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四月的杭城就象一个热火朝天的的大工地,由于一连几年的房产热销,房价己从两年前的五千均价涨到了时下的一万元左右。尽管关于房产泡沫即将破灭的种种争论在媒体上炒的起劲,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市政府将一片片旧城区征用改造的热情。
姚军住在城北的新兴小区现代城,年过三十的他因为没赶上单位分房的末班车,几年前为了结婚只能咬咬牙,用光了积蓄再加按揭买了套一百平方的商品房,却没料到一年不到,房价己翻了一倍,原本的怨气早被资产增殖后的喜悦所代替。
姚军每天上班路上都会经过一幢老宅,这幢老宅是那种典型的明清民居建筑,高高的骑马墙内是一进三房两层的木楼,青砖黑瓦,雕栏石板,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地方还长出了茅草,古朴中透着一股衰败的的气息。
由于地处市中心,周围己都是高楼大厦、高尚住宅,所以这幢老宅的存在显得很不协调。老宅的主人是兄弟两个,老大有白化病,老二是一白痴,兄弟两个平时就靠在家门口摆个小摊和政府救助过日子。或许正因为主人这种特殊情况,再加上有关这一老宅是否要作为古建筑保护的争论,所以拆迁工作迟迟没有动工。
这天早上当姚军再次经过这里时,惊奇的发现老宅竟然己成了一片废墟,一旁是推土机的轰呜声和忙碌着清理的民工。“靠,还是有人挡不住诱惑对这宅子下手了。”他这样想着,摇了摇头,继续向单位骑去。
第二天早上又经那里时,推土机己开走了,但是废墟上却拥着一群人。干什么呢?姚军心里一动,又看时间还早,便停下自行车,走了过去。
人群中立着几个拣破烂的外地人,手上捧着一个破旧的木盒,上面隐约还粘着一些黄色的纸屑。说是寻破烂时从一墙裂缝里找到的。周围的人都嚷着打开看看,但木盒象是密封似的,没有开口,虽然年久了己有几处裂缝,却异常坚固,一下了还掰不开。
有人便提议砸开得了,还有老人说这木盒好象是桃木的。那几个拾破烂的把木盒使劲朝块大石上砸了好几次,终于啪得一声,裂了开来,一团漆黑的物件哐得掉出来,在石板上磕出几点火星。
众人啊的一声,拣起看时却是一青铜物件,椭圆型,一面光滑,一面雕着花纹和奇怪的文字。几个拣破烂的很是失望。一个还嘀咕道:是个铜的,不值几个钱啊。
姚军闲时逛过古玩市场,当即识的那是一面古镜,心想不管哪个朝代的,买回去在博古架上做个摆式倒也不错。便提出要买。
人群中有一老头,估计是一玩家,争着也要买。两人一路抬价,最后到了五百元,那老头不跟了才被姚军买下。
人群散了,姚军揣着古镜继续上路,半途中脑中突然冒出个念头来。怎么刚才这场面有些象报上说的街头骗术呢,这古镜不会是一假贷,那帮拣破烂的和那抬价老头合伙诓钱的吧。想到此,不由心里一冷,后悔起自己刚才的冲动来。
到了单位,想起隔壁科的老李平时里对古玩有点研究,便连忙拿去求他辩下真伪。
老李业余时间爱好古玩,据说几年花在这上面的钱也起码有几万了,平时以半个古董专家自居。因此,当姚军看到他拿着古镜眼睛都亮了的神情,一颗心便放了下来。
老李端详着古镜好一会,又是揣摸花纹,又是轻轻擦拭,最后肯定道:没错,这起码是唐宋两代的物件。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姚军便将早上的经历说了一遍,老李笑道:你小子误打误撞,还真得了个宝贝。我瞧这成色和花纹,以我的经验应该是真的,市场上这样的货色起码要几万块钱呢,你小子真是拣了个便宜。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