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子摇摇头:“你不用搭理我,反正我是个不想活的人。有吃的吗?”
“吃的自然有,还有谢银奉上。请教壮士尊姓大名?”北方汉子从一具死尸身上解下包袱,里面有“杠子火烧”和咸干肉。施公子一阵海塞,只撑得不住地打嗝儿。
施公子还是胡编了一通自己姓蓝的身世。
那北方汉子说,他是当朝水军总兵,因倭寇犯我领海,边防告急,朝廷暗派他悄悄潜往前线就任大总管之职,统率全军。不料朝廷有内奸泄密,倭寇惧他到任于己不利,就密派杀手分几路埋伏,企图截杀大总管。刚才在这里与一股敌人遭遇,四名护卫全部战死:“如无蓝壮士援手,本镇也难脱身了。”
原来这些杀手是倭寇,难怪听不懂嘴里说些什么。施公子与朝廷虽有灭门大恨,但国难当头,他觉得不能计较个人恩怨,这次出手还真就帮对了。大总管见施公子少年英勇,就劝说一同去前线效力。施公子盘算,左右自己是个不愿活的人,自寻死路莫如阵前战死,那多爽快啊,就跟大总管上了路。
盼死的却死不了
大总管到任当夜,不及调兵布阵,那倭兵战船抢先杀到,击散大明军舰队,将水寨围困。大总管起早升帐,吩咐原镇守卓将军:“将军熟悉此地情况,先代本镇固守此城。本镇趁夜间突围,组织溃散战舰反击,内外夹攻,定可一举破敌。”因蓝壮士不通水性.安排他协助卓将军守城,大总管当夜率部分水军突围而去。
这卓将军因这个蓝壮士是大总管的人,怕与自己隔心,根本不予重用,只给了个百户的职衔,令他协助偏将守北门。水寨三门临水,倭舰得以施展,唯北门后倚小山,是块死角,一般没战事的。也就是说,他拿施公子当废物安置了,其余三门都委派亲信严防。
哪想到大总管突围的策略已被倭酋看破,敌方决定抓住主将不在城内的良机把水寨拿下。于是,敌方三面加大声势假作攻城,暗地里却派精兵潜上岸去。三日后破晓时分,北门外旌旗遮天、刀枪炫目。在一声炮响之后,倭寇万炮齐鸣,北门驻军本来兵力薄弱,遭受这样的火力,被打得哭爹喊娘,局面失控……旋即,一架架云梯搭上城头,倭兵们蚂蚁般地直攀而上。
蓝百户冲偏将大吼:“必须守住。如果让他们攻上来,则全城、全盘皆失,你我也休想活命。”
偏将刚要说什么,一发炮弹落在不远处,吓得他抱头趴在浓烟里……施公子见情形危急,心里说,老子巴不得早死早利索,就算你倭炮把我炸飞了,你倭刀把我砍死了,我施某人好歹不用自己买棺材……这样一想,惧意全无,施公子昂首挺胸立于烟火中,冷静地抓起碎砖头掷敌,倭兵纷纷跌落。兵士们见头儿不怕死,也豁了出去,众人用硫磺点燃棉被,扔到云梯上,把倭兵们烧得焦头烂额,云梯或烧断或被拉上城来,敌兵的气势被压了下去。
再说大总管,冲出重围后,迅即收拢被打散的船只。将士们久仰将军大名,这回有了主心骨,士气大振,返回头把倭舰围住,枪炮齐鸣。大明战船火力本不逊敌方,况且对方攻城消耗过大,此番成强弩之末,已居下风。血战数日,倭阵全线崩溃,明军大获全胜。大总管又号令相邻驻地出击,四面包抄。此一役伤了倭寇的元气,数年间不敢再生进犯的企图。
大总管稳坐中军帐,论功行赏守城将士。由于卓将军指挥失措,致北门险些沦陷,大总管严加斥责。然而,此役大功全赖北门守将,大总管又嘉奖提升了那位偏将。突然想起,救命恩人蓝壮士哪里去了?一问,有些怀正义感的兵士们冒死把守城的实情跟大总管禀报了:“蓝百户心里委屈,已病倒在兵营里,这阵子正说胡话呢。”
大总管立即去探视施公子:“蓝壮士不必跟小人怄气。本镇已知战时详情,自会秉公处理。”
“元帅领会错了。”施公子挣扎着爬起来,“我哪里是争功。我是因求死不能才憋气生病的。您说倭人那炮火密如急雨,它怎么就是打不着我这个盼死的人?是不是老天安排下许多残汤剩饭,等待我下半生享用呢?”
“壮士连死都不怕,那气势把炮弹吓呆了,它怎么敢欺身?”大总管哈哈大笑,“本帅偏不让你讨饭,看老天和本帅谁的本事大。”命兵士们用毯子抬着蓝壮士到大帐中。大总管怒斥那位冒功的偏将,把应得的功劳记在了蓝壮士头上,并报请朝廷,授他为正四品前军参领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