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女将秦良玉

 
传奇女将秦良玉
2017-04-05 12:23:21 /故事大全

谁说女子不如男

秦良玉,苗族,四川忠州人(今重庆市忠县),红妆妇人,巾帼英雄,为挽救大厦将倾的明王朝,赴辽击后金,川地杀逆贼,血染沙场,忠节不渝,成为女中丈夫,直可愧杀洪承畴、吴三桂之辈。

明神宗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正月初二,秦良玉出生在四川忠州城西乐天镇郊的鸣玉溪畔,这里山环水绕,地势雄奇,风光峻秀,是苗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

说起来,秦良玉的家族其实已经十分汉化。其父秦葵,系嘉靖年间贡生,饱读诗书,见多识广,算得上是一方名士,育有三男一女,良玉居第三,上有哥哥邦屏,邦翰,下有弟弟民屏,其父尤其钟爱这个女儿。

可能是苗家血统的缘故,秦葵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圣人训示不以为然,秦良玉自幼即与兄弟一起习经史,课章句。加之忠州地处巴东,苗族人民性情彪悍、崇尚勇武,秦良玉也得以和兄弟一起习武。因而秦良玉不但学得一身骑射击刺的过人武艺,而且熟读兵史,精于谋略,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秦葵感慨地说:“可惜孩儿你是女流,否则你的成就必然超过你的兄弟。”

秦良玉并不因为自己是女儿家而感到自卑,她少怀大志,经常用历史上爱国名将、民族英雄的业绩激励自己,她曾豪迈地表示:“使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

〔“娘子军”,即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所率军队,历史较为著名,不再敷述。“夫人城”,所知者甚少,在此一叙:南北朝时期,前秦伐东晋,而著名的淝水之战的前奏,是襄阳攻城战,东晋将领朱序防守襄阳,其母韩氏亲自登城巡视,看出城西北角地势险要,必先受敌,便带领家婢和城中妇女,夜以继日筑起一座新城。西北角果然最先被前秦军攻破,守城将士移驻新城继续战斗,最终保住了襄阳。后人即将襄阳称为“夫人城”。秦良玉以此二者自比,冲天豪气跃然而出。〕

万历二十年,天作良缘,十八岁的秦良玉嫁与石柱(今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土司马千乘。据史书记载,“千乘英俊严毅。”郎才女貌,神仙伴侣,二人伉俪情深,夫唱妇随,度过了一段旖旎的时光。婚后不久,秦良玉生下一子,取名祥麟,而这也是秦良玉唯一的儿子。

〔这位马土司虽是一方土酋,但其祖宗大是有名,据其家谱记载,祖籍是陕西扶风,系汉伏波将军马援第三十九代孙马定虎的后裔。马定虎在南宋时平五溪蛮入境,因功授以石柱安抚使,官职世代沿袭,得以世守石柱。〕

石柱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本非用兵重地,以马、秦两家的势力,夫妻俩完全可以上山打猎、下马吟诗,过自己的逍遥生活,但秦良玉向丈夫提出“男儿当求树勋万里,奚用坐守为?”从大道理说,秦良玉有为国报效的愿望,从个人角度揣测,她也肯定希望实现自己练兵建功的理想。于是,马千乘在秦良玉的协助下开始精心简练士卒。

作为苗族土兵,肯定不缺乏战斗的勇猛性,不过向来没有系统训练,纪律涣散,大有土匪作风,难以打硬仗、恶仗。秦良玉就从军纪入手,通过严酷的操练,终于练成了自己的有力部队,史载“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为远近惮”。石柱有此强军,自然常年平安无事。

这支少数民族武装全部使用一种独特的兵器,即以当地特产白腊树的枝干(不需要染色)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机动灵活,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号称“白杆兵”。

而这种武器,也是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秦良玉也许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山地特种部队。

平播大战露锋芒

自白杆军成军以来,基本上用于维持社会治安,想来秦良玉也颇为郁闷。不过她也没有等待太久,就等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作战。

事情要从明朝的少数民族政策说起。

土司制度为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首领,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土司对朝廷承担一定的赋役、并按照朝廷的征发令提供军队;对内维持其作为部族首领的统治权力。若干个土司即为一个宣慰司,设宣慰使一人,同样是世袭。而马千乘就是这样一个世袭土司。

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反,拉开了“万历三大征”的最后一幕。

播州,即今贵州省遵义市,自唐末以来皆由杨氏家族占据,历次王朝更替都因为山高皇帝远而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杨氏降明,明设播州宣慰司,属四川布政司所辖,宣慰使仍由杨氏世袭。

