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事变中的十九路军起源:粤军第一师所部

 
一二八事变中的十九路军起源:粤军第一师所部
2022-04-26 08:54:02 /故事大全
第十九路军并不是教科书和宣传中所说的象草台兵、杂牌军似的,也不是受到排挤、被送前线的所谓异己,而是国民革命军的中坚,中央军中的姣姣者,其前身原属于孙中山粤军第一师所部。

辛亥革命以后,军阀割据时期,中国各系军队或军阀一般以地域名称呼,例如直军、皖军、奉军、桂军、滇军、川军……。

所以又把孙中山在广东的这支军队称谓粤军。随着革命在南方数省的发展,各地、各种军队的加入革命,粤军成为革命军中的骨干。由于孙中山革命几经失败和挫折,孙中山在广东组建的军队始终是孙中山革命的基础,于是又有人把粤军,把第一师称谓孙中山的“嫡系”。许崇智为粤军总司令,蒋介石任参谋长。

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建立以后,粤军和黄埔军校成为孙中山革命的主力军。北伐战争时期,黄埔军校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粤军第一师改编为第四军。

随着北伐军不断壮大,随着冯玉祥、阎锡山……地方军队和原北洋军队的加入国民革命军,人们仍然习惯把这些军队以地域名称呼。从南方出发的国民革命军称谓“北伐军”。在战争中,第四军被誉为“铁军”。

第四军以陈铭枢、张发奎、陈济棠3个师和叶挺独立团为基本队伍。

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以后,参加北伐的陈铭枢一支扩编为第十一军,张发奎一支沿用了“第四军”番号。

留在广东根据地的陈济棠一支,往往也以“粤军”的称呼。所指的粤军与当年孙中山时期的粤军的称谓,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一些史书往往混淆。

张学良易帜,把奉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于是,奉军被称为“东北军”。自从南北统一以后,人们习惯把留在地方的北伐军和地方性质的国民革命军以及不受中央政府节制的国民革命军,称为地方军。把由中央政府直接指挥的北伐军(野战部队)称为“中央军”。

由于当时中国的统一,最终是各地、各地方势力和各政治军事集团势力通过协商的和平方式达成,尚没有能够消除地方割据或者军阀割据状态,许多县、省和地区实行地方自治,一些军队的军费来源于地方财政,一些军队依靠中央财政。于是,又有把依靠中央财政的军队称为中央军。

十九路军一直由中央政府直接指挥。前期,由中央政府供饷,广东封疆后由该地财政供饷,有时由中央财政补饷或供饷,封疆福建后由地方财政供饷。某种定义比较复杂,也是矛盾的根源。但,第十九路军始终是中央政府的一支劲旅。

其实,当时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江、浙及周边五省,有许多地方军队的军费开支或者军饷远远优于中央军。当时斗笠、绑腿、洋枪、大刀,北伐军、中央军的装备普遍如此。远不及东北军、西北军。中国军队在装备上的变化是在1934年整编师计划以后的事。

中央军或者北伐军,虽然在装备上、素质上远远不如苏联红军和日本皇军,但毕竟大多数指战员是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出身。

陈铭枢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第一期;蒋光鼐、戴戟等是陈铭枢同窗,参加护法战争后经陈铭枢介绍加入粤军第一师;蔡廷锴是陈枢铭培养起来的旧军人,毕业于广东自办讲武学堂。完全靠血战才出人头地。“但他却不像旧时代的军人那样以军权自重,而是非常忠于提携他的陈铭枢。”(附文2)十九路军的来龙去脉

粤军第一师是当时孙中山亲手缔造的第一支国民革命武装部队。

师长邓铿罗致了一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青年军官作为军中骨干,像陈可钰、李济深、邓演达、张发奎、陈济棠、薛岳、余汉谋、叶挺以及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

陈铭枢为该师的模范团,第四团团长,戴戟时任他的少校团副,蒋光鼐、蔡廷锴分别为第四团的营长和营少尉官。全团军官都以保定军校学生为骨干。

1924年,国共合作后,陈铭枢晋升为粤军第一旅旅长,蒋光鼐升为粤军第一旅第二团团长,蔡廷锴为第二团营长。

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7月8日,北伐战争前夕,对军队进行整顿,正式建立了国民革命军,分别为第一、二、三、四、五军。原粤军第一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陈铭枢为第四军第十师师长、蒋光鼐为副师长。原蒋光鼐的第二团扩充为第十师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蔡廷锴、孙绳、戴戟分别担任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团长。他们与叶挺的独立团等,同为第四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攻坚劲旅。

