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六世纪:南北朝末期的牛人们(334)

 
风云六世纪:南北朝末期的牛人们(334)
2016-09-01 16:14:42 /故事大全

第二部 南北群英 NO.145

韦孝宽的《平齐三策》让宇文邕坚定了伐齐的决心。

为此,他作了充分的准备。

他多次和齐王宇文宪、内史大夫王谊秘密商议伐齐之事,同时派纳言卢韫去安州(今湖北安陆)听取安州总管于翼的意见。

于翼是于谨的次子,也是宇文邕的姐夫(其妻是宇文泰之女平原公主),他提出的建议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将欲攻之,必先缓之。我们可以在边境上减少兵力,缓解双方的敌对紧张状态,让对方失去警惕,然后攻其无备,一击致命。

宇文邕依计而行。

同时,他又派遣使者出使北齐,一方面是主动示好,以进一步麻痹对方,另一方面则借机搜集敌方情报。

一切准备妥当后,宇文邕开始行动了。

公元576年7月25日,他正式下诏,宣布伐齐。

这次他动员了整整十八万兵力,兵分六路,六箭齐发。

主力部队由皇帝宇文邕亲自挂帅,率军六万,出潼关,直扑洛阳。

这六万人分为前后六军:

陈王宇文纯(宇文泰第九子)、荥阳公司马消难(高欢的老朋友司马子如之子,后因受到高洋猜忌,于558年叛逃至了北周)、郑国公达奚震(达奚武之子)为前三军总管,越王宇文盛(宇文泰第十子)、周昌公侯莫陈琼(侯莫陈崇之弟)、赵王宇文招(宇文泰第七子)为后三军主管。

另外的五路是:

齐王宇文宪率军二万进军黎阳(今河南浚县)。

常山公于翼率军二万进军汝(今河南汝南)、陈(今河南淮阳)。

梁国公侯莫陈芮(侯莫陈崇之子)率军二万出太行道(太行八径之一,河南沁阳西北);

申国公李穆率军三万进军轵关(今河南济源)。

随国公杨坚率水军三万从渭河转入黄河,顺流而下。

从这里可以看出,此时北周关陇集团的新生代已经全面接班,各支部队的主帅,除了老将李穆外,其他大多是太子党,要么是宇文邕的兄弟,要么是当年六柱国十二大将军的子侄——小子我不得不感叹,南北朝真是个拼爹的时代,即使是英明的宇文邕当政也不例外,在那个时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看其出身,看其出身,看其出身--------

对宇文邕这次的部署,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当然不是反对太子党掌握部队,而是觉得进军路线不对。

大臣宇文弼、赵煚(读jiǒng)、鲍宏等人认为北齐在洛阳布有重兵,难以攻下,而且洛阳地处四战之地,即使攻下了也不容易守住,不如从北路河东一带进军,经平阳(今山西临汾),直取晋阳。

宇文邕没有听从——他作出的决定,从来都十分坚定,绝不会轻易否定。

出兵前,他下了一条命令:禁止砍伐树木,践踏庄稼,违者,斩!

一路上,周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周军的开局非常顺利,宇文宪攻占了武济(今河南孟津),进围洛口(今河南巩义东北),并纵火焚烧了浮桥,这样洛阳和黄河以北之间的交通只剩下了河桥。

于翼、李穆等人也是连战连捷。

宇文邕则率周军主力,很快攻取了河阴大城。

河阴大城地处黄河南岸,是北齐为防守河桥而设置的河桥三城之一——另两座为河桥北面的北中城,以及建于河中沙洲上的中潬城。

宇文邕随后又乘胜攻打中潬城,然而在这里,他却遭到了顽强的抵抗。

驻守中潬城的是北齐永桥大都督傅伏,他倚仗地利,率部死守。

滚木,礌石,滚油,火箭,这些常规武器就不说了,傅伏甚至还动用了联合国禁止使用的化学武器——粪水。搞得部分北周士兵出现了严重硫化氢中毒症状,更多的人则表现为头昏恶心、食欲不振,还有一部分人则出现了幻觉:把身旁的黄河当成了粪河,一看见黄河水就呕吐不止-----

就这样,北周军日夜围攻了二十多天,死伤惨重,却始终无法攻进中潬城。

屹立在黄河中流的中潬城,成了北周军无法摧毁的中流砥柱!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