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 第一次看到死神在吞没亲人……

 
20岁 第一次看到死神在吞没亲人……
2017-04-10 13:12:13 /故事大全

真正的英雄往往隐藏于百姓之中。平头百姓的传奇故事照样惊天动地!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20岁,第一次看到死神在吞没亲人……的百姓传奇,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20岁,第一次看到死神在吞没亲人……吧。

周末上午,陆阳来到病房,86岁的病人李阿婆正在看报纸,虽然患着肠癌晚期,但她却挺乐观,看到陆阳进来,老人很高兴。走到病床前,陆阳笑道:“奶奶,在看什么新闻呢?”这一老一少这便拉起了家常。放饭时间到了,陆阳拿着饭碗,将饭一小口一小口地送到老人嘴里。“您有那么好的孙子,福气真好!”李阿婆边上的病人欣羡地说。“不,他不是我孙子。”老人说道。不是孙子还会那么孝顺体贴?事实上,在一周之前,陆阳对李奶奶来说还只是个陌生人!这天,和陆阳一起来医院的的还有另外5个同学,医院里的护士称他们为“大学生”,他们是专门为重症病人服务的临终关怀志愿者。

一个女孩最后30天呼唤出了“守望”

对于许多80后、90后来说,周末是宝贵的,可以是“懒觉”时间,可以是“宅”在家上网打游戏的时间,也可以是出门找朋友聚会的时间。从小受到父母、长辈疼爱的他们,在家里可以是一件家务都不干的,有几个人能愿意去照顾别人,做起“临终关怀”这种特殊的志愿者服务呢?故事还要从5年多前说起。

2006年寒假,一次偶尔的机会,当时的交大大三学生毛东元和6位同窗好友在一次看望朋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白血病晚期的小女孩。刚刚认识时,她已经因为化疗变得头发稀疏,她眨巴着大眼睛,望着这群陌生的“大哥哥”、“大姐姐”。看着女孩明晃晃的眼睛,谁都会动恻隐之心:本应当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却要被病魔如此摧残!毛东元主动跟小女孩聊了起来,没想到,小女孩性格很活泼,特别喜欢天文,还会跟他讨论“宇宙是怎么形成的”、“银河究竟有多大”。护士悄悄告诉他:“你们来了,小姑娘可高兴了。平时她不愿意吃饭,你们让她吃,她就乖乖的。”一来二去后,小女孩跟同学们成了“好朋友”,毛东元还和同学们约定,每天都轮流和小女孩聊天、做游戏。但是,没想到的是,短短30天后,当同学们再去看小女孩时,病床上已是空空如也,正在消毒的护士告诉他们,女孩因并发症离开了人世。“她走的很安详。”看着被噩耗震惊的他们,护士说。

这可是他们大多数人生平第一次接触死亡!一些同学甚至连火葬场都没有去过!可尽管相识只有短短30天,女孩天真的眼神,爽朗的笑容,和那种即使在疾病中也会有的坚强,早已深深刻进了同学们的心里。大家就好像失去了一个妹妹一样难过。有那么一段长长的时间,毛东元的心里好像被挖掉了一块,整天都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女孩的一颦一笑也时常回荡在他的心里,让他无法平静。

“在病魔面前,生命都是脆弱的,虽然生理的病症无法挽回,可是如果能让一个病人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不也是另一种安慰?”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毛东元。于是,他和同伴们试着在网上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关于“临终关怀”的概念。他们发现,在国外,这项事业早已发展成熟,但是在上海,临终关怀的义工却很少,只有一支“老妈妈服务队”,长期为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病房服务。似乎是出于一种延续和补偿的心理,毛东元当即决定,创立一个大学生社团,为临终关怀注入年轻大学生的力量,和同学们一起志愿关怀那些即将走到人生终点的病人。他通过学校的网络论坛发帖招募志愿者,一边联系了五六家医院。起初,全校只有8个人报名参加。

报名的人少不足为奇。要知道,去医院为病人们服务,跟一般大学生去图书馆、中小学、或者世博会当志愿者完全不同。去医院临终关怀,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不是“辛苦”二字能够概括的!毕竟,中国人在听到“临终”二字总有些忌讳,而重症病房里时时刻刻都会面对死亡,对于一些尚未真正目睹过死亡的大学生们来说,这样的服务环境不仅是压抑的,更是令人恐惧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毕竟不像医生护士有专业技术,能得到病人家属的认同和信任。起初,甚至有的学生家长在听说自己孩子加入了这个社团,纷纷投反对票:“你管好自己就好了,还去医院当那种志愿者?”“这种事儿少管为妙,万一弄个不好人家找你不是,怎么办?”

