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其内容包罗万象,小到今晚做梦的内容,大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都与心理学息息相关。这么有用的心理学,当然也应用到了犯罪推理之中~
大家熟悉的犯罪心理学便是一门研究“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学科,从嫌疑人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模式入手建立人物侧写,圈定罪犯的性别、年龄、职业特征、居住环境乃至成长经历,从而预测罪犯下一步行为,直至缉拿罪犯。
本期小最讲堂,为大家揭开推理中的那些心理学小魔法,一眼看穿犯罪者的动机!
第一课常识解读
第一课中,小最将重点为大家介绍几种犯罪中常见的心理现象,请认真拿起纸笔,做好笔记,开始上课啦!
剧场型犯罪
开膛手杰克作为一名连环杀手,曾在伦敦东区的白教堂一带,以残忍手法连续杀害了至少五名妓女。最奇怪的是,犯案期间,他给新闻社寄去了一封用红墨水写成的信,信上盖有自己的指纹,并署名“开膛手杰克”。之后,又寄给了白教堂警戒委员会的乔治·卢斯科一封题为“来自地狱”的信,信中附上半颗受害人的肾脏,完全不担心警方会因此找上门来。
开膛手杰克之后,很多连环杀手纷纷爱上了给警方寄信炫耀的感觉,甚至怪盗基德在盗窃之前,也要装神弄鬼地预言一番,再去进行盗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剧场型犯罪”是指,犯罪者故意把事态扩大,使自己收到来自媒体、社会的聚焦,这样可以满足犯罪者的内心被“认可”的需要。“剧场型犯罪”的犯人,通常都有“戏剧化人格违常”的特征。他们总是希望引人注目,是一群想让自己看起来比一般人优秀的人。如果他们在青春期后受到挫折,不得不面对平庸的自己,就有可能想到利用犯罪来表现自己,籍由邪恶的英雄角色展示自己的存在。“剧场型犯罪”也可以说是自我确认型犯罪的一种。
除开“开膛手杰克”与“十二宫杀手”以外,大部分的剧场犯罪者都以失败告终。比如18岁的皮特·阿狄森,由于和朋友马克一起肆意破坏一个儿童营地而被抓,他们捣破陶器,弄坏灭火器之后,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犯罪现场墙上:“皮特·阿狄森到此一游。”
警方根据墙上的名字迅速抓获了皮特·阿狄森。
模仿效应
有个叫约翰的真(nao)爱(can)粉刺杀里根,只是为了吸引心目中的女神朱迪·福斯特,因为朱迪的一部电影《出租车》里有这样的桥段。约翰将影片中男主视为偶像,片中男主角行刺总统候选人,约翰则将倒霉的行刺对象锁定为里根,行刺前,同样也学电影里男主给朱迪写了封诀别信——朱迪·福斯特表示自己纯属躺枪。
模仿理论创始人塔尔德的“模仿法则”中有一条“自上至下法则”——低劣者模仿优越者,下层人物模仿上层人物。犯罪上的“模仿效应”大抵来说是建立在反社会人格上的模仿犯罪。模仿只是一种形式,反社会人格才是根源。而持有反社会人格的犯罪行为,正是通过模仿偶像来让自己获得“成功”。
模仿犯的模仿对象简直千奇百怪,就连科幻电影《黑客帝国》都会成为他们自我辩护的灵感来源,例如2000年至2003年之间,美国分别发生了三起凶杀案件,凶手在落网后都声称“自己被吸入母体之中”,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像《黑客帝国》一样,都只是一场噩梦而已,并非真正发生过的现实——凶手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这明明是妄想症吧?!
第二课运用进阶
如果说“犯罪心理学”是专门研究犯罪者行为和动机的学科,离我们灰常遥远,那么,人类的心理症状则距离我们近得多了。人类的心理症状可能导致心理疾病,也可能会导致犯罪行为,第二阶段进阶学习,带你深度分析各类症状,关爱大家的心理健康~
《拥挤的房间》
编剧:ToddKatzberg/丹尼尔·凯斯/JasonSmilovic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类型:剧情/犯罪
上映时间:2018年
剧情简介:小李将要拍摄的电影《拥挤的房间》改编自小说《24个比利》,取材于美国俄亥俄州强暴案嫌犯比利·米利根的真实案例。比利身上总共有24个人格,堪称“史上最强的人格分裂者”。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语言、性别等方面也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可思议的人格,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他到底是个欺骗公众的骗子,还是只是个不幸的受害者?