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生性雄猜、阴狠嗜杀的杨应龙世袭了父亲杨烈的播州宣慰使一职。万历十四年,升四川都指挥使,又因向朝廷进献大木美材七十棵,受赐飞鱼服,加封为骠骑将军,可谓一时荣宠。

杨氏统治播州地区已近六百年,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当地人民十分畏惧杨氏势力,甚于畏惧朝廷。而杨应龙本人生性自大,且又狡诈多疑,好以杀戮立威,其居所雕龙饰凤,又擅用阉宦,俨然是一个土皇帝。自掌握四川一省兵权后,杨应龙发现官军长期腐化,战斗力低下,逐渐有了反意,开始大量蓄养私兵,囤积粮草。

明朝廷对杨应龙的举动也不完全是一无所知,最先向杨应龙发难的,是贵州巡抚叶应熊。

前文说过,当年的播州属于四川而非贵州,但叶应熊上任后又受命节制播州军事,这就给了他关注播州的理由。但杨应龙岂会让朝廷插手自己的地盘,以各种理由推拒叶应熊的命令。叶应熊虽然不悦,但一时也拿他没办法。

万历十八年,杨应龙听信宠妾谗言,杀妻及岳母,妻叔张时照向明廷告其谋反。叶应熊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当下上折落井下石,奏杨应龙二十四大罪状,告以杨应龙昏庸暴虐,所辖五司七姓不堪其虐,纷纷叛离;其在海龙囤上修建了新府邸,其气势只略逊于皇家,意图谋反等等。

奏折一上,尽管明神宗已经好几年不上朝,仍十分重视,乃责令四川巡抚李化龙勘问。此时,松潘地区动乱不安,播州壮兵不断受调到外地协防,李化龙担心播州土兵动乱,乃奏请暂免勘问,事情暂时搁置。叶应熊怎肯罢休,于万历十九年奏请重议勘问,并建议播州改派流官治理。明神宗诏命四川、贵州两省会勘,杨应龙当然愿意赴蜀而不赴黔。万历二十年,杨应龙赴重庆府受审,经勘问,议定依法当斩。

恰在此时,日酋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势,兵分九路,大举侵朝,明军陆续调入朝鲜,万历抗倭援朝战争就此爆发。

杨应龙很会把握时机,上奏请求献金赎罪并带兵征倭,明神宗当即允准。杨应龙回到播州,当即翻脸,不但不奉召调兵朝鲜,反而坚壁清野、加固关垒,切断播州与外界联系。

海龙囤是杨氏在播州的府邸所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历经数百年营造,可谓固若金汤。府门前高悬一副对联:“养马城中,百万雄师擎日月;海龙囤上,半朝天子镇乾坤!”反意森然。

明朝廷自然不能容忍这种事情,万历二十一年,四川巡抚王继光派兵进剿。杨应龙领兵多年,胸中自有一定韬略,乃先示弱于外,使得官军顺利直抵天险娄山关。明官军一路顺利,自然藐视播州军,扎营时疏于防范,被杨应龙率军从关上夜袭,大溃。王继光随即被革职。

〔提起“娄山关”,人们最熟悉的肯定是红军长征途中飞夺娄山关的历史和毛主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篇。这从一个侧面可以使人们了解娄山关的险峻。〕

由于大量精锐部队北调朝鲜,官军经此一败,难以在短期内再次进剿,杨应龙得以抓紧时机,四处攻城略地,扩充实力。

万历二十四年,杨应龙派兵占据贵州白泥(今贵州省余庆县)、兴隆卫(今贵州省黄平县),攻击都匀城。万历二十五年,又占据四川江津、南川诸县,并派兵侵扰湖广。万历二十七年,贵州巡抚江东之率兵三千进剿,结果飞练堡一战,官军再次大败,贵州都指挥使杨国柱阵亡,明神宗震怒,江东之被革职。

杨应龙此时达到其人生的顶峰,俨然要成就一番大业,可惜形势急剧变化,朝鲜战事结束,日军撤退,明神宗早已忍无可忍,当即将朝鲜战场上的得胜之师调往西南,全力平定播州。

万历二十八年春,业已升任兵部右侍郎的李化龙奉旨总督湖广、四川、贵州三省,坐镇重庆,主持进剿方略,各路军马陆续汇集。都督同知刘珽为主攻,引军出綦江;湖广总兵陈璘,引军出白泥;广东总兵童元镇,引军出乌江;其余将领分别由合江、南川、兴隆卫等地进军策应。官军共计出动十八万人、各地土司土兵十万人、民夫三十万人,分八路向播州合围。

