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四通八达(2)
从咸阳向西,当时有二条大道。
沿泾水河谷上行,一条沿渭水河谷西至洮河流域,由此一直向西就是西域了,后世赫赫有名的“河西走廊”就在那里。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一定是风和日丽的某一个良辰吉日,秦始皇出发了,他选择了后者。
秦始皇注定要这样选择。
因为陇西郡(郡治在今甘肃临洮,下文凡提到某郡的今地名,皆是指郡治)是渭水的发源地,而嬴氏祖陵恰又在那里。沿渭水河谷溯源而上,暗合了始皇帝此行的目的:
寻根问祖。
于是,盛大而威猛的皇家车队顺利到达了那里。
毫无疑问,祭祖的仪式理当是隆重而虔诚的,仿佛她就是后来封禅泰山的预演一样。
在这一环节,某位知识分子应当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祭祀属于他的学术范畴。
这就是儒生。
秦始皇将之列为帝国的智库——博士之一。
之后有很多故事要发生在这个儒生身上。
秦始皇同时将长信宫修建在渭水南岸,完工时更名为极庙宫。
这个名字也大有来头,要知道,在天象中,“天极”是天心的中央。
秦始皇假想他是被众星环绕的太阳,或者烘云托月。
秦始皇的虚荣心确实无处不在。
据说,极庙宫是他处理政务的行宫。
如果秦始皇仅只是一个暴发户,那么回到陇西,他早已达到了光宗耀祖之目的。然而事实上,就如后来的刘季变成汉高祖刘邦一样,回到沛郡(江苏沛县),除了宴请父老们大餐一顿之外,也要高唱“大风歌”,也要寻找真的猛士替他守卫四方。
视察北方防务,是秦始皇此行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目的。
因为他很清楚,蹲着那里的到底是怎样一只庞然大物。
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所修筑的长城以北地区,其区域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外蒙古和甘肃、宁夏的北部。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塞北。
冷月,弯刀,孤城,沙场;皤然老将,寂寥羌笛,以及无数的枯骨与无尽的悲壮。
这就是我们在古诗词中得到的塞北印象。
而塞北之所以留给我们如此苍凉的身影,皆是缘于这里活跃着一支强悍的少数民族——匈奴。
熟悉中国历史的都知道,正是这个匈奴,曾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匈奴人属于马背上的民族,民风飙悍,擅长骑射。不管男女老幼,翻身上马,应弦射箭,就如婴儿的寻奶头,那是与生俱来的本事。
历史评价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有一个极具杀伤力的名字--控弦之士。
赵国曾出过一位名将叫李牧(?-公元前229),他即是靠打匈奴打出的名气。李牧与匈奴对阵那会,匈奴人的势力威猛到什么程度呢?
拥兵二十多万。
这着实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强大的军事力量。
如果匈奴人仅只满足于用他们的箭射他们眼中的雕,也就没有后来诸多悲壮的故事发生了。
问题是,这支极不安份的民族,每当秋高气爽,草原上的牧草开始枯竭而恰又是马肥膘壮之时,他们就南下打家劫舍,见什么抢什么,有什么抢什么。
这些野蛮的匈奴人依仗机动灵活的骑兵部队,干一票就走人,来去如风,行踪诡异。
自此,边境线烟尘乍起,将军白发征夫泪。
为抵御匈奴人的入侵,燕、赵、秦三国遂在边境线修起了长城。
自辽阳(辽宁辽阳)至造阳(河北怀来县西、涿鹿县附近)一线,修有燕长城。
自代郡(河北蔚县)至高阙(内蒙古五原县北)一线,修有赵长城。
自陕西榆林至甘肃临洮一线,修有秦长城。
这三线长城,一度确实起到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作用。然而随着统一战争的进程,中原扰攘,自顾不暇,所谓边防线几乎成了虚设。
于是,这支纪律严明、作风强悍的强盗,在头领头曼的带领下,有了更大的野心。
他们乘机南下,二线出击:
东线逾阴山,突入赵长城,渡过黄河南下,占领水草丰美之河套地区及其以东地区,势力侵至赵国之九原(内蒙古包头)、云中(内蒙托克托县)各郡。
西线侵越秦长城,劫掠陇西(甘肃临洮)、北地(甘肃宁县)、上郡(陕西榆林)诸郡之边地。
秦帝国的龙兴之地,此时便处在匈奴人的威慑之下。
更为严重的是,匈奴人的西侵路线距帝国首都——咸阳不过数百里,威胁程度为致命级。匈奴人如果发动攻击,其轻骑兵一日一夜即可抵达咸阳城下。
这是自视雄杰的秦始皇所不能容忍的。
作为帝国的守护神,秦始皇就象一头雄狮,巡视并确保领地的安全,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义务。
于是,车驾向北,经北地郡(甘肃宁县),出鸡头山(平凉市的崆峒山),到达位于今陕西省陇县西北的回中宫,然后回到咸阳。
有了这次实地调查的经历,我似乎看到了一条巨龙在秦始皇缜密的心思里,蜿蜒成长,呼之欲出。
这不只是指后世著名的万里长城——针对北方防务,帝国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政策——还包括那四通八达的帝国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