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杨征鹏,南京军区联勤部第一干休所离休干部,四川达县人,1919年2月出生,1933年10月参加红军。
童年对于杨征鹏来说,是痛苦的回忆。7岁的时候,父母在逃荒途中把她送给四川达县一户姓郑的人家,取名郑中英。9岁时,养父去世,她的日子更苦了。1933年,红军在当地成立苏维埃政府,她毅然投奔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
1935年,在医院当护士的杨征鹏赤着脚开始了她的长征路。一望无际的水草地荒凉、泥泞。只有1.55米高的杨征鹏忍着饥饿,踩着没膝的泥水,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当时,她只有一个想法:“不能倒下,一定要走出去。”
出了草地,掉队的杨征鹏和几名战友找了个山坳休息。天刚蒙蒙亮时,对面山上突然出现土匪。“土匪来了,大家快起来。”杨征鹏一跃而起,找了个隐身处躲下。只见对方四五个骑兵拿着马刀冲了过来,杨征鹏和大家伙一起开枪,土匪被打跑了。
好不容易赶上部队,一条既宽又深的大河横挡在面前。水流很急,一没船,二没桥,前面的部队派工兵泅水过河,在对面山头打了桩,系上手腕粗的绳子,大家就这样靠摸着绳子一批批过河。忽然,绳子断了,40多名红军战士被急流冲走。来不及施救,一切又全部重来。杨征鹏还没走到河中央,水已经淹过了她的胸部。这时,经理处的处长果断地找来3头骡子,命令杨征鹏等3名女战士趴在骡子身上艰难地蹚过了河……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杨征鹏她们这些红四方面军的女战士受到贺龙的表扬。到达延安后,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她还有幸读书识字,学起了文化。上个世纪70年代末,经过组织批准,她回到四川达县寻根,确定自己姓杨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杨征鹏,寓意经历过长征的红军们必将大鹏展翅,干出一番新事业。
如今,杨征鹏经常给战士和学生讲自己这段骑着骡子过河的往事,勉励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