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证词:我眼中的秦朝(31)

 
帝国证词:我眼中的秦朝(31)
2016-09-11 01:49:21 /故事大全

[正文]东巡之路(9)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休整,秦始皇这才想起了他的帝国,于是,车驾向南,来到他关注的另一个战略焦点——吴楚故地。

南向的第一站是曾经的古战场——彭城,现在的江苏徐州。在这里,秦始皇干了一件地道的蠢事:问鼎泗水。

泗水发源于鲁国,经徐州,注入淮水。

作为传国重器,历史上的九鼎是真实存在的,无数的史料记载无不表明了这一点,比如问鼎中原。只不过,在公元前255年,也就是周朝的最后一任王——周赧王病死的第二年,秦国就把九鼎作为战利品,运回咸阳去了。

可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九鼎既然已陈列在帝都咸阳,秦始皇却睁眼瞎似地派出强大的阵容去河底捞月,人数竟然达到千把人,这是为什么呢?

秦始皇还不至于这么糊涂吧!

所有的疑问都指向这样一个词——阙如,那么好吧,既然依我的智力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得把它交给知识渊博的大德们,我们只要知道,秦始皇这个近乎荒唐的举动,其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也就可以了。

于是,车驾继续西南向,渡过淮水,穿越衡山郡(湖北黄岗),到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南郡(湖北江陵)。

南郡的郡治湖北江陵,即是历史上著名的楚国故都——郢。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徙都郢以来,直至公元前278年被秦将白起攻克,楚国经营郢都长达411年之久。

楚文王之所以中意郢,是有他的战略考虑的:其西是巫山、巴山之险,北有桐柏山之固,南控湘(湖南)黔(四川),东制吴越。因此,后世称之为强国之雄都。

想当年,郢都一丢失,楚国从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连此后的国都都是一迁再迁,居无定所。

由郢都西北向,于今陕西省丹凤县武关河的北岸,有一座战略地位仅次于函谷关的雄关——武关,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合称“秦国四塞”。

函谷关的地理位置此前已述。

而武关则是物流楚国或是南中国的必经要道,它与其西面的宛城(河南南阳),当年即是秦国南向攻楚的前进基地。

秦始皇自然明白,只要牢牢控制住“武关-江陵”这一咽喉要地,就足以牵一发而动吴楚旧地之全身,这在战略态势上称为:提纲挈领。

秦始皇此番和他的猛将们一起来,谋划对未来可能出现之事变的应急机制,想来应是情理中的事。

对于秦始皇来说,本来在视察完南郡之后,此行的目的大体已告完成,即可从武关打道回府。可是,秦始皇临时决定,顺长江南下,去帝国钦定的十二名之一——湘山去看看。

他要去祭祀端在那里的湘君。问题是,往后的事实表明,秦始皇竟然不知道这个湘君到底是何方神圣。可见,秦始皇此番东巡,概是以祭祀山川之名义来掩护其真实之目的的。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趣事,足以说明秦始皇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

当然,老辈人常讲,会做事的人大体都有一点脾气。只不过应该承认,秦始皇的脾气相对比较暴烈一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选了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横渡湘江,可是当船行至江心时,意外发生了,狂风挟裹着巨浪突然袭击而来,其阵势是相当吓人的,乃至于“几不得渡”。

有过行船经验的人都知道,“几不得渡”不只是说差点就渡不到对岸了,船行至江心,既然无法靠近对岸,自然也无法打回头。就是说,其危险程度足以樯倾楫摧,藏身鱼腹。

这次经历,把“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始皇给吓坏了,他赶忙招来博士问道:湘君何神?

博士说:舜帝南征“三苗”,死在南方;他的妻子娥皇、女英二姐妹,闻知噩耗,泪洒湘山,是为斑竹;投水而死,是为湘君。

秦始皇当下恼了,这该死的女鬼竟敢在我面前作威福,于是,下令调集三千囚徒,将湘山上所有的树木一扫而光,一棵不剩。

秦始皇这才满意地搬师回朝,从武关回到咸阳。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