作为地方土司,马千乘以三千白杆军从征,属延绥总兵马礼英部。依理,马千乘率部从军,已经尽到了土司对朝廷的义务,但秦良玉又统精卒五百,自备军粮马匹,随夫出征。为此,李化龙大为叹异,命人打造一面银牌赠与时年二十六岁的秦良玉,上镌“女中丈夫”四个大字,以示表彰。

〔此番进剿,阵容可谓豪华。刘珽、陈璘皆是朝鲜战场上的名将,日军主力小西行长的第二军团和岛津义弘的第五军团就完在这两人手中,其部队经历七年血战,战斗力极强,其余各部也大多属于边军,战斗力决非内地糜烂的卫所军可比。并且李化龙十分谨慎,不但征调熟悉播州地形的少数民族土兵随征,还以大量民夫支援后勤,稳扎稳打、分路策应。杨应龙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取胜,那他想打到北京估计也问题不大。〕

此时杨应龙共有兵约十五万人,大部分属于苗族土兵,杨应龙决定利用播州险峻的地形据守,发挥土兵山地丛林作战的优势,认为官军粮草不济,自然难以持久。于是,杨应龙撤回外围的部队,重点守卫娄山关、乌江、邓坎、桑木、河渡五处险要。

刘珽部作为平播主力,率先进攻綦江,拉开了平播之役的大幕。綦江当川黔之交,乃播州北部门户,虽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不利于防守,杨应龙仍以其子杨朝栋领苗兵两万守卫,希望能阻截官军,消耗其锐气。

战幕方启,官军先是一阵火炮齐轰,刘珽舞动其标志性的八十斤大刀,当先杀出,其部紧随而上。苗军什么时候见过这种“热兵器”战争,早已阵脚大乱,加上刘珽名气太大,远远看去犹如凶神下凡,苗军大溃,杨朝栋急忙换马逃遁,綦江轻易失守。

随即,马礼英部进攻南川,同样轻易取胜。马礼英过于大意,疏于防范,播州军趁夜偷营,官军一时大乱。幸而此时马千乘、秦良玉所部白杆军一直保持戒备,迅速出击,播州军见官军杀出,纷纷退走。马礼英部整肃之后,进军天险桑木关。

桑木关峻险十分,官军的火炮难以运送,只有硬着头皮上前攻城,伤亡惨重。此时秦良玉见多年心血终于派上用场,主动请缨。白杆军顿显神威,苗族土兵的攀援能力本就高超,又有特殊兵器助阵,很短时间内就从峭壁上登入城关,官军在城下看着这一出“杂技”表演,不由目瞪口呆,直到关门轰然倒下才醒悟,蜂拥而入。桑木天险就此通过。

各路官军进展均较为顺利,唯独童元镇部在乌江天堑遭到惨败。此役,杨应龙亲自领军至乌江,以诈败诱使官军夺取乌江渡口,趁官军渡江时引军冲击,官军大败,战死溺死者上万人。

不过一路受挫并不能影响大局,各路官军仍按计划进军,杨应龙所依仗的五大据点已失其三。三月二十九日,刘珽部攻占娄山关。杨应龙知道胜败在此一举,调集剩余部队赶到娄山关,意图与官军决战。

四月一日,娄山关大战爆发。杨应龙以苗军正面攻城,希望夺回关隘。官军火器犀利,播州军无法靠近。杨应龙又派部将抄后山夺关,企图四面合围官军。刘珽亲率骑队冲击,另以军分两翼实施夹击,播州军大败。

至此,播州重要据点已全部被官军夺回,杨应龙被迫率部退守老巢海龙囤。五月十八日,八路官军齐聚海龙囤下,平播总督李化龙也亲临督战。

海龙囤作为杨氏经营数百年的根据地,自然有独到之处。该囤居龙岩山之巅,四面陵绝,左右环溪,仅山后仄径一线可以攀登,囤内围筑土城,月城三重;建楼房、仓库于其间;囤前设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关,各关之间有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别有一番气象。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官军千辛万苦来到这里,肯定不是来欣赏风光的,难攻也得攻。李化龙总督一声令下,大军筑成长围,开始轮番进攻。官军在囤前排开几十门火炮连连开轰,可惜由于地势陡峭,角度非常难以调整,效果甚微。而唯一的登囤小道峭如竖梯,官兵攀到半道,关上便滚木抛石、箭如雨下,官军非死即伤。一个月过去,一关都拿不下来。

