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证词:我眼中的秦朝(25)

 
帝国证词:我眼中的秦朝(25)
2016-09-11 01:49:21 /故事大全

[正文]四通八达(6)

时下公费招待的标准是,四菜一汤,这是有明文规定的。目的即是为了防止超标准接待,养成大吃大喝的不良风气。然而,很搞笑的是,坊间传闻,有官员为了讨好上级,虽说桌面上摆的也是四菜一汤,但主菜却是不停地更换。

就是说,并不是从初始的四菜一汤,就那样一直吃到饭局结束,而是不断地变换花样,碗数可以达到十碗二十碗甚至三十碗,但桌面上只摆四菜一汤。

这就意味着没有违反规定。

相当的精明。

从这一点上看,秦律对此的规定似乎更为严格。比如《传食律》就说:

御史的卒人出差,每餐吃粺米(即稗米,杂粮)半斗,配菜是酱、菜羹和韭葱。

看来御史的卒人面子还比较大,估计是专门给皇帝打小报告的御史,面子很是太阳,连带着其卒人的面子也大。因此,每餐还能弄到菜汤喝,一般官员的随从可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传食律》说:

有官爵的人,可以按相应级别供应饭食。比如爵为上造(二十等爵的第二级)以下到官府中没有爵的佐、史之类,每餐粝米(意指粗恶的饭食)一斗,有菜羹,并供应一点盐巴。

这还算好的,其随从就比较惨了,每餐只有粝米半斗,配菜是白开水,而且还要自己去端。因为秦律中没有写明“有菜羹”三个字,也就意味着不给上菜。

最惨的是司机,每餐只有粝米三分之一斗。

和现在的大宾馆开辟有停车场一样,“传舍”开辟有专门的养马区——厩置,且是真实地养着马的,以供往来官员调换马匹车辆之用。

由于“传舍”提供的是免费食宿,为避免渔目混珠,往来官员必须出具有效证明,比如介绍信之类,才能入住。

人世间的事情有时真的很奇怪,有心栽花它花不成,无心插柳却可以柳成荫。正是由于上述这个“无情”的规定,伤心的商人和无奈的旅客,总不能露宿街头吧?

于是,私人服务业在秦汉时期反倒得到蓬勃的发展。

当然,秦汉时期的私人服务业,并不直白地称为“私人旅店”,它似乎有一个相当诗意的名字,后世的文人墨客便常以之入诗。然而实际上,这个名字所传达的语义却是相当的寂聊,有如闲雨敲窗一样的寒冷。

每当在旧诗词中读到这个词,总有一种人生的沧桑感,仿佛奔波就在眼前。

这个承载着诸多人生苦难的词就是——逆旅。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以上所说的邮传制度,不只是作为驰道系统的辅助设施,实际上,它更像是郡县制的“耳目”,这就确保了帝国中枢机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悉来自四面八方的讯息、报告和舆情民意,这当中自然也包括帝国政府所看中的密报。

邮人每日奔忙在路上的身影及驿人的快马加鞭,构成了建国初期,帝国繁忙的历史影像。

它预示着秦始皇伟大的社会实践,犹如得得的马蹄声一样,正被落到实处。

同时,它也向帝国子民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统一之路,正如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一样,是能给人民带来好处的。

虽然这样的好处,也曾引起过质疑。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