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明王朝土崩瓦解,大批太监从宫里逃了出来,赵希就是其中之一。
比起其他太监,赵希脑子活,主意多。他知道这兵荒马乱的,自己又没一技之长,出去根本混不下去。于是临走时,赵希想方设法从皇宫库房里顺了一件老宝贝—汉白玉的一个盆!这盆不大不小,通体晶莹透亮,上面镶嵌着珍珠,点缀着翡翠,看上去有年代了,怎么说也算得上一个稀罕物件。
凭着在皇宫多年的耳濡目染,赵希对珍宝玉器有着较强的鉴赏力。于是,他隐姓埋名,在京城开了一家玉器店,还收了一个徒弟—三子。开始时,生意不好,可为了不惹祸上身,多艰难他也没敢把那白玉盆出手。
转眼过了好几年,日子安稳了不少,赵希觉得是时候把宝贝出手、大赚一笔了。他盘算着,这宝贝要卖,就得卖个高价!自己一个太监,没子没孙的,就靠这钱养老呢。可要想卖个好价码,仅凭这白玉盆本身的价值恐怕远远不及。要想提价,最好给它编一个令其身价百倍的传奇故事,可是赵希翻来覆去好几个晚上,也没想出啥名堂来。
这天,徒弟三子从外面回来,兴冲冲地说:“师傅,我刚从街上听说书的讲了个段子,特有意思,给您讲讲解解闷啊!”于是,三子拿起鸡毛掸子,边干活边讲了起来:
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次兵败,与徐达、常遇春等人失散,饥寒交迫下,晕倒在一间破庙门口,被两个叫花子救起。叫花子将剩饭、白菜帮子还有一些烂豆腐煮在一起,熬成热汤喂给朱元璋。落难的朱元璋觉得十分美味,深深地记下了这救命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几年后,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当起了皇帝,忆苦思甜,下令大量烹制“珍珠翡翠白玉汤”来犒赏三军。尽管那汤又酸又馊,人们却也不敢不喝……
故事讲完了,三子打着哈哈问:“怎么样师傅,有意思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希一下子被点化了似的跳起来,念叨着:“对啊,就叫珍珠翡翠白玉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专用的汤盆!这下可圆满了,定能卖个好价钱!”
三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迷茫地看着师傅疯魔般兴奋的样子。赵希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把白玉盆拿出来,告诉徒弟这是镇店之宝,宝贝的身世呢,就是刚才他说的那个朱元璋的段子。至于自己是前朝太监的事,赵希可没透露。
三子的嘴当即张得溜圆,说:“师傅,您真是高人。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后我就管您叫爹啦!爹,您放心,这宝贝和来历我都知道了,一定帮您卖个好价钱!”
其实,三子心里明白,师傅这么大岁数无妻无子,早有人议论他可能是前朝的太监。眼下又有宝贝,认他当爹,没自己的亏吃。
于是,对这珍珠翡翠白玉盆的推销,三子可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一方面,他像说书的似的,到酒楼、茶馆、戏园子绘声绘色地讲这宝贝的故事;另一方面,他又在店门口竖起了告示牌,声称要想见识镇店之宝,要付白银二十两。
这些连环招数果然奏效,京城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纷纷争相前来一睹宝物风采,小店门前经常排起长队。只是这凑热闹的多,真心想买的却少,即使想买,也出不起赵希想要的价,慢慢地,人们的热乎劲儿就过去了。
师徒俩正着急,这天,一个年轻公子在一名少年随从的陪伴下来到店里,开门见山说要买那珍珠翡翠白玉盆。三子急于立功,狮子大开口说:“非一千两白银不卖。”
没想那年轻公子没讲价,只是问了句:“这真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用过的吗?”
三子别的不行,溜须拍马、夸张逢迎那可是张嘴就来,他说:“小爷,您上眼看、着耳听,这玩意儿可不一般啊,绝对是前朝朱元璋登基时用过的吉祥物!一个喝剩菜汤的和尚,有了这珍珠翡翠白玉盆,就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何况您这一身贵气的少爷,有了这宝贝,至少也能当个手握大权的大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