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哈哈大笑道:“拿笔来,我告诉你一个秘方。”赵二拿来纸笔,只见老头写了两个字:诚信。
赵二于是把酒店招牌改为“只赚一文钱”,从此诚实经营,坚持一碗酒只赚一文钱,很快,生意又好了起来。崔枢还珠
唐朝时有一个叫崔枢的书生去京城应试,他在路上遇到一个商人,两个人很聊得来,就一起同行。商人觉得崔枢这次进京赶考可以高中,崔枢说若真是高中,就会请商人到京城最好的酒楼吃饭,商人听了很高兴。
崔枢和商人到了汴州后,找了一家客栈休息。住进客栈的当天晚上,商人就得了急症。崔枢日日细心照顾商人,为他请了很多大夫,可是商人的病却一天天加重。有一天,商人把崔枢叫到跟前,希望死后崔枢能将他安葬,并把自己价值连城的宝珠给了崔枢。很快,商人去世了。伤心的崔枢为商人办理好后事,独自进京赶考。
一年后,商人的妻子来到汴州寻找丈夫,她打听到丈夫已经死了,是书生崔枢安葬的,心想着崔枢肯定是把那价值连城的宝珠占为己有了,于是她向官府报了案。崔枢被召至官府,说自己没有独占宝珠,而是将宝珠同商人一起埋葬了。商人的妻子不信,就要求官府将自己丈夫的坟墓打开,官府派人查看,宝珠果然是跟商人安葬在一起。
温琏还灯架
五代时候,有个叫温琏的官员,为人厚道。有一次,有人在街上出卖家中的旧东西,温琏看见有个黑漆灯架,做工精致,拿在手中分量很重。他以为是铁灯架,就花很少的钱买了回去。
温琏的家人想用这个灯架点蜡烛,就把它揩洗一番,谁知有的地方居然露出了银白色。大家仔细一看,才发现它是银子做的。全家大小都高兴极了,只有温琏皱着眉头,说:“非义之物,怎能据为己有。”
温琏立刻去街上找到了卖主,要把灯架还给他,说:“这是白银做的。我不能拿很少的钱买这样珍贵的东西。”那个卖主也是老实人,不肯接受灯架,并且说:“我自己不识货,拿到街上卖掉,你又没有向我强买,这灯架我不能收回。”温琏坚持要还给他,卖主推辞不掉,只好接受了,把当时卖的钱还给了温琏。
过了几天,卖主也来找温琏了。他对温琏说:“这灯架我已另外卖给别人了,得了四五万铜钱。如果没有你还灯架,哪里来这么多钱呢?这笔钱你也应该得到一半,请你不要拒绝。”说罢,他拿出二万多钱,要交给温琏。温琏坚持不拿。卖主无法可想,就把这二万多钱施舍掉了,说:“为温琏这样的好人祝福吧!”
这件事很快传了开去,人们都纷纷称赞温琏和那个卖主的为人。诚实不欺
北宋时候,有个晏殊,他少年时就很有才能,有人向朝廷推荐他。朝廷把他召到宫殿,正好碰上宋真宗亲自考试进士,便令他一道参加考试。
考试题目发下来,晏殊看了试题说:“十天以前,我已作过同样题目的文章,请另外给我出个试题。”宋真宗非常喜爱他的诚实坦率、不隐私情的性格。
后来,晏殊到史馆任职。当时,天下太平无事,京城中的官员经常设宴聚会。晏殊当时家境贫寒,不能外出游乐,只好独自留在家中,和兄弟一起读书学习。
宋真宗要挑选官员,辅导太子。一天,忽然从皇宫中传出圣旨,诏命晏殊进宫辅导。执政的大臣不明白宋真宗为什么选上晏殊。真宗告诉他们说:“近来我听说馆阁里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日夜游玩,饮酒作乐,只有晏殊和他的兄弟读书学习。这样谨慎忠厚的人,正适合做辅导太子的官员。”
晏殊接受任命以后,一次宋真宗召见他,当面告诉他让他做辅导太子官员的原因。晏殊毫不掩饰,老老实实地对真宗说:“我并不是不爱游乐,只是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力量置办美酒佳肴。如果有钱,我也会去的。”宋真宗听了,更加赞许他的诚实,也更加宠信他了。后来,到宋仁宗当朝时,晏殊被授予更重要的官职,当了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