此时有人建议围困海龙囤,待其粮尽而攻,李化龙当即否决。海龙囤仓库如林,而杨应龙囤积粮草多年,如果两军长期对峙,先粮尽的肯定是官军。眼看时间推移,雨季将至,官军仍然毫无办法。此时,秦良玉挺身而出,愿率本部白杆兵由后囤攀登进攻。六月初五夜间,五百白杆军再次展示了敏捷的身手,顺利登顶,奇袭成功,海龙囤内立刻陷入一片混乱,官军当即把握机会全力进攻。次日清晨,陈璘所部率先攻入内城,杨应龙见大势已去,乃引火自焚,雄伟的海龙囤由此化为灰烬。播州杨应龙叛乱至此划上了句号。

论功行赏时,石柱白杆兵战功卓著,被列为川南路第一有功之军,秦良玉初露锋芒,立下汗马功劳。朝廷因秦良玉为女性而未授职,赐以银牌十面、锦缎百匹,“女将军”的英名远播四方。而马千乘、秦良玉夫妻并未因此骄矜,仍一如既往地练兵、生活。

〔说起此次杨应龙叛乱,在历史上并未留下太多痕迹,最大的影响,可能是明朝廷自此以后将播州一分为二,分属四川、贵州两省,置遵义军民府,乃有今日之贵州,以及今日之遵义。〕

天降横祸拆鸳鸯

时光在平淡中流逝,十几年转瞬即过。秦良玉夫妻和睦,石柱被治理得井井有条,独子马祥麟也成长为一个英俊少年,生活似乎十分平静而祥和。然而上天总是不会让人生一帆风顺,秦良玉肯定不会想到自己即将面临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打击。

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锦衣卫突然出现在石柱,宣读圣旨,以石柱部民状告马千乘为由,将马千乘逮入云阳狱。秦良玉大惊之余,立即四处活动,打听到事情的真正缘由。

此时的大明王朝,事实上已经是外表光鲜,内里摇摇欲坠,一代名臣张居正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早已消耗一空。神宗皇帝不上朝已经二十多年,文官热衷于党争,武将致力于贪饷,政治军事形势恶化不说,经济形势也是十分糟糕,岁收远远不能满足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国库常常空得能饿死老鼠。

于是明神宗想出了开矿敛财的招数,向各地派出大量宦官充任矿监,四处寻找可以开采的矿脉。而税监在聚敛财富的过程中,经常是无中生有,随意征用民夫矿徒开采,并且到处竖旗建厂,巧立名目,穷乡僻壤,米盐鸡豕,无不征税,百姓陷入了更深的灾难。朝野反对声不绝于耳,而明神宗充耳不闻。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四川矿税总监邱乘云来到石柱。邱乘云以石柱有银矿为由,下令凡居住在矿脉之上的百姓一个月内全部搬迁,官府不给予任何补偿。

百姓们十分恐慌,想到宣抚使马千乘历来爱民如子,只有求他代为说情。马千乘与秦良玉商议后,自己拿了五千两白银送上,请求勿骚扰百姓。邱乘云见钱眼开,同意了,不过要求贿银再加一万两。当地官民又凑了一万两白银奉上。

不料消息走漏,邱乘云臭名扬于外。他不由迁怒于马千乘,便将这一万五千两白银送往京城,面呈明神宗。并附密奏一道,称:“石柱土司马千乘向奴婢行贿白银一万五千两,阻挠开矿。现将此银献与皇上,听候处置。”明神宗见报,下诏将马千乘逮入大牢,听候查处。

弄清楚了前因后果,秦良玉立刻四下里奔波营救。可是这个时期的朝廷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皇帝不见大臣,内阁只有首辅叶向高一人累死累活,刑部更是连尚书和侍郎都缺人,衙署空空,无人理政。秦良玉在京师四处疏通,毫无进展。马千乘在狱中关了三年多,竟然连罪名也无一个。他郁闷百结,难以释怀,最终病殁于狱中。

{#_page_#}

这一下,石柱一带民情激愤,人人都要拿下邱乘云为马千乘抵命。邱乘云手下那些开矿的爪牙,也被石柱军民打得抱头鼠窜。一下子变成孤儿寡母的秦良玉强忍住失夫的悲痛,以大义为重,殡敛丈夫后,未生出任何不臣之心,反而亲自安抚石柱军民。

