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一生元帅路 军神刘伯承的故事(2)

 
坎坷一生元帅路 军神刘伯承的故事(2)
2016-09-05 15:14:14 /故事大全

刘伯承童年的一则故事——小孩子要学好

军事家刘伯承,用兵如神,指挥若定,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刘伯承小时候特别爱玩,胆子大,爬树掏鸟蛋,上房捅蜂窝,忙个不停。母亲常说:“墙都快给你踏平喽!”他又是村里的“孩子王”,小朋友们公认他是“头儿”。他可以发布动员令,与邻村的孩子展开石头战,并且经常打胜仗。

刘伯承刚满5岁,父母就送他进了学堂。到了学堂后,他根本不用心学习,整天贪玩,成绩很差。父母心里很着急。

一天,刘伯承放学回家,又想出去玩,妈妈把他叫住说:“你书背熟了吗?只顾贪玩怎么行?”

刘伯承说:“背熟了。不信,我背给你听听!”

刘伯承知道妈妈不识字,随便嘴里念什么她也不知道。于是,他信口胡乱背了一通。

刘伯承的父亲是个有文化的人。伯承在门外给妈妈胡乱背书时,父亲在屋子里听见了,觉得文不对题,就走出大门,生气地说:“孝生(刘伯承的小名),你背的是什么书?”

刘伯承知道在父亲面前是混不过去的,只得吞吞吐吐地说:“我……我在……”

父亲严厉地说:“你以为妈妈不识字,就可以欺骗她,这怎么能行。小孩子要学好!”

刘伯承受到父亲的批评,羞得低下了头。

父亲这么一说,妈妈知道孩子在欺骗她,伤心地哭了。她边哭边当着孝生的面说:“唉,谁让我小时候家穷,念不成书呢?如今连自己的儿子也欺负我了。一个人不识字,做个睁眼瞎子多苦啊!”

父亲把刘伯承拉到身边,摸着他的头说:“孝生,你自己说,以后咋办?”

刘伯承知道欺骗妈妈是不对的,便走到妈妈跟前,拉着妈妈的手说:“以后我再也不说谎了,好好念书……”

刘伯承与群众同甘苦

进北京城初期,刘伯承元帅就对夫人汪荣华说,战争年代,我们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现在解放了,我们的国家还很穷,人民生活还不富裕,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子女的生活,要大体同群众的生活相当。

五十年代,刘伯承在家里穿的衣服,经常是袖口磨破,领口洗得发白,还不肯做新的。他还亲自关照炊事员:“黄瓜、西红柿这类菜,初上市的时节不要买来吃。”

在这位开国元勋的家里,夫人汪荣华布衣布鞋,穿着十分朴素。孩子们小时候,衣服也往往是老大穿了给老二,老二穿过给老三。孩子们读中小学时,家里基本上不给零用钱;上大学时,每月给两元。

刘伯承早在子女结婚之前就立下规矩:结了婚的子女一律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去住。他为此多次向儿女们解释:我这里生活条件优裕,这是党和国家为照顾我而安排的。你们结了婚,再也不要住在这里。

1970年以后,刘帅的六个子女先后结婚,他们都同本单位的职工住在一起,节假日才回家看望父母。

当普通一兵

刘伯承元帅要求自己家人当普通一兵。他言传身教,不让子女有优越感。

1962年,他看到教育部的一个通报后写信给儿子太行说,这次教育部通报了一个高等学校的调查,“成绩优良者十人:八人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一个人是农民的儿子,一个人是右派之子;而干部子女则一个也没有——可能这是不全面的调查,但是要警觉,干部子女生活优裕,自由散漫,看不起人,认为学习没有意思,自甘落后——这必须大力教育扭转某些落后的干部子女的坏意识,才能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就在这封信中,刘帅问儿子:“谦虚谨慎习惯在修养否?”

刘帅总是要求自己的子女要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但不一定要当官。他严肃地告诫子女们:“没有那个大德大才就不要去当那个官,即使当上了,也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

刘帅的一个女儿入党前,她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派人来家里征询刘帅的意见。刘帅说:“如果你们要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我可以向你们介绍;你们问我能否入党,这完全是党组织的事,我不能发表意见。”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