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退烧药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会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比如诱发惊厥、胃肠道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等等。那么宝宝吃退烧药怎么减少副作用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退烧药,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家长注意服退烧药后,多给宝宝补水。
退烧药的副作用普遍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如腹泻、腹胀、腹痛等,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虚脱,甚至发生休克;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服药后的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有过敏体质的孩子,服用退烧药,也可能会产生药疹、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停药,并请医生处理。
有些退烧药存在一定的肝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一般来说,连续使用不要超过3天,各种药物还要注意最大用量,以免产生毒性。
退烧药的起效需要一个过程,一般在半小时到两小时之间。服药后要注意观察体温和患儿表现,不要急着加药或换药,以免引起药物过量。并且建议间隔6~8小时以上再用下一次药。很多人为了快速降温,不到间隔时间马上又服同种药,或者同时服用其他的退烧药。这样做容易造成退烧药蓄积,损伤肝肾。
体温降到38.5℃以下时,机体的自身免疫保护机制得到恢复,可通过物理降温措施调节。此时停药还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伤。
宝宝如果吃两三次药还不退烧,建议就诊,不要一直服用,不但延误病情,还会加重副作用。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呕吐、腹泻,或者持续的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很差等情况时,也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38.5℃才吃。
医生建议:患儿体温不超过38.5°C,不宜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如果在没有明确诊断前,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只有发烧38.5°C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