事情捅到明神宗那里,两种说法互相矛盾。明神宗也不想把事情闹大,也就含糊过去算了。邱乘云知道地头蛇不好惹,也就罢了手,另寻财路。

最终,明神宗毕竟觉得有愧,仍保留了马千乘石柱宣抚使的世袭职位。而这时马家的独子马祥麟尚未及冠,兵部鉴于秦良玉作战有功,文武兼长,所以授命她继任了丈夫的宣抚使职务。

秦良玉毅然接过丈夫遗留下来的千斤重担,继续训练白杆兵,管理石柱民众,尽心尽力,保住了石柱的安谧昌平。

〔说来苍天有眼。数年后的某夜,邱乘云在重庆府衙内,不知被何人取走了他的脑袋,他生前所得的赃银六十余万,也都作为矿税归入皇家内库。此举是否是武艺高强的秦良玉所为,也是一个永远的谜了。〕

碧血忠魂守辽东

随着后金努尔哈赤的崛起,大明的形势日益恶化。万历四十六年正月,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攻明,四月陷抚顺。

万历四十七年四月,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爆发,明军大败,名将杜松、刘珽(就是在抗倭援朝战争及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中均立下大功的那位)皆阵亡,士兵身亡者四万五千余人。

万历四十七年七月,开原、铁岭先后失陷。从此,后金由防御转入进攻,明朝在辽东地区的统治开始全面崩溃。

万历四十八年六月,应新任辽东经略熊廷弼之请,内阁急令全国征兵援辽,而石柱兵也在其列。

秦良玉接到调兵文书,立刻命兄秦邦屏、弟秦民屏率四千白杆兵开赴辽东,自己坐镇石柱,竭力保障后勤供应。自此开启了秦氏一门忠烈、为国纾难的血路历程。

秦邦屏、秦民屏所率白杆兵受四川副总兵陈策节制,兵抵辽阳后奉命镇守。

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再次领兵侵入辽东,兵围沈阳。而此时名将熊廷弼已经因党争倒台,袁应泰代为辽东经略。袁应泰做官精明,治水理财都很有水平,但指挥作战非其所长,计划部署十分混乱。

陈策奉命率援辽军三万人驰援沈阳,白杆兵也在其中。明军赶到浑河,沈阳已经失陷。

按照袁应泰的部署,陈策令秦邦屏率白杆兵渡河,与武靖营总兵姜弼、虎毅营总兵朱万良所部汇合。不料白杆兵渡河后,姜、朱所部不见踪影,秦邦屏急令结营固守。未几,后金兵大至,白杆兵虽几次冲杀,终究众寡不敌,全军战死,秦邦屏阵亡、秦民屏重伤。河南岸明军溃逃,陈策亦亡于军中,援辽军全军覆没。

三万援辽军基本上死于逃跑中的自相践踏,唯有白杆兵据河死战,重创后金正白、正黄两旗,白杆兵自此名扬天下。

后金军随即进围辽阳。数日后辽阳失陷,袁应泰自杀殉国。

秦良玉在石柱接到败报,知悉兄亡弟伤,白杆兵全军阵亡,心痛如绞。朝廷随即封秦良玉二品诰命夫人,赐“忠义可嘉”匾额,授其子马祥麟指挥使,诏令秦良玉援辽。

秦良玉擦干眼泪,当即率领儿子以及剩余白杆兵三千人,星夜赶赴辽东,奉命驻守山海关,抵御乘胜而来的后金军。

由于山海关坚不可摧,加之后金军战线过长,后勤供应不足,努尔哈赤撤兵。形势缓解后,朝廷命马祥麟续守山海关,秦良玉回乡练兵。秦良玉与伤势大好的秦民屏一起返回石柱。

临行前,马祥麟书信一封给母亲,言:“儿誓与城存亡,愿母亲大人勿以儿为念。”秦良玉批其旁曰:“好、好,真吾儿。”忠烈之气,跃然纸上。

扯书斩使复重庆

秦良玉一行回到石柱才一天,就有永宁宣抚使奢崇明遣使到访。同为土司乡亲,秦良玉自然热情接待来使。酒酣耳热之后,使者道明来意。

奢崇明,彝族人,世袭永宁(今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宣抚使。永宁属于彝族世居之地,八大彝土司横跨云、贵、川三省,而永宁宣抚司经过奢崇明父子几代的经营,势力日渐增强。奢崇明也是一个雄心勃勃之辈,开始做起了“复兴彝族国”的美梦。

