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中篇故事】三戒碑(4)

 
【故事会中篇故事】三戒碑(4)
2015-01-15 18:05:50 /故事大全

第二天上午,潘知府去黄秀英家中里里外外勘查了一遍,结果没有发现一丝血迹。他又向左邻右舍打听黄秀英的为人,只有刘大妈说她是个好媳妇,别人都支支吾吾不愿表态。

如此一来,潘知府更加认定黄秀英早已消灭罪证,而且与邻里不和,不是个好女人!但他哪里知道,昨天下午李二槐来过,他放出风声,说知府大人早已洞察郭宏是被黄秀英伙同奸夫谋害的,知府一定会明察暗访,找出那该死的奸夫。左邻右舍一听,不想惹祸上身,故都不敢站出来替黄秀英说话。

潘知府自以为了解了实情,他回到府衙,又提审了黄秀英。可黄秀英仍然喊冤不止。潘知府盛怒之下,又对黄秀英用了重刑。

黄秀英支撑不住了。她想:与其这样被昏官活活整死,还不如暂且认罪,说不定郭郎过些日子便从杭州回来了,自己的冤情也就昭雪了。于是,她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民妇愿意招供!”

潘知府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冷笑,命人将黄秀英押回府衙接受审问。

黄秀英此时虽想保住性命,等待丈夫归来,但她不想连累无辜,只说那奸夫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外乡人。那天夜里她第一次与他苟合,不想郭宏竟然深夜返家,结果奸情败露,只好与那奸夫一起敲昏郭宏,并连夜将他抛入江中。但抛尸之后,奸夫便仓皇逃跑……

黄秀英招供画押之后,并没有盼来她苦苦等候的郭郎。半个月后,她被开刀问斩。刚刚行完刑,一位年轻男子不顾兵丁衙役拦阻,发疯似的闯进刑场,抱着黄秀英的尸体放声恸哭。

潘知府以为是奸夫自投罗网来了,立即下令衙役将他押回府衙。谁知审问之后,才知道此人竟是黄秀英的丈夫郭宏!

黄秀英含冤入狱后,黄父喊冤无门,便让黄秀英的哥哥前往杭州寻找郭宏,但郭宏在杭州并无商号,只是一介游商。黄秀英的哥哥踏遍杭州城的大街小巷,才在一家偏僻的小客栈找到了妹夫郭宏。郭宏听说爱妻蒙冤入狱,日夜兼程赶回来搭救,但最终还是迟了一步!

面对“死而复生”的郭宏,潘知府顿时脑中一片空白,知道已铸成千古奇冤……

5.树立墓碑

潘知府瘫坐在大堂上,愣愣地听着郭宏哭诉他不辞而别的经过:

原来那天早上,天还没亮郭宏就起床了,因担心生意亏本,决定不去看望母亲了。他又不敢叫醒熟睡的妻子,怕她责怪自己出尔反尔,于是悄悄关上门直奔码头。快到码头时,他看见儿时好友吴鸣皋正在路旁割驴草,便嘱托吴鸣皋带个口信给他母亲,说他已经乘船回杭州了。

但郭宏搭乘的是一艘外地来的返航商船,只收本地商船六成的运费。那外地船家担心本地船家怪自己抢了他们的生意,所以并没停泊在渔梁码头,而是停在一个小码头。本地船家自然都不知道郭宏乘船出发了。

潘知府立即让人传来吴鸣皋,吴鸣皋得知黄秀英已含冤而死,立即懊悔不迭地交代,他那天割完草回家多喝了几杯,结果把捎口信的事儿忘到了九霄云外。酒兴还没过,便有小贩上门叫他装运金丝蜜枣去外地,他就赶着驴车上路了,直到今天才赶回来……

真相大白之后,潘知府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他整日捶胸顿足,茶饭不思,好多天不曾升堂问案。过了好几天,他又打起精神升堂了。他命衙役去把黄秀英一案的相关证人全部传来,还把府学训导、知县和当地名流乡绅请到了公堂上。

证人当中却少了郭宏的母亲和李二槐。负责去找他们的衙役回来禀报:他们在郭家老屋里,发现郭母和李二槐都已中毒身亡,在桌子上,还摆着吃剩的酒菜。据邻居们推测,十有八九是郭母无颜面对儿子,也恨透了李二槐,便下了毒……

但潘知府已无心理会这些,他向在座的官员和乡绅们深施一礼,说:“今天请诸位来,是要将黄秀英被冤杀一案作个了结,如有不公之处,还请大家直言相谏!”说完便命衙役将郭宏、吴鸣皋押上公堂。

郭宏连遭丧妻亡母之变,真是痛不欲生。他跪在公堂上一边嚎啕大哭,一边埋怨自己当天不该只想着赚钱,没看望母亲就去了杭州,否则悲剧就不会发生。

潘知府虽然很同情他,但还是狠下心来,命衙役重打郭宏二十大板,以罚他重利忘家之过。

吴鸣皋也非常后悔自己不该好酒贪杯,没把好友嘱托的口信带到,这才酿成冤案,表示心甘情愿接受处罚。潘知府稍一沉思,便下令衙役割去了吴鸣皋的一只耳朵,以罚他寄信误人之过。

接下来,潘知府又命人取下了高悬在堂上“明察秋毫大公无私”的牌匾,当着众人的面,将它砸碎。最后,他摘下了头上的乌纱帽,跌跌撞撞地走出了府衙大门……

潘知府辞去官职之后,徽州府学训导为含冤而死的黄秀英立了块墓碑,碑上刻着:酷刑枉杀者戒;重利忘家者戒;寄信误人者戒!

这便是“三戒碑”的由来。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