1926年,北伐战争中第四军鏖战湘鄂,所向披靡。汀泗桥之役,军阀吴佩孚亲督主力负隅顽抗,战斗打得极为惨烈。这一仗为攻克武汉打开了通道,自此,善打硬仗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威震四方,被誉为“铁军”之称。

后来宣传中,将叶挺独立团与第四军混为一谈,实在不是偶然的。以后的新四军,沿用第四军的老番号(新编第四军),聘请叶挺任军长。《新四军军歌》开首那句“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此战役中,叶挺独立团及四军各团英勇奋战,戴戟在第一线亲冒矢石,率军奋力冲杀,激战中身负重伤。

1927年,北伐军光复武汉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扩编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陈铭枢为军长,分编为第十一军第十、第二十四两个师。蒋光鼐任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十师师长,戴戟、蔡廷锴分别担任第二十四师的正、副师长。许志锐26师,加入第十一军序列。

3月10,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举行。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联合起来,坚持取消二届中央全会《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

4月,宁汉分裂。陈铭枢辞职,赴南京追随蒋介石。蒋光鼐、戴戟随之脱离武汉。留蔡廷锴接任第十师师长。

8月1日,第十师参加了南昌起义。蔡廷锴为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十师师长,并担任左翼总指挥,是起义领导人之一。

8月9日,起义军退至进贤县时,蔡廷锴驱逐在第10师的共产党员,脱离起义军,带走了起义军近四分一兵力,至福州整顿。

8月,宁汉合流,蒋介石下野,陈铭枢也随之辞职出洋。

蒋介石复职后,陈铭枢回广东重组第十一军。蒋光鼐任副军长。下辖黄质文24师、颜德基25师、何春帆新6师、李拯中补充师,蔡廷锴10师遂加入序列。

1929年1月1日,全国编遣会议召开,认为中国军队过于臃肿,盲目扩充数量,而装备落后。为了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建设。要求各军事集团统一编制,撤减军队数量,提高军队质量。(当时编遣会议各军事集团主要为中央军、西北军、晋军、桂军……。中央军为做表率裁编,以师建制;东北军之独立性不在编遣范围,但张学良为响应编遣会议,率先自行裁编,以旅建制,以为国防军与国民革命军区别;粤军乃属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番号撤销,改编为编遣区第三师和独立第二旅。蒋光鼐任第三师师长,蔡廷锴为独立第二旅旅长。

同年,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抵制编遣会议,蒋桂战争爆发。陈济棠通电中央表示:“粤省军队为党国所有,不以供一派一系之指挥驱策。”与陈铭枢一起脱离李济深。蒋光鼐的第三师和蔡廷锴的独立第二旅改编为六十一师、六十师。随后参加平定。

1930年2月,中原大战。陈铭枢立即致电蒋介石:所部蒋光鼐、蔡廷锴两师“已作好准备,随时可听候调遣”。不久,张桂联军乘机再起反蒋,直入湖南,企图出武汉与冯玉祥、阎锡山相策应。当时武汉空虚,南京震动。蒋介石急调陈铭枢部出韶关抗击。结果,张发奎部几乎全军覆灭;黄绍竑、白崇禧的桂军也被迫退回广西。湖南战事刚一结束。蒋光鼐、蔡廷锴部即南下津浦线与晋系阎锡山作战,出奇兵克济南,扭转了蒋介石军事上的败局。蒋介石将六十一、六十师扩编为第十九路军,任命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随后调往平汉线,再与西北军冯玉祥作战。十九路军的名称由此形成。

1931年夏,蒋介石为加强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把陈铭枢调赣、浙、闽,任左翼集团军总司令,十九路军遂赴江西吉安参加“围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东北。11月12日国民党第四次国全代表大会通过北上援张抗日提案。中央军停止对江西的“围剿”,撤离江西,渡江北上。右翼集团军撤至武汉,渡江;左翼集团军东撤至江、浙、闽,预防日本海军侵略。宁粤分裂。

宁粤谈判,蒋介石邀请陈铭枢进京,由右翼集团军总司令改任为京沪卫戍司令。以免南京被粤系完全控制。

1931年11月间,十九路军随陈铭枢从福建调往上海,在真如、安亭,沿沪宁铁路部署。

1931年12月15日,国民政府改组。蒋下野。戴戟任淞沪警备司令,率部至上海。蒋光鼐任上海淞沪地区总指挥。

1932年1月28日,淞沪战争暴发。

至此可见,陈铭枢对蒋的追随和蒋对陈的信任。即使用“庶嫡”而论,陈铭枢也是蒋的亲信。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