〔奢崇明妄图分裂国家,实在愧对彝族先贤。明太祖洪武年间,彝族巾帼英雄奢香,代夫为贵州宣慰使,以国家安定为重,对彝族各土酋晓以利害,号召归附朝廷,并积极配合明军平定云南元朝残余势力,力主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汉民族文化,使茫茫黔山彝岭社会安定、民族和睦,经济发展。奢香去世后,明太祖赐封“顺德夫人”。〕

如前文所述,天启元年举国征兵援辽时,永宁兵也被征召。奢崇明认为后金崛起,明朝气数已尽,正是行大事的机会,当即派遣其婿樊龙、部将张彤率领彝兵二万于九月到达重庆,趁校场演武之机,杀死四川巡抚徐可求等军政官员二十余人,占据重庆,破泸州,陷遵义,围困成都,建国号“梁”,设丞相、五府等官,川黔震动。奢崇明遣使来石柱,赠送大笔金银珠宝,就是希望结好秦良玉和白杆兵。

秦良玉听罢使者来意,怒气勃发,一脚踢翻酒席,痛斥奢崇明枉顾国恩,并扯碎来书,将使者推出斩首。

没几天,新任四川巡抚朱燮元调兵文书到,秦良玉当即命秦民屏、秦翼明(秦邦屏长子)、秦拱明(秦邦屏次子)率四千白杆兵进驻南坪关;秦良玉自统精兵六千沿江西上,准备解成都之围;同时,秦良玉分兵守忠州,驰报夔州官军密防瞿塘峡天险,阻截叛军沿江东下。不久,秦民屏率军突袭叛军驻于长江和嘉陵江上的水军,尽焚其舟,切断了重庆与永宁叛军间的联系。

且说奢崇明之子奢寅在成都造云梯和旱船(即吕公车),日夜攻城。成都城内急切盼望各路援军尽快到达,但当时川黔一带诸土司皆收受叛军贿赂,大多数逗留观望,唯独秦良玉所部白杆兵奋勇直前,先战红崖墩,次战观音寺,三战青山墩,四战牛头镇,皆大胜,迅速达到成都附近。如此一来,叛军见势不妙,撤成都之围。

天启二年五月,秦良玉率部夺取重庆门户二郎关,汇合贵州方面明军,大举进逼重庆。奢崇明奋力固守,明军势不可当,于二十八日收复重庆,奢崇明退守老巢永宁。

明军设疑兵于纳溪,佯为进攻,而主力由长宁突然进兵永宁,秦良玉所部连战皆捷。奢崇明父子率余部败退水西龙场。四川总兵李维新所部明军进兵龙场,擒获奢崇明妻安氏、弟奢崇辉及叛军大学士、经略、丞相、总督等文官武将多人,斩首万余人,奢崇明父子受伤而逃,不久皆亡,平叛战争宣告结束。

战后,秦良玉以首功授都督佥事(正二品)、加总兵衔,正式以女子之身跻身明军高级将领之列,美名传遍全国,百姓皆知“古有花木兰,今有秦良玉。”同时,马祥麟升四川宣慰使(从三品),秦民屏升副总兵,秦翼明、秦拱明皆升参将。

然而,明朝毕竟气数已尽,各地造反层出不穷。不到一年,水西土司安邦彦又反。虽不久即被镇压,但秦民屏在此役中战死,秦良玉又失去一位亲人。

勤王赴难有英雌

随着时光推移,权阉魏忠贤、后金皇太极以及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明朝局势越发不可收拾。不过由于石柱地处西南,暂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清朝皇太极率精锐八旗兵十万绕道蒙古,进逼京师。随后遵化、永平等四城失守、袁崇焕驰援京师、德胜门大战、广渠门大战、袁崇焕被捕下狱、关宁铁骑擅自东归等一系列事件接连发生,天下震动。

皇太极虽撤军,但仍留下大批八旗兵驻守遵化、永平等四城,意图作为他日再犯的根据地。此时,孙承宗临危受命,以兵部尚书身份准备收复遵化、永平等四城,并下令征召全国军队入京。

