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成缺陷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

 
细胞生成缺陷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
2016-03-08 19:56:13 /故事大全

上面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呢,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是否多见呢,那么大家知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是什么吗,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能释放一种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产生的任何进一步的由一组分泌的激素,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这种物质对血管直径和通透性的调节有明显影响,可导致炎症和疼痛,和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从中性粒细胞发生的过程看,在骨髓中可为干细胞池(多能造血干细胞→粒系定向祖细胞)、分裂池(原始粒细胞→中幼粒细胞)、贮存池(晚幼粒细胞→成熟粒细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多贮存于骨髓,是血液中的8~10倍,可随时释放人血。中性粒细胞至血液后,一半附于小血管壁,称为边缘池;另一半在血液循环中,称为循环池。结合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动力学,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大致分为三类: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破坏或消耗过多,分布异常。

(一)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

1.生成减少

(1)细胞毒药物、有毒化学物质和电离辐射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直接作用于干细胞池和有丝分裂池、破坏、破坏或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和早期细胞分裂的最常见原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某些药物可干扰蛋白质合成或细胞复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另一些药物的作用与剂量无关,可能是由于过敏或免疫因素引起。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

(2)影响造血干细胞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组织被白血病、骨髓瘤及转移瘤细胞浸润等,由于中性粒细胞生成障碍而引起减少。某些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如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缺陷而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3)异常免疫和感染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是通过综合性机制起作用的,异常免疫因素(如抗造血前体细胞自身抗体)及感染时产生的负性造血调控因子的作用是其中重要的机制。

2.成熟障碍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或代谢障碍,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由于和髓系细胞分化成熟障碍,造血细胞被干细胞池或分裂和原位骨髓或释放入血后不久被破坏,出现无效造血。

(二)中性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

1.免疫性因素

中性粒细胞与抗粒细胞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而被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破坏,见于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Felty综合征)及同种免疫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

某些非细胞毒药物或病原微生物(如肝炎病毒)进入机体形成的半抗原能与粒细胞的蛋白质结合为全抗原,从而诱发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使粒细胞被破坏。

2.非免疫性因素

病毒感染或败血症时,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或炎症部位消耗增多;脾肿大导致脾功能亢进,中性粒细胞在脾内滞留、破坏增多。

(三)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