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迷案之有毒的赈灾粮

 
满清迷案之有毒的赈灾粮
2016-12-05 16:53:02 /故事大全

满清迷案之有毒的赈灾粮!嘉庆五年,纪州一带发生涝灾,百姓流离失所,缺衣少食。嘉庆帝闻报,立即封大学士王博为钦差,全权负责纪州放粮赈灾。

王博只带着贴身护卫潘豹,身携圣旨赶到了纪州。知府荀固率领人马在城门口迎接。赈灾行动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短短的几天,第一批救济粮就发放完毕。王博还没松口气,没想到出事了。这天黄县的县令来了,说他们县有些百姓吃了救济粮,发生了肚痛腹泻现象,甚至还死了人。

王博和荀固都大吃一惊。荀知府一指黄县县令说:“你可别胡言乱语啊,救济粮怎么会吃坏人呢?”黄县县令苦着脸说:“小县不敢胡说八道啊。已经有好些百姓来县衙报告。当地许多郎中也说,那些肚痛的人都是吃东西中了毒。死掉的人也是中毒相。”接下来杨县和同县的县令也来报告,这两个县也有灾民吃了救济粮,发生了中毒现象,也有人死了。

难道救济粮里有毒?王博说:“反正粮仓里有的是米,咱们直接搞个试验吧。”王博亲自从粮仓里舀来米,让下人做成饭。然后他和荀知府以及三个县令各盛一碗吃下去。等了半天,谁也没有肚子痛。荀知府就对三个县令斥责说:“你们都吃过了,明明不是救济粮的问题,以后再不要随便瞎说。”三个县令唯唯喏喏。

县令们走后,王博却有点不放心,要亲自去各处看看,荀固则劝他,这些百姓拉肚子肯定跟水有关,是得了痢疾。大灾以后必有大疫,死一些人是难免的。可是王博却隐隐觉得,这事好像还另有蹊跷。他唤上潘豹穿着便服出了知府,先往黄县。结果刚到黄县衙前,就见一群百姓吵吵嚷嚷,在反映吃了救济粮后他们都拉肚子,有的还死了亲人。此时有人哭着来了,王博上前一问,是本县徐家庄的,庄里死了好几个人。

王博和潘豹就赶往徐家庄。他自称是外地的郎中,听说此处有人得病,顺便拐进来看看。王博也懂医道,他诊了几个人,也看过死人,果然个个是中毒之相,不是什么瘟疫。他向那些人家要了些米,然后去了其他几村,情况基本相同。

王博返回纪州府,将那些米煮成饭,然后分别喂给几只猫狗吃,结果有的猫狗发生中毒现象,甚至当场蹬着腿死掉,但也有的吃了没事。

荀知府看了,也吃惊万分,结结巴巴说:“大人,难道这些赈粮真的有毒吗?”王博又去粮仓里取来米,做成饭自己吃,却没有中毒。他感到十分纳闷。

这时三个县令又惊惶失措地来了。他们向王博报告,由于灾民吃了救济粮中毒,现在救济粮发不出去了,老百姓都很愤怒,认为这是朝廷有意下毒,要把灾民当成累赘给灭了,宁可饿死也不吃了。

黄县县令颤抖地说:“刚刚我的衙前围了几百人,几乎要造反了。”其他两位县令也遇上这事了。

看来已经激起民愤。荀固吓得脸色发白:“大人,这事可怎么办?”王博的心也咚咚直跳。赈灾体现了朝廷对百姓的负责,本是宣传皇恩的好机会,现在反而要弄出民变来,要是皇上得知,一定将他治罪。他抹着汗说:“咱们必须尽快弄清楚原因,要不然事情会越闹越大。”

苟知府认为,府仓里的粮食是没问题的,根本没有毒。粮食是发到各县后才产生毒的。这话一说完,三个县令就急了。这可是责任问题,如果是府仓里就存在毒了,那责任是知府的,如果发下去时才掺了毒,就是县令没把好关。

王博提醒道:“咱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你们还是快想想,这事到底可能出在哪里?”知府和县令们仍然是各执一词。王博只好让他们先下去,他要静一静。

此时潘豹送上茶来。王博垂头丧气地说:“咱们这次身负皇命前来赈灾,看来是跳入了火坑。那些粮食有毒,百姓已经拒食。赈灾不仅无功,还会获罪了。”正在懊丧,忽见荀固急急奔进来,大叫一声:“大人,朝中来信使,圣旨到了”王博马上明白,最坏的结果来了。

果然,信使带来皇帝的圣旨,免去王博钦差身份,即刻回京接受质讯。而代行钦差职责的,不是别人,就是潘豹。另外从知府到三个县令,一齐免职,听候发落。

王博十分意外,不由得转头望望潘豹。潘豹似乎也有点吃惊,但还是跪下谢恩。信使就要求王博即刻跟着他回京去。

此时王博才想起,潘豹虽是他的贴身护卫,却是皇上委派给他的,关键时刻皇帝拉出潘豹取代他,一定是事先就有安排。看起来这事非同一般啊。

带着满腹忐忑,王博到了京城。随即他参加了早朝。只见有人出班弹劾他,理由就是他担当钦差前往纪州赈灾,却造成了大量灾民中毒,连伤人命。这是严重的失职行为。

皇帝问道:“此次纪州赈灾,确实发生了灾民中毒现象。众位爱卿还有什么意见?”又有大臣站出来说:“臣等怀疑,这是王博与当地的官吏串通,故意投毒,让百姓拒食救济粮。”皇帝惊问:“他们这样做,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激起百姓愤怒,反抗朝廷。同时也可以将赈粮私留下来,贩卖得钱。”