正是在此背景下,秦良玉再次收到勤王诏书。秦良玉即刻提兵赴难,星夜兼程,直抵京师宣武门。京师百姓听说秦良玉和白杆兵已至,纷纷前来观看,致使道路为之堵塞。

当时,闻诏而至的各路勤王官军共二十万有余,但都畏惧八旗兵的狠武,无人带头出战,唯有秦良玉所部按命令主动进攻。白杆兵人数虽然仅有数千,但一直为八旗兵所忌惮。昔日浑河血战,让八旗兵再也忘不了这些身体矮小手持超长锐矛的士兵。最终在孙承宗的指挥下,迫使清兵接连放弃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撤围而去。

〔由于山海关一直在明军掌握之中,清兵难以补给,并且存在遭到首尾截击的危险,应该是清兵撤兵的主因〕

不久,秦良玉率白杆兵返乡,而马祥麟也从山海关南下汇合,母子相见,自有一番唏嘘。由于当时流贼张献忠、罗汝才等起义军自湖广进攻四川,明廷诏令秦良玉“专办蜀贼”,负责守御川地。

有心杀贼难回天

崇祯七年,张献忠军破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进围太平,秦良玉率兵赶至,贼寇慑于秦良玉及其手下白杆兵威名,仓惶逃走,川东大定。

然而农民军的势力在四处流窜中越发壮大,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为首的几支农民军,在多次反复起伏的战争实践中,渐趋成熟,军事上实施运动流动作战,开始向明军战略要点进行机动进攻。

崇祯十三年初,罗汝才农民军进入巫山,为秦良玉阻遏。于是,这位绰号“曹操”的黠贼突然进攻夔州,又被秦良玉率兵击走。不久,秦良玉率兵在马家寨邀击贼军,杀其骁将“东山虎”,斩首六百余级。秦良玉率马祥麟乘胜在谭家坪、仙寺岭连败贼寇,夺得罗汝才主帅大纛,并生擒其副手“塌天”。

数役下来,秦良玉部斩贼兵近万,获甲杖马骡无算,贼尸横陈遍山谷。罗汝才率残部遁走大宁,与张献忠在巫山一带合军后,贼势复炽,越过巴雳河,严重威胁到四川大部分地区。

此时总管剿灭农民军的明廷大员是东阁大学士、督师杨嗣昌。杨嗣昌本人是湖广人,他的初始战略就是想尽驱张献忠等部农民军入川。杨嗣昌的如意算盘是:以川地险远,极边之地乃松潘蛮部,贼兵入川后,四川明军能守则守,不能守则放弃部分地区,诱敌深入。然后,陕西明军断栈道,临白水制敌;云南明军屯曲靖,扼守白石江。而杨嗣昌本人则可率明军主力掩击农民军,把他们驰至松潘诸蛮部落的地盘,听任当地土人剿杀。

杨嗣昌此计,既愚昧又阴险。愚昧的是,他纸上谈兵,以为川地崎岖险峻,必能困住农民军;阴险的是,他驱张献忠等农民军入四川,自己没有丧地的责任,四川巡抚是邵捷春,丢地丧兵,责任皆由他负。杨嗣昌本人自可坐观成败,时刻准备去摘熟落的“桃子”。由于担心四川当地官军扼守险隘会导致张献忠急红眼反扑湖广,杨嗣昌又使阴招,依仗自己的威权,把大批四川精兵调出,只留二万弱疲士卒给邵捷春守重庆。

秦良玉一心为国,率三万石柱兵到达夔州。邵捷春令她把部分士兵移近重庆,与附近守将张令相倚为声援。不久,劭捷春又抽调一万五千石柱兵,进入重庆与官军共同把守坚城。

秦良玉深知邵捷春之策甚愚,但她又不愿违背命令。恰好此时绵州知州陆逊之路过,见秦良玉军容严整,赞叹不已,秦良玉叹息说:“我军严整于事无补。邵捷春不明兵法,张令所部明军守黄泥洼一带,农民军盘踞归山、巫山,居高临下。如果农民军自上而下攻击官军,张令部必败。张令一败,必然波及白杆兵。白杆兵一败,谁又能救重庆之急?”陆逊之大惊,问有什么办法,秦良玉认为:“绝不能坐防坚城,应先发制人,与农民军争夺巫山。”

陆逊之立即把消息转告给邵捷春,可惜晚了一步。张献忠农民军于十月五日在土地岭(今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率先向明军发动进攻,杀明军五千多人。次日,张献忠手下白袍小将李定国当阵射杀号称“神弩将”的明军老将张令,明军一败涂地。不仅张令一军尽覆,秦良玉手下三万多白杆兵也全军覆没,致使最后秦良玉仅单骑逃返重庆,遭遇其平生未有之惨败。