可就是在这层层质疑声中,“守望——临终关怀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了。5年多后的今天,这个协会每年都会有新生力量加入,已经累计有400多个成员进行了长期服务。这股“守望”的星星之火,也从一个个80后手中一棒接着一棒,一直传到今天的陆阳和同学们这群90后手中。

面对死亡,他们也害怕过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当今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冷漠起来,也会发生“路上老人摔倒没人扶”、“公交车拒载拾荒老人”这样的事儿。而80后、90后这群大孩子大多数还在被爷爷奶奶疼爱的阶段,连“老吾老、幼吾幼”的体验都不够,又怎能做到关心一个跟自己连血缘关系都没有的陌生人呢?

而病人和病人家属也未必能接受一个陌生人的安慰。医院里,重症病人忍受着病痛折磨,眼看着生命的烛光渐渐黯淡。对于病人和家属而言,更是会因为一个陌生人闯进了原本已被疾病打乱甚至压垮的生活,从心底产生抗拒。所以,对于临终关怀的志愿者们来说,获得信任,是艰难的第一步。

“我都是快要死的人了,你干嘛还要来和我聊天?”一天,陆阳发现病房里一位50多岁的阿姨,因为没有人探望情绪很消沉,陆阳想陪她说说话,却遭到了阿姨的抗拒。这时,陆阳想起入会培训时老师说过,有时安静地呆在病人身边,也是传递温暖的一种方式。“我不打扰您,就在您边上坐坐、陪陪您,您有啥需要帮助就叫我好吗?”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陆阳便在一旁坐了下来。不知过了多久,阿姨把脸对着他,开口说话了“你坐了那么久,热么?”……虽然两个人聊的时间不长,但很融洽。临别时,阿姨说了声“谢谢”,从此对这个大男孩打开了心门。

这样的沟通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协会里有一半的人没有做过临终关怀,不少同学进了病房不知道怎么办;有的外地同学也因听不懂上海话沟通不便。同学们总结之后发现,自己的失败在于不懂心理学。于是,他们还做起了志愿者培训:成立护理培训部,请学校社团教上海话;请心理学家开心理讲座;请医院的院长、护士长讲医疗知识等等。

其实,临终志愿者的工作并不像医生、护士或是护工那样专业,他们更多的是通过为病人读报、陪着聊天、给病人喂饭之类的小事,让病人有一个平静、安详的心理环境。不过,在5年多服务中,志愿者们还“自创”了一些服务方式:他们建立了老人档案,里面记录着不同老人的个人资料;尽量安排同乡为老人服务,让他们有亲切感;他们还特地为一些孤寡的老人病患记下生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陪老人过生日;每到春节的时候,病人们还会收到同学们亲手做的贺年卡,大红色的中国结等小礼物。

一次,志愿者小张听病人王阿婆抱怨医院的伙食有点不对味儿,冒着大太阳给她买了她爱吃的白斩鸡。志愿者小周与跟一个扬州老太太的感情很好,还特地在节假日去扬州买来特产,带给老太,这件事情让老太太和她的家人都特别感动。可是,由于“临终关怀”的对象,一般来说可能只有6个月或者更少的时间,有时好不容易建立起的 “忘年交”,却会在命运前戛然而止。

两年前的夏天里,志愿者小敏邂逅了第一个临终医院里的病人,那个长期被癌症折磨的老爷爷,心态却是开朗的,笑起来嘴里只有两颗牙齿。病房里的气氛是愁苦的,一次,隔壁房间里突然传出了“哇——”的一声号啕大哭,“姆妈,你怎么就走了!”紧接着,在一群家属簇拥下,一张盖着白布的病床被推过了门口,这不禁吓得小敏倒抽了一口冷气。“小姑娘,你别怕,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看开点就好了。”反过来,倒是老爷爷安慰起了小敏。有一次老爷爷的老伴在旁边,同学们半开玩笑地问,“爷爷当年是怎么认识奶奶的。”老爷爷咧嘴一笑:“我当时一看,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快别让别人先抢去啦!”两个老人脸上荡漾起当年生命盛开时甜蜜的笑。

可就在这之后几天,老爷爷病情开始恶化,整个人昏迷不醒,奶奶一直守在他身边。老爷爷瘦得皮包骨,原本还有些光彩的脸深深凹陷了下去,手上插输液管的位置换了一个又一个,整双手都发紫。曾被二老视作“小孙女”的小敏,心里比谁都难过,可没有经验的她只能握着奶奶的手,安慰的话到了嘴边,都不知该从何说起。再后来几天,志愿者们再去时,老爷爷的床已经空了,护士说他在前两天去世了。当时,小敏就忍不住大哭了起来。虽然老夫妇和她也就认识了一个多月,但小敏却依旧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原来做临终志愿者,就像跟死亡对话一样!“对我们的服务对象来说,时间是尤其宝贵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他们相处的时间,减轻他们心理上的痛苦和恐惧,给他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老会员周泉这时走了过来,劝慰小敏。