王博听了火冒三丈,这一桶桶污水往他身上泼,实在太可恶了。但皇帝并没有给他申辩的机会,当场宣布免去王博所有职务,回府待论。

王博回到自己的府中,就发现外面已经被一群羽林军把守。想到自己忠心为国,却落到被软禁的下场,不由长叹。但他想得更多的是那些灾民会怎么样?他们没有安全的粮食吃,能活下去吗

就在王博替灾民担心时,另一个人同样为这件事焦心。这就是潘豹。王大人回京后,重担落在潘豹肩上。潘豹没料到自己还会当上钦差。可既然皇帝下旨,不能违抗。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必须尽快弄清赈粮为何有毒。

潘豹先怀疑,是那三个县令作的鬼。那些米粮是在府仓里装好袋子,先运到县衙,由县衙负责分发到灾民手中的。粮食从府仓出去时肯定没问题,到了灾民手中就有了毒,说明问题出在县衙这一关。好在现在三个县令都撤了,潘豹决定直接由府里分发粮食,具体做法是调动纪州的镇军,由军士们拉着装粮的车,挨村挨户地去分发。

然而这天早上,打开粮仓大门,里面那些装在袋子里的粮食不翼而飞。这些米每两升一袋,用布袋装着,库存本有上万袋,都不见了。

潘豹惊得目瞪口呆,府仓之粮竟然遭到偷窃,是哪些贼人如此胆大?他仔细察看了印迹,心中一惊,觉得这不是一般的盗贼所为。不过这一来,案情就复杂了。

潘豹灵机一动,再往灾民那边了解情况。他走的是那些中过毒的人家,特别是吃死了人的人家。他了解得很详细,要求灾民们把怎么拿到米袋,怎么放置,怎么打开,每餐是怎么往里舀米,怎么烧饭,怎么吃,都说个清清楚楚。

灾民们对官府已是怨气冲天,不少人指着他鼻子大骂。看起来这事不及时处理好,民变在所难免,一旦酿成大潮,就是比涝灾更可悲了。潘豹极力安慰大家说:“乡亲们,大家一定要相信,这不是官府有意要害大家,而是有人蓄意作梗。我代为钦差,一定尽快查清原因,给大家一个交代。同时会尽快把没毒的粮食发下来。”

可怎么才能保证粮食没毒呢?潘豹回到知府,亲手做了一个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测。毒粮的根源找到了。他当即向军士们发令,从另外的仓中取出粮食,分发到灾民手中去。

这边潘豹骑上一匹马,星夜赶赴京城,直到第三天夜里才到达。他没有去见皇帝,而是悄悄接近王博的宅府。王府外戒备森严,潘豹看了暗暗心惊,他咬咬牙,避过军士的目光,从院墙上越过,进入了内院。内院的家将认出他,马上带他去见王博。

王博被从睡梦中叫醒,见了潘豹,纳闷地问道:“潘将军既然代为钦差,为何三更半夜突然来访?而且还翻墙进来?”潘豹深施一礼说:“我虽然是皇上派来给您做的护卫,但一直敬佩大人为国为民一片忠心。这次赈灾放粮,我当然知道大人是无辜的。我自从代做钦差,也想查清其中因果。现在已经知道赈粮之毒,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潘豹说着拿出一个米袋。

“你的意思是,米袋子上有毒?”王博立即睁大眼睛。

潘豹点了点头。他请王博抱一只猫来。然后他把米袋翻过身,让猫舔袋子内层。起初猫也没什么反应,但当舔到底层时,突然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挣扎一会就不动了。

这个谜底终于被潘豹揭开了,原来是装米的布袋底层有毒,米装在里面,底层的毒会渗入米中。起初灾民做饭舀的上层米,所以不会马上中毒,一直吃到下面的米才会中毒。而每家每户人口不一,吃得快和慢不同,中毒的时间就不一样。

王博很震怒,一拍桌子吼道:“这到底是谁干的?是荀固吗?”潘豹叹口气说:“这正是我悄悄来找大人的原因,如果我直接上奏了皇上,那么荀固必然会被抓起来,当成罪犯。可我觉得这事不一定跟他有关。”“为什么?他是知府,粮食都是他监管的,雇人装袋也是他呀。”

潘豹说:“正因为一切由他主管,他这么做,不是自寻死路吗?”王博一想也对,荀固如果敢于往皇粮里掺毒,脱得了干系吗?他不会这么傻吧。

那么到底是什么人干的?怀疑对象自然是制袋子的人。但潘豹说:“我觉得这事牵连甚大。此次我回去,要调查出谁往袋子里抹的毒非常容易了,但我担心有人不会放过大人。大人应该小心一点为妙。”

