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嫌疑人的惯用手法,这个很重要,”师父走到我背后,用手比划了一下持刀劫持的姿势,“他都是先藏在某个暗处,突然跳出来,猛的推搡一下被害人,然后右手,从背后揪住受害人的头发;左手,持刀架在被害人脖子上,这个,你不觉得别扭吗?”
“有点,除非他是左撇子。”我点点头。
“第四,嫌疑人的口音,两位被害人都能确定,是带有XX(某省份名称,为避免地图炮故略去)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师父继续说到,“同时,他说的第一句话都是『你莫乱叫』,要钱时都是说『包包拿来』,同一个人的概率很大。”
“有点这个意思,但我觉得还是有偶然性。”我实话实说了。
“那再给你加上一个第五条,”师父略微点了下头,“嫌疑人逃走之前,总要再回头看下被害人,好像是怕她报警,这个奇怪不?”
“嗯。”我觉得师父这几条足够有说服力了,“那师父的意思,是让他们为主呢,还是我们为主呢?”
“还是先让雪花分局的同志来查吧,毕竟人家那边的案子大一点。”师父拿起了电话,准备拨号前又补充了一句:“有空刷下平台,把金宁市八个区里头,半年内发生的夜间抢劫案件都过滤一遍,看看还有什么别的案子可以串并的没。”
“是!”
那天下午,我带着小汤,在内网的案件登记平台上梳理了好久。按照师父提出来的那几个特征,对这半年内的抢劫案件都过了一遍筛子。这事算是个技术活,因为很显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案件,如果尺度放得太严,也许就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串并的案件;而如果选择标准太宽,则会把无关的案件也算进来,对案件侦破和信息归纳十分不利,容易误导。因此,在从严把握之后,我挑出了4件案子,打印出来给师父把关。这几件案子,从作案手法、作案时间、嫌疑人口音上都有较多的相似之处,想来是同一人作案的可能性极大。细心的小汤把周边县市的案情通报也扫了一遍,结果发现金宁市西边的丽阳县也出过一起抢劫案,作案手法比较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