了好半天,那人才勉为其难,在“一席”上坐了下来,坐定后还一个劲地拱手说:“恭敬不如从命,我就闭着眼睛坐下了。”
这人大有来头,他是当地首富,一位赫赫有名的私企老总,只因他的儿子受教于刘老师,为表示尊师重道,破例前来捧了个场,这“一席”他不坐,谁有资格坐?他说“闭着眼睛坐下”,其实是客套话,言下之意就是坐“一席”于心不忍,其他人有怪莫怪,就当他是个瞎子。
接着,刘老师又开始扯二席、三席和副陪座,好不容易才把一桌人给拉扯圆满,到了这时,端上来的几个菜基本都凉透了。
热闹过后,留下一片狼藉,客人们都酒足饭饱,或打道回府,或在刘老师家院外喝醒酒茶。就在这个时候,请来的一个帮手急急地跑来,捂住刘老师的耳朵,小声说“:大舅爷在发脾气,把茶水给泼了……”
刘老师心里“咯噔”一下,匆匆来到大厅,只见大舅爷稳稳地坐着,呼呼地喘着粗气。刘老师满脸堆笑地跑到大舅爷跟前,硬着头皮问:“大舅爷吃好喝好没?要不上床躺着休息一下?”大舅爷却指着自己的心窝窝,气恼地说了一句:“酒宴太丰盛,我吃多了喝高了,这里也堵得慌!”这明显是反话,刘老师干笑了几声,拱手说:“怠慢了,有招呼不周之处,还望大舅爷海涵。”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大舅爷更来气了:“别文绉绉的,你知道怠慢了啊,知道招呼不周啊,之前干什么去了?还海涵?我没那肚量!”刘老师愣住了,他想了好一会儿也没弄明白,到底哪点对不起大舅爷。
刘老师只好赔着笑问:“大舅爷,有话您不妨直说,我也好向您讨教一下不周之处。”
只见大舅爷猛地站了起来,问:“这次喜宴是为谁办的,你知不知道?”刘老师糊涂了,说:“是您外甥啊,怎么了?”大舅爷一声冷笑,说:“还问我怎么了,常言道,爹亲有叔,娘亲有舅,外甥做十岁,你把我这堂堂大舅爷往二席上撂着,道理何在?”
听了这话,刘老师暗道不好,怎么把这茬给忽视了!酒宴的项目不同,主宾的对象各异,按当地传统,小孩子“做十岁”,酒席上舅爷为大。
到了这般地步,刘老师只好打圆场:“大舅爷,您看这事儿闹的,要说都怨我,事儿来得突然,没工夫跟您商量,您本来是该坐一席,哪想到那位贵客老总会大驾光临,人家特意前来捧场,叫人家坐一席之下,好说不好听,对吧?只能委屈大舅爷了,您不是外人,莫怪莫怪。”这话在理,一般人应该可以原谅,可这位大舅爷不知是酒劲上头还是怎么着,不依不饶地赖在大厅上不肯离开,非要讨个说法。这会儿还有客人没走,他这么一闹腾,很快就有人围过来看热闹,把刘老师的脸面都丢尽了。
本来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一人退一步,万事大吉,但刘老师越想越不是滋味,大舅爷在酒宴上唱的这出戏,跟砸场子没多大区别!刘老师越想越气恼,这口闷气,一直憋到三个月后,那天接到请柬,大舅爷家要摆酒宴,刘老师暗自一笑,心想:撒气的机会来了。
这是个什么机会?原来,大舅爷家大楼落成宴请宾客,这里头也有规矩,酒宴上坐一席的,该是搬砖递瓦出力最多的亲戚。要说出力最多,刘老师算一个,还有刘老师的二舅爷、三舅爷,甚至大舅爷的大舅爷、二舅爷、三舅爷……刘老师就想瞧瞧,大舅爷有多大能耐,该怎么扯这个席!扯席扯不好,肯定会有人见怪,到时候自己等着看笑话,顺便说几句风凉话得了!
大舅爷家的酒宴,正是在刚落成的新屋里举办,接近中午,大厨师傅一声吆喝:“准备上菜了!”
位于院内的几桌“次客”很快落座,大厅内的几桌迟迟未动,刘老师也在其中,冷眼旁观大舅爷。
酒宴前的高潮项目——扯席就要开始了,就在这会儿,有跑堂的几个帮手抬来几张圆桌面,分别放在大厅内的几张方桌上,变成了一张张大的“圆桌”,这是干什么?众人正愣着,一旁的大舅爷却无比镇定,脸上笑吟吟的,朝大厅内的客人们拱拱手,说:“我们把桌子拼在一起,大伙儿挤在一块儿,喝酒热闹些。请各位贵客落座,今儿这席,我就不扯了,呵呵。”说罢,他领头一屁股坐在一个座位上。
若是方桌,棱角分明,位置明白,主桌还是次桌,一席还是二席,一眼便知,但眼下这一张“大圆桌”,
无棱无角,难分主次,别说分不出一席、二席,连主客桌也定不了,哪里还用得着扯席?大家都坦然地依次落座,酒宴正式开始。
刘老师瞪大了眼,大舅爷这人可真够狡猾,不过,他转念一想,这事儿也不能说大舅爷什么,要怨还得怨“扯席”,其实搁哪儿坐着不都一样,为什么要大伤脑筋“扯席”呢?
想到此,刘老师做出了一个决定:以后家里摆酒宴不扯席,这要成为风气,好好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