王博激动得热泪盈眶,握着潘豹的手说:“潘将军肝胆相照,王博感激不尽。你若能查明真相,也是为国为民的忠臣。”

潘豹又从院墙上越过去,离开了王府。随后就马不停蹄赶回纪州,去找荀固。

潘豹问荀固,那些布袋是从哪里订制的。苟固听问,回答有些吞吞吐吐。看来荀固一定是在其中拿了好处的。潘豹表示只想弄清制袋人有没有在袋中抹毒,其他不会追究。荀固连连摇手:“不可能不可能,这些袋子,都是女监里的女犯们所制。经手的狱头,是我的连襟。”原来三县涝灾刚发时,身为知府的荀固就预料到朝廷会开仓放粮,到时会需要大批米袋,就立刻通知连襟让女犯们缝制。

潘豹又找到荀固的连襟,这个狱头承认向知府衙门多要了布料钱,也给了荀固一定的回扣,但并没有抹毒。他口口声声说,如果敢于抹毒,不是在害知府和自己吗?

案子查到这里,似乎进入了死胡同。但潘豹并没有灰心。当天夜里,他悄悄地去找一个人。那个人正在家喝酒,潘豹从窗子里嗖地跳进去。那人立即跳起来喝道:“你是何人,想来干什么?”潘豹掏出一个腰牌晃了晃,说他是皇帝派来的钦差。

那人吓得连忙跪下磕头。潘豹就问:“你是监狱看门的。最近几天,监狱里有没有进出过一批车辆?”那人先说没有。潘豹冷笑一声说:“别骗我了,我看到大门口有那么多杂乱的车辙,监狱不是兵营,为何车辙那么多?”那人知道瞒不了,只好说了实话,就在前两天夜里,他正值班,看到从监狱里出去一串马车,一会儿回来,车上装满了东西。但狱头警告过他,不要往外说。

“那些马车,现在在哪里放着?”“监狱有个后院,可能放在那里。”潘豹问完,给了那人一个元宝。

第二天夜里,潘豹就趁黑前往监狱。正好轮到那人值班,悄悄地放潘豹进去。潘豹躲过了院里巡视的狱卒,来到了后院,果然那里停放着十几辆马车。上面的货物还没卸下呢,正是府仓里失窃的那上万包袋装米

天亮后,潘豹率领几名军士来到荀固府上。荀固一见这付阵势,惊问道:“潘大人这是做什么?”潘豹一拍他家的桌子:“大胆苟固,你身为知府,竟然欺上罔下,在米袋子里抹毒,破坏朝廷赈灾义举。你知罪吗?”苟固还想狡辩,他的连襟已经被押来了。苟固这才知道事发了。

潘豹问苟固为什么要这么刻毒?苟固却闭上嘴巴不吭声。潘豹冷笑一声说:“我知道,你是想等朝中的靠山来解救你。但这事你们搞得太大了,连皇上都敢欺瞒,肯定谁也救不了你。”

潘豹将苟固等人押到了知府牢中关押。他马上写下堂报,交官邮即刻送往皇宫。等了两天,皇帝的密旨来了。潘豹打开一看,长叹一声,果然不出所料,皇帝密令他将荀固等人问斩。其余诸事,不要惊动京城了。潘豹只好在三县贴出告示,宣布前知府为了贪污赈粮,蓄意在发放的救济粮里掺毒,造成严重后果。现钦差已查清此案,择日将案犯问斩。并保证接下来所放之粮,安全无毒。

几天后潘豹就用尚方宝剑将苟固和连襟斩掉了。他回京复命,嘉庆帝叹口气说:“这事就算过去了。只是王卿一日在朝,那些人一日不会歇手。还是让他去外省当个总督吧,远离朝中是非。”

潘豹就去见王博,宣布了皇上的旨意。王博也知道皇帝的苦衷。原来王博的父亲王杰曾与和坤同为军机重臣。王杰刚正不阿,对和珅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多次参本弹劾。到了嘉庆帝手上,终于采纳了王杰的意见,查办了和珅,没收全部财产,赐和珅自尽。

一代奸臣倒台了。但嘉庆帝初登皇位,为了安抚人心,没有搞株连。许多曾跟和砷沆瀣一气的官吏都继续在位。这本来是对他们网开一面,可是这批老臣却十分怨恨王杰,当王杰告老还乡后,就把报复的矛头对准了他的儿子王博。这次王博去纪州赈灾,那些老臣就密谋了一个诡计,让荀固在赈粮里掺毒,造成灾民中毒,只要激起民变,就可以在朝中参他,让皇帝降罪惩处。

这样恶毒的做法,本该严肃查处,但嘉庆帝依然不想动他们。潘豹虽破了案,也只能让荀固承担全部罪责,斩首结案。荀固临斩前哭喊:“你们这些老贼呀,不是说好的,无论出什么事,你们都会帮我扛着的吗?我上了你们的当”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