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我不该叫“三姓家奴”

 
吕布:我不该叫“三姓家奴”
2017-05-23 11:57:55 /故事大全

浩浩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无穷的智慧。了解吕布:我不该叫“三姓家奴”,或许对我们有所 启发。。

《三国演义》里,吕布本是丁原义子,却被董卓用赤兔马引诱着杀了丁原;接着,吕布又认董卓为义父,却又为了美女貂蝉而将董卓杀死。由此,吕布“三姓家奴”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鄙视吕布,不仅仅是因为他奴性十足,更是因为他为了投奔新主子而杀害旧主子。

可是,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幺呢?

被忽悠的弑主求荣

首先看吕布与丁原的关系。《三国志》说丁原对吕布“大见亲待”,但并未说吕布是丁原义子,单就这点来说,吕布就凭空多戴了一顶“家奴”帽子。或许有人会说,就算不是义子,吕布为了投奔董卓而杀害丁原,也是忘恩负义。可是,丁原对吕布真的“大见亲待”吗?

惜墨如金的《三国志》只写了一件相关的事,那就是丁原让吕布担任主簿。主簿是长官的助手,典领文书,办理杂务,属于心腹之人。但众所周知,吕布是个武将,最适合掌兵征战,而主簿却是文职。是丁原手下没有武将职位吗?当然不是。丁原当时担任骑都尉,辅卫京城,手中最多的就是武将职位,可他却舍不得将这些职位给予吕布。

横向比较一下,也会发现丁原对吕布并非格外恩宠。吕布担任主簿时,张杨和张辽同时在丁原手下担任武猛从事,级别比吕布高,并且都奉丁原之命带兵进京,执行过特定勤务,后来又被大将军何进分别派往并州和河北募兵,独立执行任务,可谓备受重用。当张杨和张辽在自己军中发号施令时,吕布也许还在咬着笔杆子在为丁原写述职报告。

因此,吕布在丁原那里,并非被“大见亲待”,而是遭遇了职场冷暴力。

可是,遭遇职场暴力,就可以弑主吗?当然不是。其实吕布刺杀丁原另有隐情。

吕布属于并州军事集团,这一军事集团的领军人物当然是丁原。但是当吕布杀了丁原,把整个并州军团都带到凉州集团头子董卓手下时,整个并州军团竟然唯吕布马首是瞻!这里面就包括丁原的老部下张辽和高顺。这二人都是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英雄,虽称不上感动三国的道德君子,但在历史上也颇有好评。可是在丁原死后,他们不但没有任何为主报仇的行动,反而很听从吕布的安排。更耐人寻味的是,当时的吕布也就是一个主簿,没有带兵经历,更没有战功,而高顺带兵冲锋陷阵,战无不胜,早已成名,张辽也已独立领兵数年,并且刚刚从河北募兵回来。本着论资排辈的潜规则或者“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历史定律,应该是高顺和张辽领着吕布走,但事实却是他们跟在了吕布后面。

以张辽和高顺为代表的并州军团为何在吕布做出悖逆之举后仍对其俯首帖耳?这是不是说明,吕布刺杀丁原代表了并州军团的集体诉求?

应该说,吕布和他身后的并州军团,当时很可能把董卓当成了国家英雄,认为他代表的就是国家利益。董卓虽然暗藏祸心,但是他护送皇帝回宫,树立了勤王形象,又诛杀宦官树立了新政形象。他虽是狼,但披上了羊皮,忽悠了不少人。而吕布和整个并州军事集团是典型的武人集团,懂军事但不懂政治,很容易就成了被董卓忽悠的那一批人。在他们的心中,董卓才是正义的代表,而支持袁绍的上司丁原反倒成了“逆贼”。既然如此,那幺吕布杀掉丁原就属于“为民除害”,自然,整个并州军事集团不但不会想着为旧主报仇,反而都跟着吕布“弃暗投明”去了。

这,就是吕布刺杀丁原的真相。

义子当得不快乐

再来看吕布与董卓的关系。《三国志》中说董卓对吕布“甚爱信之,誓为父子”,可事实上,吕布在董卓这里过得并不自在。

表面上看,董卓对吕布的确很够意思,先是拜他为骑都尉,接着又提拔他为中郎将,封都亭侯。没有正儿八经打过一仗的吕布,瞬时便由都尉一下子拜将封侯,着实让人羡慕。可是,表面无比风光的吕布,在董卓手下的实际地位如何呢?

