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臣郑和(5)

 
阉臣郑和(5)
2014-05-12 21:17:44 /故事大全

国王被郑和的话深深感动,下令设盛宴款待明朝使团。

郑和感谢国王的盛情。他把随船带来明朝宝物赐给祖法儿国王,并施大礼向国王发出了访问明朝的邀请。随后,郑和他们用丝绸和瓷器换取了大量的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器子之类的香料和药物。交易之间,双方遵照祖法儿民间交易形式,拍手叫价,和睦相议,气氛甚为欢洽。

从祖法儿返航回来,公元1424年2月到8月,郑和奉明成祖之命,专程去了一趟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一带),以解决旧港宣慰使继承权问题。

旧港原宣慰使施进卿逝世后,他的儿子济深承袭父职,成为旧港首领。但当地有个习惯———“本人死,位不传子”,加之国王玉玺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所以,当地民众对济深之举颇有微词。施进卿之女施二姐在旧港拥有一定势力,便开始与济深争夺王位。

济深遂派使节到中国来,说明旧印为火所毁之事,请求承袭宣慰使之职,希望得到明王朝的支持和保护。旧港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发展海外交往十分重要,解决宣慰使继承问题,保持旧港局势稳定与中国利益息息相关。明成祖深知这个问题的困难和复杂,一定要选一位有声望、有经验的外交家去解决才行。于是,这一重大使命,便当然地落在了刚刚回国的郑和身上。

当郑和奉命到达旧港时,施二姐已经掌握了政权。面对这一现实,郑和想,当地既然有“位不传子”的习俗,不如因势利导,接受这一既成的事实,尽快稳定旧港局势。于是,承认了施二姐的和法地位。施二姐在取得了明政府的支持后,如鱼得水,全面控制了旧港。晚年,施二姐移居爪哇东部良港新村,爪哇国王封其为新村蕃舶长,专营贸易。

新村居民大多是中国广东及漳州、泉州地区的华侨,经施二姐努力经营和积极开拓,新村逐渐成了国际贸易重要港口和商业中心,施二姐也成了当地华侨领袖。

病逝海上

郑和从旧港回来后,明王朝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明成祖朱棣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宣宗朱瞻基登基,在永乐、洪熙、宣德三朝交替的六七年中,郑和船队的命运浮沉不定。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溘然去世,当时郑和正在旧港。成祖的长子朱高炽于同年八月十五日即位。新皇初登宝座的当天,就听从了一贯反对下西洋的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建议,下诏调郑和船队全体官兵守备南京,停止下西洋。没想到朱高炽是个短命皇帝,在皇帝的宝座上不到一年就死去了,其子朱瞻基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继位。新旧交替,内政繁仍,宣宗虽有雄心,但下西洋的旧业一时还难以恢复。

到了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郑和船队已停航五、六年,海外各国同中国的友谊已渐渐断了,同中国的关系也已日益疏远。外番贡使经年不至,明朝在海外的威望和影响大大下降。明宣宗朱瞻基怀念祖父在世时的永乐全盛之日,向往自己临御天下“万国来朝”的“宣德盛世”的出现,决定重振旗鼓,大力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加上,这时户部尚书夏原吉已死,反对下西洋的力量失去了后台,朱瞻基立即下令再派郑和下西洋,此时郑和已年近六旬,但仍然受命不辞,重整船队,于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公元1431年1月)扬帆出海,开始了第七次也是明代最后一次的远航。

时隔六七年,郑和旧地重游,沿途各地早先所建天妃庙皆呈破败之形,郑和一一修茸,恢复旧观。船队还在国内海域江苏刘家港北漕口、福建和乐六平山,两度停驻下来,一面作远航准备工作,一面修建天妃庙宇,立下石碑,碑文刻下前六次出使历程,并乞求天妃神灵保佑此次下西洋往返平安,吉祥如意。他们来到海神天妃林氏女的家乡福建湄州岛,修整这里的天妃庙宇,祭祀天妃女神。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所去目的地比前六次更为遥远,所需访问的国家更多,在海上所要遭遇的风险也将会更多,便隆重祭祀天妃,动员全体人员在今后的航行中,战胜海上险恶的惊涛骇浪,“诚朝廷威福”,“赖天妃之神保佑之德”,祈望顺利完成这一使命。

