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端修一出生于1925年,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建筑师。快要30岁时,经相亲认识了英子,二人于1955年结婚。英子女士比修一小3岁,当时是爱知县一位酿酒坊主家的千金,从小到大衣食无忧,身边诸事都有仆人代劳,对錢从不计较。
二人结婚后,英子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起来:原本花钱大手大脚的她,如今要对一个家庭的收入与支出精打细算;她从前没下过厨房,如今却要每天琢磨怎样才能把饭菜做得更好吃、更健康。
在广岛生活时,英子曾尝试在菜园里种木棉和望江南,也自此种下了对田园生活的憧憬。孩子们长大各自成家,修一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他早就暗暗将妻子的梦想记在心间,于是毅然放弃城市的生活,带英子来到名古屋市郊的一片空地,亲手种下180棵树,并仿照他最敬仰的建筑师安托宁·雷蒙德的家宅,设计并修建起一栋小木屋。
修一在屋后开辟了约200平方米的田地,分成21块,并和英子共同规划,给每一块地都种上各种应季蔬菜和水果。从此以后,夫妻俩就隐居在这一片世外桃源,快快乐乐地耕种、收获。整个田地全年能收获蔬菜70种、水果50种,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英子每天清晨都会从田地里摘来新鲜的蔬果,打成蔬果汁给自己和修一喝。她还精心订购老伴认可的食材,做成健康又貌美的食物。二人不时邀请朋友到小木屋做客,端上餐桌的食物经常让朋友们食指大动。
小木屋的墙上挂着一幅字:“每天都是小春日和,后省而谓知成就。”后半句引用了文豪幸田露伴对其子的教诲,前半句中的“小春日和”是指“晚秋到初冬里阳光和煦的好天气”。
在小木屋和田地里,经常能看到可爱的黄色指示牌。有的写着“小心磕到头!”有的是“欢迎小鸟来洗澡”。这些都是修一做的。年逾九旬的他完全符合暖男的标准,和英子分工合作,洗衣服、收拾屋子、打理包裹这类家务活做得比老婆好。不仅如此,他还每天在书房中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一季田地里种了什么、今天朋友来玩时英子做了什么好吃的……书架上一个个文件夹、一本本手帐中记载着他和妻子多年来幸福美满的生活。
有段时间,修一住进了医院。英子女士记下医生的建议,开始实行清淡少盐的饮食计划,尽量利用食物本真的味道做出鲜美的菜肴。有很多需要花费数日、数月才能做好的日常小菜,英子却有条不紊地将它们一一做好;她的理念是“各种味道都来一点”,同时照顾到营养均衡和老伴口味上的需要。
英子说:“用的少点儿也能过下去,但吃的一定得精挑细选。那可是关系着生命的事儿啊。”每天要做的事情虽然琐碎,她却不急着做完,当天做不完的事就放到第二天再做,因为修一告诉她:“无论做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也许只有不勉强自己,才能活出真正理想的状态吧。
生命兀自缓缓逝去,他们依然爱着对方,小心维护着彼此的梦想。
(木 铎摘自微信公众号“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
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