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儿爷爷留下的饭碗
靠自己,钱远没有挣到饭碗,靠爹,爹也没给他饭碗,只有靠爷爷了,可这爷爷直到18辈儿才靠上。钱远这个18辈儿爷爷,在大明朝的时候,当过知县知府,据说是个贪官,可是一辈子没被查抄。他就用贪来的钱,置办了一份家业,买了几十倾好地,还盖了一片好宅子。几百年后,地产是没有了,那片宅子,除了钱远外,那几支上的人家,因为老宅年久,太旧太破,早就拆掉盖了新房,有的一处原址上都拆盖几次了。只有钱远这一支,因为多少辈儿日子一直没过好,拆了旧的盖不起新的,也就一直没拆。没想到,几年前来了个教授,看了古宅,惊叹不已,回去后写了篇文章,还配着照片登在了刊物上。接着有关部门来考察了,很快又被列为有文化价值的民间古建。因为古宅已经很破旧,有关部门紧急呼吁保护,当地政府知道后,立马拨款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政府还给钱远盖了一处好房,让钱远搬出了古宅,以免古宅再被烟熏火燎。有了文化价值的古宅就成了旅游精品,当地招商引资的名贵资源。 自打钱远的老宅挂上文化古建的牌子后,考察者、参观者就络绎不绝,就有了票房收入,钱远自然从中分得了一份餐。靠这份收入,钱远什么不用干,酒足饭饱绰绰有余了。看发展趋势,钱远觉得致富的日子也不会久远了。因此,钱远的眼睛一天到晚,都眯成一条缝儿。 可是,麻烦事也来了,因为钱远这个爷爷太靠前,18辈儿了。这个18辈儿的爷爷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平分了遗产,另两支不用说了,钱远这一支上又有两个孙子,两个孙子又平分了遗产,另一支又不用说了,钱远这一支上又有3个孙子,又平分了遗产。这个时候,遗产就只有钱远这几间老宅了。就是从这一辈儿,除了钱远,这条支上的后人陆陆续续地都远走他乡,遗产也没有再分,算下来也是十多辈儿了,已经了有多少个孙子,实在说不清了。虽然这些孙子早已不在镇上居住,东西南北中,全国各地都有,还有移居国外的。那些不知道祖宗在何方的孙子不用说了,可是知道的还有几十个。还有那些弄不清祖宗是那一支的孙子们,也加入了,这样就又多了几十个,一下子达到上百个。这些孙子都是从报纸电视和电脑上得到的消息,就给钱远打来电话,说祖宗遗产有自己一份,收入也有自己一份,有的还声称,拿不到自己那一份,就诉述法律,钱远这下子傻眼了。上百个人一均分,还有什么呀,这下钱远的嘴可就咧成了瓢! 钱远不知如何是好,找到了古宅管理部门,古宅管理部门也说不出该怎么办,就去咨询律师,可是律师跟律师也没有一致的说法,因为没有对应的法律条文。只好又到法院请求法官帮助。法官在做了调查后,起草了这样一份文件: 1、古宅5间,建筑面积105平米,现实际产权人钱远。此房从钱远的太爷钱祥居住至今都是单传,没有遗产分割问题。此以前的房产分割问题,找不到依据,故除钱远外,其他人应视为已经放弃。 2、鉴于其他古宅早已因为年久破旧无法居住而拆除,钱远居住的古宅,是由于钱祥以下四代人多次修缮而留存,用于修缮的资金远远大于原建的资金,故钱祥之前的钱家后人不存在遗产分割问题。 3、钱家古宅在当地政府出资修缮之前,已经非常破败,随时都可能倒塌,是政府抢救修缮使其留存。政府给钱远的现房,是政府对钱远保护古宅的奖励,与其他钱家后人没有任何关系,故不存在分割问题。 正是这个文件,钱远才保住了18辈儿爷爷留给他的饭碗,钱远的眼睛又眯成一条缝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