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称刘邓大军而不是称邓刘大军?

 
为何称刘邓大军而不是称邓刘大军?
2016-09-05 15:13:07 /故事大全

四川开县籍的刘伯承,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5年其参加护国、护法战争,任旅参谋长、团长。1916年与北洋军打仗失掉一只眼睛,仍第一个冲上敌城。1926年5月同朱德等发动泸州、南充起义,策应北伐战争,并加入中共。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6年回国后一直在红军内担任领导职务,国共内战时为“二野”司令员,被称刘邓大军“第一人”。这是任何人所歪曲不了的史实。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在北京病逝后,有些吹须拍马之人为争宠于刘邓的另一人,在党史研究,乃至电影作品,都开始捧一贬一,欺刘重邓,不断地“向强者倾斜”,几乎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有荒诞之人甚至提议,将二野的称呼改成邓刘大军,但终究缺乏坚实支持。对此,很多党内军内老人虽看不过眼,只能徒呼奈何。

原二野情报处负责人,解放后任国防部外事局局长的柴成文将军(柴军武)八十年代末在其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刘帅”,略举几例如下:

1.(在情报派遣工作的开展及新的侦察手段的建立一段),空中侦察手段:平汉战役中,我军第一次缴获了美制V101报话机。在刘伯承司令员的关怀下,把所有的报话机全部集中到情报处,试听敌人情况取得明显效果。

2.专门召开个野战纵队侦察科长会议,刘帅亲自到会指示,明确指出战役情报侦察由野司负责,战术侦察各部队必须自己组织。(注,此条至今仍为解放军所遵循)。

3.(关于渡河问题),刘伯承同志还亲自写了渡河侦察指示。

4.(敌情装备、人员材料),我亲自看到,刘帅随身带着这个小本子经常翻阅。

5.过淮河时刘帅亲自去探水情的故事现在已广为传颂。

6.(刘宗宽以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代参谋长名义送回大量重要情报),所以解放后,刘帅接见刘宗宽说,你为解放西南立了一功,并聘请他为西南军区的高级参谋。

柴成文在文章中,也有数度提及“刘邓”如何如何,如:刘伯承同志对情报工作很重视又很熟悉,邓小平同志思想开阔,对情报工作也很关心也很信任,既要求严,又给予宽大机动的工作条件,所以我们作为刘邓的参谋,做起工作来总知道大局,心中有数。柴成文清楚,毛泽东让刘伯承指挥大军,就是用他打胜仗,打败蒋介石军队。

因此客观地说,在指挥打仗上,二野更倚重于刘伯承这位主帅,邓是辅助和监军的角色,尤其在政工、干部问题上,如此而已,一点都不突兀。历史定论,不容他人任意表述。在党指挥枪原则下,邓出任前委第一书记,刘是第二书记,是很正常的。即使到了今天,解放军七大军区仍然是司令员排在政委前面,但军区党委书记是政委,而司令员只是副书记。如果大家从这种角度看问题,就知道为什么称刘邓而不能称邓刘了。本文之所以谈刘邓,还原历史,因为党内军内仍然有人非常在乎区分高低差序排位的权力。如贵州的石书记和林树森不和,原XX军区司令员和政委水火不容,已是前科。

党内一直有人引述毛主席的话说,只有刘伯承、粟裕、皮定均这三个人可以指挥解放台湾。在肯定刘伯承领军贡献大于政委的同时,是还刘帅一个公道。公平正义不能被漠视,“二野”历史不能抑刘扬邓;刘伯承年迈多病早已退出政坛,已完成他在中国革命成功的使命,载入光辉史册。刘伯承元帅值得长久怀念!与之同时,也不能由此就否定邓小平的功绩。邓的执行力和竞争力在中共党内是杰出的,毛泽东对他已有持平、客观评价。至于邓在1979年三中全会后十多年的治国方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和进程,则是大家可以讨论的另外一个议题。有人说,“文革毁了一代人,在物质文明方面”。不尽然,因为现时中央政治局内,尚有知青的身影;也有人说,“改革毁了一代人,在精神文明方面”,也不尽然。因为现时网左网右,尚有愤青的诤言。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