董卓为吕布安排的职责是守卫中閤(宫中的小门),说白了就是一个看大门的兼保镖,可见吕布根本不受重用。当时,关东义军从北、东、南三面夹击洛阳,讨伐董卓。董卓派遣他的中郎将牛辅屯兵陕县,又派校尉李傕、郭汜、张济进攻陈留、颍川诸县。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吕布自然不能和他比,但是其他三人论官职和能力都不如吕布,可就因为这几个人都是董卓的凉州系,所以也都带兵出征了。董卓对吕布是不怎幺放心的,因此,他才以守卫中閤一职将吕布牢牢控制在自己身边,根本不让他有独立外出的机会。

给董卓做私人保镖,是一个高危险的工作。董卓生性残暴,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吕布让董卓感到不爽,在吕布还来未得及解释的情况下,董卓就顺手抄起一杆手戟向吕布掷去。幸亏吕布躲闪及时,手戟只是擦着他的头皮飞过去,这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可想而知,待在这样一个喜怒无常的人身边,吕布是怎样地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更要命的是,吕布还和董卓的一个侍女通奸,他担心早晚会被董卓发觉,所以天天提心吊胆,过得并不快乐。

就在这时,司徒王允来动员吕布刺杀董卓,吕布起初并不忍心,说:“奈如父子何!”王允劝道:“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由此可见,吕布刺杀董卓有些无奈,实出于自保。

吕布杀掉董卓大快人心,可他却因此背上“弑主”的骂名,真是匪夷所思。董卓虽对吕布恩同父子,但那高官厚禄说到底并不是给吕布的,而是给他身后的并州军团的。董卓拉拢吕布,为的就是稳住并州军团,以免自己的争霸大戏被搅黄。

被遗忘的勤王梦

吕布奉朝廷命令攻打称帝篡权的袁术时,曾向占据莒县的萧建借道,萧建不允,吕布没有硬打,而是给他写了一封信进行劝说:“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

由此可见,长安被西凉军阀攻占后,吕布离开长安并非逃命,而是肩负向关东诸雄借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的重要使命。他之所以最先投奔袁术和袁绍,是因为这哥俩反董口号喊得最响,且袁术掌管南线义军,袁绍掌管北线义军,要借兵,理所当然要先找他们。

还有一个人可以证明吕布怀有勤王梦—公认的汉室忠臣王允。长安被攻陷后,吕布要王允和他一起逃走,王允说:“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说完这句话,王允接着叮嘱吕布“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很明显,王允把保卫汉室的希望寄托在了吕布身上。

吕布到了袁绍那里后,见袁绍妄图擅专权柄,打算自立朝廷,且对他非常反感,只得离开。袁绍意识到了吕布的威胁,就派人追杀吕布,幸运的是,吕布成功脱险。后来,一个叫臧洪的人在给袁绍写信时说:“吕奉先讨卓来奔,请兵不获,告去何罪?”这句话也可以证明,吕布当初投奔袁绍,是为了请兵救驾。

然而,吕布的勤王梦并没有实现,汉献帝最终被曹操接到许都“圈养”了起来,成了其“令诸侯”的工具。这样,吕布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理想了。再加上当时形势错综复杂,袁术想称帝,袁绍想立帝,曹操想挟帝……吕布很难分得清谁忠谁奸。吕布曾经想投靠袁术,但最终曹操伸出了橄榄枝,引诱他站在了自己这一边。

其实,吕布之所以与曹操站在一起,还是受其勤王梦的驱使。据《英雄记》记载,曹操当时给吕布写了一封信,说自己迎天子、定天下,摆明了是想勤王,这才获得了吕布的信任。吕布在给汉献帝的上书中也说:“臣本当迎大驾,知曹操忠孝,奉迎都许。”吕布选择曹操,其实就是选择曹操当时的勤王行为;而曹操恰是利用吕布的这一心理才笼络了吕布,并让其出兵攻打袁术的。

吕布一直怀抱着勤王梦想,并为之奔波,可惜当时王室衰微,霸主雄起,他就显得不合时宜了。说到底,之前吕布之所以被董卓忽悠和被王允怂恿,无一不是其勤王梦想的驱使。可惜的是,他缺少政治头脑,所以不免被别人操纵和利用。不仅如此,他还被扣上了“三姓家奴”的大帽子,这真是历史的一个悲剧。

以上就是吕布:我不该叫“三姓家奴”的所有内容了,还想看更多历史故事,请订阅故事大全微信订阅号:gsjx365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