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功臣 贪官 地主和文人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杀功臣 贪官 地主和文人的真正原因
2015-07-24 08:29:14 /故事大全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过这样的话:“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 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赵翼的这种评价虽有过激之 处,却指出了朱元璋滥杀的事实。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兴起了几个大案,杀了许多人。

朱元璋杀宰相胡惟庸时,牵连的公侯有十四位,御史大夫一人,中丞一人。杀大将军蓝田时,牵连的有十四个公侯、两个都督、户部尚书侍郎各一人。这些人都是和朱元璋当年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两案迸发,诛连一万五千多人,差不多就将军中勇武刚强之士杀了一个干净。

接着,魏国公徐达(开国第一功臣,生背蛆,太祖送鹅慰病,医嘱此病吃鹅必死,魏国公无奈含泪吃鹅,后死)、韩国公李善长(曾今的宰相首辅死时七十有七,被朱元璋托以星变之故杀掉,诛连妻儿侄女七十余口)、颖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等开国大臣,均诛连。连帮他打下江山英勇无比的义子侄儿朱文正也被毒死。再杀德庆侯廖永忠等公侯等六人,凡开国功臣基本上都完蛋了。

漏网之鱼尚也有,太祖元璋老乡汤和递交兵权,解甲归田,免死。曹国公李景隆、武定侯郭英、崇山侯李新建等见苗头不对,保命要紧,退还了封赐给他们的田庄,免死。

如果再联想到明太祖执政时严峻刑法,动之剥皮、腰斩、挖眼、廷杖、凌迟等闻所未闻之、让人不寒而栗的酷刑之下死的官员和连累的人员,以及动用特务监察机关锦衣卫逮捕的人员、文字狱诛杀的人员等等,可谓磬竹难书、斑斑血泪。

不能否认朱元璋所杀的贪官污吏数量也不少,但中国历史河流当中,杀人游戏玩得淋漓尽致、毛骨悚然的朝代,非明朝莫属,这一切皆拜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在采用“以猛治国”的宗旨下,上到王侯将相、下到僧侣凡人,只要在他圈定的范围之内,几乎难以幸免,前前后后,杀了十几万人。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了。

《朱元璋传》里说道这样一则故事:“太子仁慈,提倡以孔孟之道治国,对朱元璋杀诸多功臣,也非常反感。于是质问朱元璋,明太祖让人从门外折来一根荆棘,让太子手握,太子不敢。元璋说:现在有刺,你当然不敢握,等我把刺全部扒光了,你就敢握了。太子也倔强的很,回顶明太祖,有什么样的臣子就有什么样的帝王,气得朱元璋扔凳子。”言外之意,不难揣摩。

朱元璋怕他死后,那些和他一起造反的大将公侯很难驾驭,野性难以驯服,再加上外面虎视眈眈的另外几个儿子,譬如秦王、晋王、燕王等,所以要把这批人杀掉,拔掉这些所谓的刺,让太子顺顺当当的做一个太平皇帝。

可惜,朱元璋的长子在他没有驾崩之前就死了,于是扶持了太子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后来的建文帝,迫不得已又杀了一批人,拨了一批刺。这个故事到底有几分可信度,值得怀疑,不过朱元璋为儿子这样考虑,倒也不是不可能。

但不管如何,朱元璋杀功臣、杀贪官、杀僧侣、杀地主、杀文人,等等一切,无非是为了他新建的王国统治更加牢固而已。功臣都是和他一起造反起义的军人,手握兵权,尾大不掉之势,不杀不放心。况且,夺取天下之后,这批功臣要了大批的土地,和整个农民阶层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农民无地可种,则国家没有赋税可言,所以,两权相害则其轻,天下已定,功臣无用,杀了算。

元朝的腐败就是因为下面的官吏贪墨横行,不杀不足以稳固国家下层建筑的稳定。

杀僧侣,是因为朱元璋本身就是和尚,元末的起义大多都是托付各种宗教名义,譬如白莲教、弥陀教、弥勒教、明教等,这些教会的存在对国家的统治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不杀不稳定。

杀地主,和杀功臣本质一样,地主拥有大片土地,农民无地可种,赋税锐减,于国家财政税收不利。

杀文人,是因为文人还不能接受新的政权,怀念过去的朝代,为了降伏,只好采用了文字狱,杀一儆百。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开国皇帝明太祖杀这么多人,无非就是为了他政权的稳固考虑而已。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贪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