随后,浩浩荡荡的船队重新扬帆出海。

当初,郑和三下西洋时,曾奉明成祖之命,帮助满剌加摆脱了暹罗的控制,建立了独立的满剌加王国。但自郑和船队停航以后,明朝在海外各国的影响也随之减弱,原来仰赖明廷威望已经解决的一些国家间的矛盾,此时有的又日益尖锐起来。宣德六年二月,满剌加头目巫宝赤纳等到来北京,向明宣宗陈述:

“国王本想亲自前来朝贡,但为暹罗国王所阻,暹罗国一向侵害本国,本国想向明王朝上奏,但没有能书写上奏的。现国王派我们三人搭苏门答剌贡船来京,请求朝廷派人诏谕暹罗国王,劝阻其对我国的肆意欺凌。”

宣宗让巫宝赤纳等搭乘郑和此次下西洋的宝船回国,同时令郑和敕谕暹罗国王,以便再一次改善暹罗与满剌加的关系,维持满剌加的独立自主。当时,朝廷中有人认为这次巫宝赤纳没带贡品来献,就该不予赏赐。宣宗以联谊为本,对其不远万里前来陈诉不平,请求保护,认为这体现了该国对天朝的信任和友好,精神可嘉,因而照样给予丝绸袭衣之重赏。

郑和船队到达暹罗后,郑和即向暹罗国王宣读了明宣宗敕书,耐心说服暹罗国王,调解与满剌加之间的关系。在那里停留的一个多月中,郑和出入暹罗国王廷,晓以大义,动以利害,终于使国王表示愿意接受和好,与满剌加和睦相处。郑和完成使命后,又率队前往苏门答剌等国。

宣宗七年十月,船队从苏门答剌开船,路经翠兰屿(今孟加拉湾东南部尼科巴群岛),因风向关系而停留了三天,竟意外观察到岛上不寻常的奇异风俗人情。这岛屿位于热带,岛上男女居民削发无衣,仅用树叶纫连遮身,俗称“裸形国”。他们不事耕种,唯靠捕鱼捞虾,采摘香蕉椰子为食。船员们怀着非常好奇的心理打听观察,原来,据传释迦佛经过此山时,兴之所至,曾下水游泳,结果袈裟被盗,于是佛就发誓:

“此后此地有穿衣者,必烂其皮肉。”

船员们在岛上短暂停留后,船队便又继续前行,向锡兰、古里、忽鲁谟斯等国开去。

到达古里后,郑和又派洪保率分队随古里国船队到天方国访问。

天方国,是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当年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最先在此传教,从此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中国史书又称之为“天方”。

每年世界各地来此朝圣的伊斯兰教徒络绎不绝,朝圣者在一宏伟壮观的“清真寺”里朝拜瞻礼。这座“清真寺”,当时称作“礼拜寺”,又名“天堂”。建筑格局呈四方形,高大深广,气派非凡。所供真主像为黄金制作,座则以玉石雕饰,沉香为梁,黄金为阁,黄甘玉铺地,以蔷薇露、龙涎香涂四壁,馨香而沁人心脾。共有467根白木柱,前柱99,后柱101,左柱132,右柱135。守堂的两只狮子为黑色。真是金碧辉煌,名不虚传。天堂四周则颇象城堡,以五色斑斓的石块砌成,有城门共466座。“天堂”左边,有用绿撒卜泥宝石建成的长一丈二尺,高三尺,宽五尺的古塔,四周以泔黄玉筑成五尺高的周墙。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郑和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