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记:
1.匪患缘起
1950年2月21日凌晨,资溪匪首曾皋九纠合闽赣边境泰寧、广昌、南城、光泽等县匪首率匪600余人,突然袭击资溪县城,残杀解放军指战员和无辜群众;抢劫军械、粮食、财物,县藏档案亦被焚掠殆尽。制造了一起自解放军南下解放江西后最为严重,震惊中央的反革命暴乱事件,史称“资溪事件”。
1949年3月,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蒋家王朝面临崩溃之势。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方天秉承蒋介石旨意,召开“应变”会,向全省各地部署“应变”任务,即“建立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有计划地部署大量武装匪特潜伏到山区和农村,网罗社会上地痞、流氓、恶霸、国民党残部等反动帮会骨干,欺骗、胁迫群众,成立了“江西省民众自卫军”,妄图东山再起。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当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从安庆至九江段横渡长江进入江西境内,势如破竹地解放了赣东北各县市。5月8日,资溪县城解放,10日资溪全境解放,随即成立中共资溪县工作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
资溪位于赣闽交界的武夷山脉西麓,境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交通闭塞,且人口稀少。资溪国民党当局窜逃前,时任“江西省民众自卫军”第七师第五团副团长的国民党资溪县县长徐日泰和县保警队队长宋靖,“委任”不久前从南昌保安司令部潜逃回资溪的曾皋九为“第五团代理本部少校团副兼常备第一连”连长,令其“留守资溪,伺机而动,以期完成反共复国戡乱之大业”,曾皋九遂拉上30余人潜入深山为匪。他们出没于林莽,作恶于乡里。资溪一度成了当时匪患猖獗之地和重灾区。
8月31日,二野部队驻资溪南下工作队奉命开赴大西南战场。四野南下工作团第一大队五小队接管资溪。其后,驻江西省剿匪部队对全省腹心区内之主要股匪开展重点进剿,取得显著战果。
资溪匪首曾皋九为求生存、发展,也积极寻找同盟和靠山,6月与金溪匪首向理安接上联系。重阳节这天,向、曾二匪同往光泽联络蔡缄三股匪。自此,资溪股匪与盘踞在闽赣边境一带较有势力的两大股匪组织——“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和“闽赣边县民众自卫军总指挥部”挂上钩。其攻击的主要目标是新建立人民政权的各个县城,妄图以“光复县城”来东山再起。
9月16日,匪首严正纠合廖其祥、王象起、蔡缄三等股匪近700人号称千人围攻黎川县城,遭到驻城部队有力打击而未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年底,驻江西省和各军分区部队对境内残匪展开第三次清剿。匪首廖其祥等向福建建宁、泰宁一带逃窜,行动更加诡秘,昼伏夜出,密切窥视时机,以求一逞威风。1950年初,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国内形势起了根本变化,转入恢复建设时期。江西境内股匪基本肃清,残留匪特大部分流入边沿山区。1950年1月,江西军区召开高干会议,总结第一阶段的剿匪经验,确定“部队以生产为主,结合整训,机动剿匪”为1950年上半年的工作方针,将大部分剿匪部队,以团或营为单位原地集中,转入生产和整训,并担任守护全省四千余处仓库的任务,因而削弱了剿匪力量,境内残匪趁机结股再起。
匪首廖其祥于1月中旬恢复匪“江西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南城匪首王象起任该部第六总队长,金溪匪首向理安任该部第十七支队长,资溪匪首曾皋九任该部第六总队第三队长兼特务第一大队长。他们再度与福建省泰宁、光泽县的严正、蔡缄三股匪结盟,流窜于两省边境各县山区,寻找机会频频出击,连续制造了多起袭击区、乡人民政府,残杀区、乡干部和无辜群众的恶性事件。他们不甘心攻打黎川等县城的失败,继续谋划攻打其他县城。通过钻进革命队伍的内奸、叛徒,了解到资溪县兵力十分薄弱,即把攻城的目标转向资溪。
2.血案经过
当时资溪县驻军只有2个排,大部分调往嵩市、高阜、饶桥及乌石守粮库,留在县城里的兵力实际不到两个班,且基本上都是病号。
1950年2月13日,县委、县政府领导得到群众中传来的消息,说土匪可能要在近期攻打县城,便将在高阜守粮库的那个主力排调回县城。春节前,县长晨光专门召集各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要求干部稳定思想,提高警惕。县委、县政府分别成立了巡逻班、战斗班。同时,将敌情用电话向地委作了汇报。
匪首曾皋九于2月14日率匪徒30余人,窜到县城东郊抢劫。县大队教导员林兴才带着刚从高阜调回县城的主力排立即赶到出事地,但土匪作恶后早已逃遁。这次土匪骚扰是曾皋九施的“声东击西”的诡计,却使县领导对匪情产生了错误判断,认为土匪数量不多。土匪攻城是幌子,目的是抢粮。加上春节前后五六天一直相安无事,便放松了警惕,又将主力排调回高阜。县委、县政府定于2月21日召开区委书记、区长会议,20日这天,各区领导及通讯员赴县城报到。
原计划攻打光泽县城的各股匪约1000余人,在匪首严正、廖其祥、王象起、曾皋九的率领下,已在春节前后陆续聚集光泽县西南部与资溪交界的园岱一带。
以上就是剿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