心理聚焦: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是类型电影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病症,大家一定对它不陌生。至于人格分裂产生的原因,则众说纷纭,并没有完全被解答清楚。在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中,荣格认为,人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面具,而且无时无刻不戴着面具。面具与面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区别太大,失去了联系,就会导致多重人格。
《热天午后》
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主演:阿尔·帕西诺/约翰·凯泽尔/查尔斯·德恩/克里斯·萨兰登
类型:剧情/喜剧/犯罪
剧情简介:《热天午后》根据美国历史上真实的银行抢劫案改编而成,本该是10分钟完成的银行抢劫犯罪,却变成了12小时的拉锯战。
桑尼(阿尔·帕西诺饰)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银行抢劫犯了。一个盛夏的下午,桑尼与同伴闯入银行,准备抢劫,结果银行金库内刚好没钱,倒霉的桑尼只好转而劫持人质,与警方对峙提出要求。在对峙的过程中,桑尼对警察的质问居然赢得了群众的喝彩,人质也逐渐倒戈,出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症状,这场闹剧究竟将以什么方式结束?
心理聚焦: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又称为人质情结,是指人质对绑匪产生情感与依赖,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意图抢劫斯德哥尔摩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名银行职员。在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的时间里,这四名人质逐渐抗拒政府努力营救他们的行动。据说,当中一名遭挟持的女性,后来与之前绑架她的一名绑匪,在他服刑期间与他订婚。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产生的根源,在于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容易屈服于暴虐。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不轻易屈服于现实之后,就不会被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所困扰了。
《记忆碎片》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演:盖·皮尔斯/凯瑞·安·莫斯/乔·潘托里亚诺
类型:剧情/悬疑/惊悚/犯罪
剧情简介:经典悬疑片《记忆碎片》中的核心梗就是,男主角患上了“短期记忆丧失症”,是一个每十几分钟就失忆一次的倒霉蛋。更倒霉的是,他还背负着要寻找杀死自己妻子凶手的重任,无奈之下,他只得凭借文身、纸条、宝丽来快照等零碎的小东西,保存记忆,收集线索,展开艰难的调查。
心理聚焦:记忆障碍
“失忆”是韩剧女主角常见的疾病之一,排名与白血病不分先后。
造成记忆障碍的原因有很多,从生理上来说,人脑在遭受外伤或有器质性病变时,海马体等部位的损伤会造成记忆障碍,从心理上来说,人在遇到创伤性事件之后,由于大脑皮层功能暂时受到抑制,也会导致“选择性遗忘”。严格上讲,《记忆碎片》中的失忆属于生理失忆的范畴。
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治疗记忆障碍,趁着记忆完好的时候,快快多去看喜欢的人一眼吧╭(╯^╰)╮
《后窗》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主演:詹姆斯·斯图尔特/格蕾丝·凯利/温戴尔·柯瑞/瑟尔玛·瑞特/雷蒙德·布尔
类型:悬疑/惊悚
剧情简介:男主角杰弗瑞是一个摄影记者,一次意外受伤之后,他只能在家安心休养,无聊之余,他喜欢通过窗户,观察对面一栋大楼里形形色色人们的生活。
其中有一户家庭,丈夫是个商人,妻子则卧病在床,两人常常吵架。有一天,商人在一个晚上出去了三回,次日早上整理一堆锯和刀。而邻居的小狗,也对楼下的花坛又刨又挖,不久后被人残忍地拧断脖子,随着“偷窥”的继续,事情越来越离奇起来……
心理聚焦:偷窥心理
偷窥心理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欲望——每个人都是旁观者,每个人在偷窥别人的同时,也成为别人的猎物。偷窥心理首先产生于一种好奇心,人对于未知的东西,通常都有好奇心理,同时,偷窥会让人产生一种暗中掌控全局的控制心理,能从中获得满足感,但如果沉迷其中,就会成为病态的“偷窥狂”,甚至还会像《后窗》中的男主角一样,因为偷窥被卷入麻烦事中。
偷窥有麻烦,请勿尝试。
《失控的陪审团》
导演:加里·弗莱德
主演:约翰·库萨克/吉恩·哈克曼/达斯汀·霍夫曼/蕾切尔·薇兹
类型:剧情/惊悚
剧情简介:一名证券经纪人在儿子生日那天因枪击事件死在公司。两年后,死者遗孀控告枪支制造商维克斯堡,索取巨额赔偿,按照美国的司法制度规定,陪审团的裁决至关重要。于是原告与被告双方,围绕着陪审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心理聚焦:集体潜意识
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决策时,会无形中产生一种群体效应,在群体效应的作用下,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极易相互传染,形成一种“集体潜意识”。这时,群体中若塑造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形象,便十分容易用简洁的断言和重复来影响其他人的判断,左右群体决策的结果。
第三课那些著名的心理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
自愿担任受试者、身心健康且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被随机分派为“守卫”和“犯人”两组,接着让他们身处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地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他们都努力地去扮演被指定的角色。实验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转变为残暴不仁的守卫或是情绪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为期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中止,但许多年来其研究结果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德国电影《死亡实验》便是改编于此真实案例。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博弈论模型。两个共同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时,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五年。由于无法信任对方,因此犯人都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日剧《欺诈游戏》中,便有“囚徒困境”的具体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