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古罗马军团

 
复活的古罗马军团
2017-04-05 12:19:25 /故事大全

克拉苏的东征军团

克拉苏,古罗马历史上著名的三巨头之一,出生于罗马古老显赫的贵族家庭,幼年受到了严格的教育,成年后投靠苏拉大军后,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还善于经商,曾经是罗马首富。

公元前73年罗马爆发了斯巴达克斯奴隶大起义,克拉苏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改变。

斯巴达克斯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色雷斯人,战争中被罗马人俘虏,卖为角斗士奴隶,受到非人待遇。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斯巴达克斯鼓动角斗士们跑到维苏威火山上起义。很快,不堪忍受的奴隶络绎不绝前来投奔,斯巴达克斯的部队也由70余名角斗士很快发展为约1万人,并多次战胜罗马军队的一些小部队。这支起义军在起义的第二年人数达到了6万人,这大大地威胁了古罗马的统治。

此时罗马国内的所有军团都在海外作战,几乎没有额外可调用的正规军。于是罗马的领导者决定临时组织8个军团,克拉苏临危受命,带领着新组建的8个军团去镇压斯巴达克斯率领的起义军。

从此克拉苏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一个残酷的将领

刀光剑影,尸僵魂魄,近一年半的血腥战斗,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起义军走到了生命尽头,公元前71年春的一场血战中,他们被克拉苏的大军围歼,首领斯巴达克斯战死,近6000奴隶被俘。

“大人,这6000名奴隶怎么办?”一名军官向站在山坡上的克拉苏问道。

“全部钉死在罗马通往卡普亚的大路两旁。”克拉苏毫无表情地说。那冰冷冷的声音,连一些罗马军官也感到一丝寒意。一个军官讨好地说:“斯巴达克斯终于彻底完蛋了,元老院一定会为大人您举行凯旋式的。”

“是啊,肯定会的。”军官们纷纷附和。

克拉苏嘴角露出了得意的微笑,没做声。

按说,克拉苏应该获得一个挽救国家与危难的崇高荣誉,可是罗马元老院只为克拉苏举行了一次小凯旋式,而从西班牙班师的庞培却得到了盛大的凯旋式。

“不公平!太不公平了!”克拉苏心中充满了愤怒,他几乎就要爆发出来了。但是他知道自己还无法与庞培抗衡,相反还要同庞培联合,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

随后,两人都当选了执政官,成为左右罗马大局的人物。但庞培的荣耀随着他的战功在继续膨胀,他的军队把叙利亚和犹太等地区收入罗马版图,这样庞培成为第一个率军抵达3个远海(亚述海、里海和红海)的罗马将军。

此外,庞培在战争中也积聚了大量的财富,短短几年的收益就远胜过克拉苏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家底。此时的克拉苏心中极度的不平衡,于是,他拉拢了恺撒为同盟,又与庞培缔结秘密协定,组成了著名的“前三头同盟”,成为罗马事实上的统治者。

不久,恺撒率领大军在高卢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击败了凶狠的日耳曼人,战报不断传到罗马,随后大批俘虏、黄金和其他各类战利品运往罗马。这些让克拉苏妒忌得发狂,60岁的克拉苏不能再等了,他要在花甲之年建立自己的创世功业。于是,庞培、克拉苏、恺撒三巨头定了一个协议,3人各取所需,克拉苏得到叙利亚和周边地区的统治权。克拉苏对此结果十分满意,现在他终于可以去东方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了。在克拉苏看来,要完成自己的伟业,安息(西方称为帕提亚)是第一个障碍,要清除这障碍并不困难。因为在他心目中,安息只不过是又一个即将被征服的蛮族,这场战争几个星期就能结束。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安排得胜回来的庆典活动了。

东征军出发

公元前54年初冬,执政官任期尚未结束,克拉苏就迫不及待地带领4万多人的军队由布伦迪辛姆港出发,渡海到伽拉提亚,取道陆路抵达叙利亚。

叙利亚的冬天是寒冷的,也似乎预示着克拉苏悲剧的到来。罗马的盟友亚美尼亚国王阿塔巴祖曾拜见过他,表示愿意亲率1万铁甲骑兵助战,同时建议他北上绕道亚美尼亚,从那里南下进军安息的首都泰西封(今天的巴格达附近)。这个行军路线经过的都是山地,可以限制安息骑兵的活动能力。但傲慢的克拉苏拒绝了这个建议,执意穿越两河流域上游的戈壁沙漠,同时克拉苏要求阿塔巴祖尽快准备1万重骑兵前来加入罗马远征军。

公元前53年,大军进入安息不久,安息国王派来使臣劝他退回叙利亚,不要轻举妄动。

“什么!轻举妄动?”克拉苏傲慢地对使臣说道,“回去告诉你们国王,我将在你们的王城泰西封回答他对我的指责!”