如果说面对死亡对志愿者来说是心理压力,那么脏、累,是这些大学生志愿者遇到的更实在的困难。虽然不会接触到感染性强的病人,但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发展,也常常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志愿者喂饭时,病人吃到一半还会吐在他们身上;有些老人因为服药关系、身上还会有点味道;平时护工在料理时都会忍不住要捂鼻子,这些都是80后、90后们从未接触过的事情。可是,志愿者们却几乎是硬着头皮,挺过这一道道生理和心理的难关,因为接触了死亡之后,他们更加知道,在死神面前病人所经历的痛苦比他们更甚,心理也更加敏感和容易受伤,可能一个皱眉、一个嫌弃的表情,都会深深伤到病人们的心。

当然,5年多来,的确也有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了一两次活动后就退出了,有的是因为遭到了自己家人的反对,有些则是因为无法过自己的“心理关”。但是,大部分经历过服务的志愿者们都知道,死亡的历程比人们想象中的更加漫长。很多病人在去世前一两个星期就开始记忆减退,不太认得人,之后便会出现语言和听力障碍,昏迷,以至去世。也有一些患急性病的病人,前一个星期去看望还好好的,后一个星期去时就已经“人去楼空”了。但是,志愿者一旦走进了病人的生活,也好像是给病人带去多一种的情感上的牵挂,尤其是对那些孤老病人来说,志愿者就好像是他们生命尽头的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是一种特殊的“亲情”。每周一次的探望,更像是一种生死约定,他们会在病床上默默地期待,而对于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人来说,期望落空是一件十分残忍的事。在生命尽头处的那份守望和承诺,是支撑着志愿者们走下去的源动力。

生命的意义更在延续

虽然时常遇到资金不足、人才专业化不够等困难,但守望的志愿者们却都在用心地经营着这份属于大学生的临终关怀事业,也正是在这群80后、90后的点滴努力下,不少病患获得了生命的慰藉。心理关怀的层面是从微小之处而起,最初可能只是细节上的尊重和照顾,让病人感到温暖,而进一步的,则是让病人能在守护和关爱中,尽量没有遗憾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2009年的一次服务时,一位老爷爷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在最后的时光中表达了心愿,希望整理出自己曾经发表过的所有文章,汇编成册留存纪念。志愿者们在和老人的聊天中得知了这一信息,决定要帮助他完成心愿。于是,大家每晚加班,收集整理泛黄的报纸,打字、排版、校订,忙碌了好几周,终于做出了这本“纪念册”。当同学们捧着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纪念册送到医院时,老人已经离开人世,最终纪念册转交给了老人的女儿。虽然,并未能真正达成老人临终的心愿,但这件事情,不仅让老人家人感激不已,还鼓舞了同一个病房里的其他病友,连医护人员都交口称赞,成了“守望”社团留下的一段佳话。

5年多来,在亲眼目睹了生命的无常之后,更多的志愿者们则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珍惜眼前人”的真正意义。无形之中,这些年轻人们比以往更加关心父母了。以往,每当季节变化,天气转冷,来自外地的大学生们都会接到父母打电话来关照,“多穿衣服,当心着凉”,但当上志愿者后,不少粗枝大叶的男同学都开始关心父母的身体,主动打电话问候,而且,在跟老人们聊过去、聊年轻时的过程中,他们也学会了如何倾听长辈的心声,如何进入父母的世界,甚至连青春期时和爸妈产生的“代沟”都消弭了不少。

杨晓欢虽然刚开始服务时受到了父母的反对,不过后来,家里的一件事儿让妈妈转变了看法。小杨家在新疆,大三时,她外婆患了癌症,痛苦不已,家人为照料老人弄得焦头烂额。小杨的妈妈打电话来“求助”女儿:“外婆情绪很差,老是说‘这种病为啥落到我身上’、‘还不如早点走,免得拖累你们’之类的话,怎么办?”这时,她便运用在协会学到的关怀重症病人的方法教妈妈:“您可以跟外婆说,‘您老养育儿女不容易,现在是我们尽孝的时候’,尽量多陪陪外婆,许多重症病人最渴望的就是亲人的陪伴。”暑假里,杨晓欢回老家,也经常陪在外婆身边。最终,在家人的关爱照料下,外婆走得很安详。

生命是一首不朽的歌,有人会像保护羽毛般爱惜它,有人会用它书写华彩的乐章,有人会如翻书一般细细品读,更有人会找到其中无限延伸的意义。志愿者们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拖起生命尽头的守望,即使不一定能唤起生理意义上的奇迹,却何尝不会让生命的意义得以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呢?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今天多喝了两杯
下一篇:你羡慕吗?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