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昌市横港镇以南,有一条可容两车并行的村路,通往一个名叫山里雷的小山村。
山里雷有着当下中国山村的典型面貌:村道横贯村庄,傍山而建的瓦房参差起伏,还有不少两三层的小楼房,粉刷简陋,能看得出是近些年新盖的,但依然难掩村落的破败荒颓。大部分时候,这座小山村就像一幅静态画,只有草木随风摇曳,沟渠里的流水声和不时的鸟鸣,使村子显得更加寂静。
正如散落在中国广袤山区的大小村庄一样,“空心化”的命运也早早降临到了山里雷。村支书雷济新说,根据官方数据,去年村里的人均年收入是4000元,但他感觉要高得多,现在家家户户的青壮年都在外打工,“一个月赚下来也不止4000元”。
山里雷总共有95户人家,原本住了近400人,如今剩下不到50个老人,最年轻的也有60多岁了。他们不是孤老,却与孤独为伴,他们劳病相催,却又得不到子女照料。
9个老人“一家子”
国庆长假最后一天,清晨,山里雷村阴雨绵绵。
76岁的冯青香对长假没什么特殊感觉,她的5个子女早已各自成家,均在外打工,即使在国庆节也很难赶回家团圆。这一天,她像往常一样一早起床,仔细整理了床铺。这是一张两米宽的大红色双人床,白底红点的被面透着喜庆。事实上,这确实是一张婚床——几十年前,冯青香的小女儿就是在这栋房子里结婚的。
如今,这间婚房连同这栋两层小楼里,住着包括冯青香在内的9个老人,3男6女,平均年龄超过了80岁,最年长的余水枝已近90岁。
这9个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空巢“孤老”。他们的子女都在外打工,在异乡成家立业;相依为命的老伴离世后,他们终日守着空荡荡的房子,不知如何打发漫长的时光。这一状况发生改变是在2012年9月,81岁的雷在富发起了“互助养老”的倡议,号召空巢老人们搬到一块儿住,彼此做伴,相互照顾。
倡议缘起于村中一名老人的过世。这位独自生活的老人在死后两天才被发现,这引发了许多老人的担忧。这一事件并非孤例。48岁的乡村医生雷国强,因为担心这种情况发生,空闲时就挨家挨户地串门,“诸如心梗、脑梗这样的老年病,在高龄老人身上太常见了。发现不及时,人就过去了。”
“有一次我在村里派发一份材料,发现有一户人家敲不开门,就把东西转托给了他的邻居。第二天早上,这家人的门还是敲不开。邻居马上找了几个乡亲把门撞开,这才发现90岁的屋主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时,医生说,再晚20分钟人就走了。”雷国强说。
尽管忧心忡忡,但老人们极少对子女提及这一点,他们认为唯一能为背井离乡的子女们所做的,就是“不拖累”,让孩子们安心工作。但在医生雷国强面前,他们并不掩饰自己的恐惧。每次雷国强上门为老人们检查身体时,都看到他们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愁眉紧锁,唉声叹气。
如今,过着“集体生活”的冯青香再也没有类似的担忧。尽管这栋“养老院”设施简陋,既没有专人照顾,也没有明文的管理制度,但老人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细致入微的互助模式,诸如晚上睡觉不必关门,身体不舒服了就喊一声,其他房间的人马上就能听到。最近一次意外就发生在长假里,余水枝因高血压发作呻吟不止,其他老人找药的找药、安抚的安抚,找雷国强来看过后,又七手八脚地把她送去了镇上的医院。次日,消息传来,余水枝已无大碍。
“我最信任他们。”冯青香说,“在这里生活,我很安心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