使臣中的一位长者闻声大笑起来,他伸出手指着自己的掌心说道:“啊,克拉苏,你要是能看到泰西封,头发就会从这里长出来!”

克拉苏看也没有看他一眼,就下令轰出去。

此时的安息国内也没有闲着。安息国王奥罗德亲率一路军队北上攻击亚美尼亚,阻止阿塔巴祖支援克拉苏;安息贵族苏莱纳指挥另一路大军迎战克拉苏。

苏莱纳是安息百年不遇的优秀将领,此时年仅30岁。据希腊史学家普拉塔克的记载,苏莱纳身材伟岸,相貌俊美,衣着华丽,举止优雅。他出身波斯名门世家,又战功累累,不到30岁就成为波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将领。因为早已料到和罗马必有一战,苏莱纳仔细研究过罗马军队的战法,从而非常有针对性地训练了他的军队。

卡莱:克拉苏葬身之地

盛夏,克拉苏大军浩浩荡荡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广袤的戈壁荒漠,朝着安息首都泰西封而去。

烈日狂妄地悬在荒漠上空,恣意地放射着光芒。太阳卷起的一阵阵热潮将黄沙的皮肤剥去,漫不经心地散在罗马军团战士们的脸上和干裂的嘴唇上。

士兵们需要的是战斗,可是安息人的战斗力似乎太差了,每次都是丢下一堆尸体逃跑了。克拉苏既愤怒又兴奋,怒的是敌人跑得太快,兴奋的是胜利似乎就在眼前。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正在走向一个不归之地。

终于,罗马人面前出现了黑压压的安息大军,敌军战鼓发出深沉可怕的声响震动原野,敌人士兵也发出此起彼伏的吼叫。安息骑兵抛去了身上的掩盖斗篷,他们身上的铠甲和兵器经过精心打磨,在骄阳下闪闪发光,马匹的护甲和铁饰也光亮耀眼,镶金的丝绸军旗在平原上四处招展。

战斗!战斗!罗马军队立即熟练地摆起鱼鳞阵,准备应对敌人的箭雨。苏莱纳派铁甲骑兵试探性地冲击罗马人的防线,结果很难有进展,于是马上退却。克拉苏命令罗马的骑兵和轻装步兵追击,但他们没走出去多远就被一阵乱箭射了回来。数以万计的安息骑兵将罗马人的大方阵团团围住,小心翼翼地和罗马人的防线保持三五十米的距离。他们飞快地放箭,根本不瞄准,而且努力将箭以最大的力量射出,于是密集的箭雨就开始倾泻在罗马人的防线上。

按惯例,敌人的弓箭很快会用完,然后罗马军队就要开始进行他们擅长的近身格斗了。可是,似乎这次安息士兵的弓箭是用不尽的,克拉苏远远的看见了数千匹满载弓箭的骆驼。

纯粹的防守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此时躲在鱼鳞阵盾牌下的士兵开始支撑不住了,并且还有很多箭从缝隙里射了进来,甚至很多箭都射穿了盾牌,伤亡越来越大。

此时的罗马军队面临一个两难局面。他们最想和敌人近身格斗,但敌人的骑兵根本不给他们格斗的机会。如果攻击,敌人会立刻退却,同时以回马箭继续杀伤罗马人。而失去鱼鳞阵保护的罗马步兵根本无法抵挡安息人的箭雨。如果坚守不出,就只能被动挨打,直至消耗完战斗力。

夜幕降临了,不习惯夜战的安息人收兵回营。此时克拉苏想起了之前安息使臣的那句话:“你要是能看到泰西封,我的头发就从掌心长出来。”

看来,使臣的掌心是无法长出头发来了。是时候了,该撤退了。

罗马人遗弃了五千多名伤病员,连夜撤到卡莱城。

天亮了,苏莱纳大军来到罗马军队的营地,将留下的五千伤员全部杀掉,并将卡莱城围得水泄不通。

苏莱纳诈称要与克拉苏进行停战谈判,克拉苏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可是,惊慌失措、毫无斗志的罗马士兵和将领强烈要求克拉苏前去谈判。迫于无奈,克拉苏只好带着随从侍卫前往。结局很简单,克拉苏成了俘虏。

