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三伏贴是会出现起泡的症状的,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人在贴三伏贴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三伏贴起泡怎么办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三伏贴可能会起泡。
一般情况下,贴药后局部皮肤常会出现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少数可出现大水疱。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三伏贴本身是要用辛热刺激性的药物来达到温助阳气的作用的。
需注意的是贴药当天禁食生冷和辛辣之品,三天内忌食虾蟹、牛肉、鹅鸭、花生、芋头及蛋类食物,贴药的部位十小时内不宜着冷水,也不可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品擦洗,可用温水洗澡。
三伏贴的外部是由方形的医用涂胶底布做成,由于医用涂胶底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因此并不会产生过敏,而且还有不粘皮肤、耐水、耐汗等优点,是目前组成三伏贴常用的材料。除此之外,还有粘合层。粘合层采用的是医用无毒丙烯酸涂层、医用无毒溶剂胶、医用无毒水乳胶等物质,该物质是无毒涂层,因此也不会产生过敏起泡的情况。在三伏贴的中间会有一个圆形凹槽,用来装置经过了细心研磨的粉末,根据每个厂家和医院定制的不一样,凹槽的形状并不是固定的,可能有所偏差,因此产生过敏起泡的原因就在于这些粉末。
三伏贴中心的凹槽部分,其组成成分主要是带有刺激性的白芥子、甘遂、细辛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出现应激性反应,如瘙痒、红肿、疼痛、灼热等,反应过于激烈时会产生起泡的现象,根据药物反应的激烈性,每个人起的泡,大小可能不太一样。起水泡,说明你的体内存在湿热,通过这些中药物质刺激皮肤中的穴位,将体内湿气拔出,因而形成水泡。这属于正常贴敷现象,因为起水泡本身就是湿气排出的方法之一。
保护好创面,不要轻易抓挠,避免破损。水泡液里营养物质含量较多,容易滋养细菌。所以,不要轻易破损水泡,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创面感染。
水量少,不疼的水泡,我们可等待其自然愈合。身体会重新吸收水泡里的液体(即血清),然后水泡就会消失。自然愈合是避免感染的最好方式。
很大,且有破损风险的水泡,我们可以碘伏或酒精在水泡及其周边消毒,然后用无菌注射器戳开水泡,把里面的水抽出来。外皮不建议弄破,因为外皮可以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防止细菌入侵。
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尽量不要使用纱布或其它物品包扎伤口,使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可以加快愈合速度。
在医生指导下,可在局部涂上杀菌药膏,会帮助杀死水泡周围的细菌并抵御感染,促进皮肤更快愈合。
如果你发现了感染的迹象,应该立即就医。感染迹象包括:水泡周围的皮肤发红、肿胀,皮肤有化脓、红色条痕还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