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果园都在

 
爸爸和果园都在
2015-11-13 08:46:53 /故事大全

她叫刘阿娟,在北京当过3年财经记者,还做过编剧。2014年,得知爸爸罹患癌症的消息后,她放弃了在北京的大好前程,辞职回到位于陕西淳化的农村老家,一边陪伴照顾父亲,一边干起父亲干了一辈子的营生——种苹果,经营自家的果园。

这个两年前还在北京职场上奋斗的女白领,摇身一变,成为新一代农民,她现在整天在村庄巡游,像个立志要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那样,研究果园里果实的生长,并细细体会一年四季果树生长的节奏。

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是缘于去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一家人乘凉之际,身患癌症的父亲无意间说:“不知道村里会把新的公坟划到西边还是南边,那里就是我最后的家了。”她沉默了很久。后来,她发现父亲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但每天唯一念念不忘的,就是去他的果园逛上一圈。

爸爸的苹果

苹果,是她父亲这一辈子的关键词。还未成年时,他就一个人在当时的人民公社果园里练习嫁接果树。他27岁时,在林场做场长,组织村民种植各种水果,尝试着种了18亩苹果树。改革开放以后,他又带头承包了这片果园。在这里,他用了3年时间把杂果全部嫁接成“秦冠”(苹果中一个很好吃的品种),第一年挂果就卖了6000元,村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就这样,他与果园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他甚至顶着反对的声音,动员妻子和5个孩子将家也搬迁到了果园里,以便更好地照顾这片果园。随着父亲因为种植苹果成功地变为“万元户”,加之政府的各种鼓励,同村的村民们纷纷改种苹果。于是,这个小村子漫山遍野都是苹果树,到了春天,整个村子都弥漫着苹果花香;到了秋天,满眼都是累累的果实。

阿娟小时候没有童话书,很多字是从爸爸栽培苹果树的农业书上认识的;阿娟认识很多虫子,都是从小跟爸爸在果园里捉虫子认识的。

后来,为了念书,阿娟离开了家乡,每年只有寒暑假回家时才能看上一眼自家的果园。再后来,她在北京顺利地当上了小白领、记者,过着匆匆忙忙、眼花缭乱的城市生活,直到父亲2014年5月份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

恶性,中晚期。

“父亲从医院回家之后,开启了一种自闭模式,消极地等待死亡,还美其名曰自己生而无憾,不愿意在医院受折腾。”阿娟眼看着,父亲的精神垮了。

不要打扰苹果

阿娟决定辞职。从北京回到家乡,她要陪伴父亲,还要和父亲并肩作战,一起经营果园。“不知道为什么,我坚信这会带给父亲生的希望。”

“爸爸种了一辈子的苹果,他了解土地,懂得如何让苹果的甜味更浓,却从不知道离开村口的千千万万个苹果流向哪里,被谁食用,自己的工作是否给别人带来愉悦。”阿娟说,自己的梦想则是,不施农药种苹果,借助网络,让苹果从地头直达用户。

起初说起用互联网卖苹果,父亲的反应是:“你疯了!你还是赶紧想想怎么把自己嫁出去吧。”村民们对她古怪的想法也嗤之以鼻。因为她向村里的种植户呼吁,不要打农药,要“尊重苹果”。面对打击和否定,她仍然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于是开始四处拜师学艺,还从网络、微信上学习网店和微店的经营方法。

她将自家的苹果命名为“爸爸的苹果”。去年,这个被村里长者瞧不起的小丫头,竟然一下子把“爸爸的苹果”卖掉了3000箱!父亲和村民们搞不懂这件事,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小丫头有他们不具备的能力。“尊重苹果”似乎是条道,村民们的态度逐渐有了变化,2015年伊始,就有5户村民按照她的标准开始种植,她的要求很简单——不要打扰苹果,让它们自由生长。

现在,她不仅是一个看起来很专业的“果农”,还是村里妇女老人晨跑队队长。

这一年多,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恶补自然科学知识。“今年4月份,苹果花期20多天,我一直在家,眼看着苹果从绿苞到露红,再到花瓣一点点舒展、打开,再到坐果……每天发生的细微变化,太让我惊讶了。生命一点点舒展,果树里有灵魂。”阿娟说,这大概算是她第一次发现苹果花的美,“从小离大自然最近,心却一直徘徊在自然的门外。离开,离开,只想离开。可现在,一想到这些,真觉得痛心疾首。”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下一篇:他们的世界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