{#_page_#}

为了惩罚贪得无厌的克拉苏,帕提亚人用熔化的金汁灌入克拉苏的喉咙中,把他活活烫死,一代宿将就这样以一种可悲的方式死去,真是一种讽刺。

剩下的罗马人纷纷突围,大部分或死或被俘,克拉苏的儿子普布利乌斯也战死沙场,但是他曾率领的大约6000人的第一军团拼死突围了出去。

逃亡之路

突破安息大军的包围的第一军团,在一个偏僻的山脚下,开了一个特别军事会议。

有人建议向西逃回罗马去,有人建议向东进军,先找一个落脚的地方。甚至还有人建议投降安息,但是很快被大家否决了,强大的罗马士兵只能战死沙场,是绝不能投降敌人的。

剩下的就是讨论向哪个方向走了。当时安息与东方的汉朝友好而与西方的罗马为敌,国内大军都布置在西部抵御罗马入侵。如果西去,将会遇到强大的安息军队,逃回罗马的可能几乎为零;东部守军比较少,向东走或许会有一线生机。于是会议做出了决定,大军向东去寻找一个未知但有希望的一线生机。至于将领,由副将接替了普布利乌斯指挥,当然这名副将的名字现在不可考了。

他们是幸运的,安息东部边境是大夏、大月氏、康居等西域诸国。当时,西汉王朝开辟的丝绸之路早已穿过大月氏、大夏,直抵安息首都,并与这些国家有频繁的商贸往来。丝绸之路上“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来往商队络绎不绝,驼铃声响彻昼夜。

自讨苦吃的康居王

多日跋涉,他们来到了康居国境内,他们恳求康居王允许他们定居,并表示愿意为康居打仗。当时的康居有大约60万人,但是兵力孱弱,经常无力抵抗东部的乌孙国入侵,于是,这批罗马军团留在了康居。但很快,康居王发现这批训练有素的军队有着惊人的战斗力,自己的军队在他们面前不堪一击,要是他们有什么其他的目的怎么办?康居王不敢想下去了……

有大臣建议:让他们先镇守边疆,再派康居大军去监视他们。康居王采纳了大臣的意见,但这件事引起了罗马人的反感,自傲的罗马士兵向统帅要求跟康居开战。大战一触即发,统帅却决定还是再等等机会。

很快机会就来了。当时西汉西北边境的郅支匈奴因屡杀汉使,深怕汉军联合南匈奴消灭他,便率众西迁,康居国王闻讯郅支西来,答应给郅支在康居东边提供领地,目的是将郅支作为屏障以威胁乌孙。郅支大悦,移众向西。不料中途遇大风雪,数万之众死者十之八九,到康居东部时,苟活者才3000人,且伤兵者多。三千疲惫之旅,如何抵挡乌孙!

郅支向康居王“借兵”,康居王想到了这批来历不明的罗马军队,于是就决定把他们借给郅支匈奴人。

听说消息后,罗马士兵纷纷欢呼雀跃,之前他们是寄人篱下的睡狮,得不到重用;而来到匈奴就不一样了,疲惫的匈奴把他们作为冲锋陷阵的力量。几场战役下来,乌孙大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再不敢对西边的康居有非分之想了。

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用在康居王身上一点也不过分。匈奴人修理完乌孙后,打起了康居的主意,这个计划得到了罗马人的热烈拥护,终于要为之前所受的屈辱出口气了。

康居军队哪里是对手,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郅支匈奴成了西域霸主,控制了丝绸之路。这下,西汉王朝与西域的经济来往便中断了,西汉王朝坐不住了。

骊:最后栖息地

汉元帝派遣甘延寿和陈汤为正副西域都护府校尉,前往西域地区解决匈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摸清楚情况的陈汤决定出兵攻击骄横的郅支匈奴。

公元前36年,陈汤率领4万大军出发,在康居人、乌孙人等西域诸国协助下,很快就来到了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

郅支匈奴王来不及组织周围的部队,只能派罗马军队去作战。于是,东西方两支最强悍的军队相遇了。

这个相遇的情景,被《汉书·陈汤传》明确地记载下来:“土城外有重木城”拱卫,其“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讲习用兵”。

虽然匈奴人和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大,但是他们这次面对的是汉帝国的军队,这支军队曾把横行草原的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又何惧区区几千人的罗马军队。结果只有一个,4万大军攻入郅支城,郅支单于混战中被杀,汉军俘虏了大批匈奴人,其中就包括不可一世的罗马军队。

陈汤把这批罗马军队带回了汉朝,为了安置这批人,汉元帝下诏将他们安置在番和县南的照面山下(今永昌县),以他们的国名(汉朝称古罗马人为“骊”)设置骊县进行管理。

于是这批在安息死里逃生的军队,至此在汉朝的境内定居下来。直到592年,鉴于骊人已和汉族人融合,隋文帝下诏将骊县并入番和县。至此,骊建县共612年,骊这个名字就这样在历史的风雨沧桑中悄然消失。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阿丑不丑
下一篇:古人打假记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