此役过后,杨嗣昌围困农民军于川地的“圆盘战略”完全破产,川鄂交界地带三十二隘口全部落入农民军之手,蜀中大乱。

损失如此惨重,秦良玉并未灰心丧气,她对邵捷春说:“事态危急,可以尽发溪峒兵卒,人数可达三万,我本人出资出粮可供饷其中的一万人,朝廷供饷另外一万人。如果布置妥当,应该还能与贼寇周旋。”邵捷春低头,良久不言。时势至此,这位文人巡抚已经全然死心。从他自己角度考虑问题,丧兵失地不说,官仓中已无粮养兵,而溪峒兵卒又属土蛮,反复不测,如果这些人再趁乱闹兵变,他邵捷春三族不保。读书多,顾虑就多。顾虑多,定议就少。

劭捷春最终婉言拒绝秦良玉提出的计划。

秦良玉叹息而归。其计不用,自然全川溃烂不可收拾。张献忠所部蹂躏各地,杀人无算,四川广大地区人民陷入了地狱般的苦难。而邵捷春本人,自然难逃罪责,不久被逮入诏狱,服毒自杀。

〔愚昧、阴险的杨嗣昌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一年后,李自成农民军攻陷洛阳,杀福王朱常洵;没多久,张献忠农民军又克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杨嗣昌又愧又恨,服毒而死。〕

一腔碧血染丹青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消息传来,深受明恩的秦良玉服孝痛哭,几次昏绝,哀恸左右。

张献忠农民军此时尽陷湖广,又向四川杀来。秦良玉向督师陈士奇呈献《全蜀形势图》,希望官军能增兵坚守蜀地十三处险隘。陈士奇不予采纳。秦良玉不死心,又推心泣血地向四川巡按刘之勃建议,刘之勃倒是同意她的计策,但他本人手中无兵可发。

张献忠所部数十万长驱直犯夔州。秦良玉驰援,由于众寡太悬殊,兵败而去。她的失败,标志着四川的彻底沦陷,川、黔两省再无明军。张献忠相继攻克重庆、成都,并在当年年底称帝,建立“大西”政权。

张献忠占领蜀地,只有遵义、黎州及石柱地区未归于“大西”。慑于秦良玉威名,张献忠部无一兵一将敢于入犯石柱。

投降张献忠的明朝官员急于向新主子邀功,向各地土司送去伪政权印信,各地土司大多畏惧接受。秦良玉接到印信,马上当众毁之,慷慨言道:“我兄弟二人皆为国家战死,我作为一个妇人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地步,怎能以残余之年投降逆贼!石柱一地有敢从贼者,族诛之!”

不久,又有噩耗传来,马祥麟被明廷征调到湖广御敌,战死于襄阳。秦良玉泪下如雨,心如刀割。秦氏、马氏二族,可称上是二门忠烈,数年之间,死于国事者甚众。

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帝封秦良玉忠州侯,加太保,兼太子太保,诏令东援福州。秦良玉虽年逾古稀,仍坚持奉诏,准备出发。不料郑芝龙(即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叛变,清兵攻陷福州,隆武帝被擒后死难,终未能成行。

永历二年(即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二月,在西南颠沛流离的南明永历帝派人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授“四川招讨使”。久卧病床的一代女豪杰,闻之瞿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泣道:“老妇人朽骨余生,实先皇帝(崇祯)恩赐,定当负弩前驱,以报皇恩!”

可惜的是,几日之后,秦良玉就因病重抱恨而终,年七十五岁,谥“忠贞”。其孙马万年将奶奶葬于回龙山。墓碑题文可彰示这位女中丈夫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赫赫功勋:

“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持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

道德标准,因时代嬗变总会有所不同。但忠孝节义四个字,亘久长新。秦良玉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妇女,数十年安乡护土,心向中央政府,忠贞不贰,破家为国,数赴国难,最终为大明铮铮忠臣,至死不叛国,不降清,大义凛然。这样的奇女子,连封建文人也叹息称绝,题咏连连。

而歌颂秦良玉最让人感动的诗篇,当出自清末女英雄秋瑾。二人同为巾帼女儿身,惺惺相惜,自然别有一番真味在诗中:

其一: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震九州。

其二:执掌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

其三: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娥媚。吾骄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