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北逐匈奴(3)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大将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开赴北方前线,进攻匈奴诸部落。
关于此次出征的部队,到底是三十万还是十万,就是《史记》本身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说三十万,出自《秦始皇本纪》、《蒙恬列传》;一说十万,出自《匈奴列传》。
经过研究,我发现,以上两个数字都正确--这不奇了怪了么?
事实上这不奇怪,我认为,当时出征的部队确实是三十万,他们的任务包括沿线驻防(边境线太长了)、工事修筑及粮草转运等。因而,具体到参加第一线的作战,蒙恬只动用了十万部队。
换言之,从匈奴人的角度说,他们只看到十万人的攻击力量,这应当是《匈奴列传》所以那样记载的本意吧。
在秦军席卷中原时,我们已经见识过其磅礴大气的军事战略,仿佛是围炉夜话一般,就在静谧的沙盘之上,即把一切搞定。然后兵锋所指,所向披糜,这就是谋定而后安的具体表现。
与匈奴人争锋,我们也同样看到了这样的威力。
蒙恬在北线的作战行动大体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秦军二线出击,主力从上郡之榆林(当时叫肤施)出发,迂回进入河套地区北部。而后另一部从北地郡之义渠出发,直接进攻河套地区南部。
从作战态势上看,南北合力、两厢夹击,应当是一个地道的歼灭战。只是史籍记载太过简略,我们因此无从知晓更多的细节,比如双方伤亡情况,歼敌多少等。
不过结果是一样,秦军一举击溃盘聚于此的匈奴部落,收复水草丰美的河南地。帝国版图新增加的四十四个县(一说三十四个县)即出现在这里,管理这些新县的是九原郡,郡治在今内蒙古包头市。
战役的第二阶段,依然是二线出击,主力大军由九原郡渡过黄河,攻占高阙(阴山山脉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东北有一缺口,状如门阙,故有此名)要塞及陶山(狼山山脉)。另一部兵力西渡黄河,攻占贺兰山。
前后两个阶段的作战行动,均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完成。
此时,匈奴人的头领叫头曼。本来他们是够强悍的了,不幸的是,他们遇到了更为强悍的对手——秦始皇。
既然打不过,躲总可以吧。于是,头曼率部全线北撤。
这就意味着,贺兰山-狼山-阴山一线以内的土地,全部成为帝国的领土。某种意义上说,贺兰山-狼山-阴山一线也就成为防御匈奴人南侵的天然屏障。
至此,帝国全部收复被匈奴侵占之边地。最主要的一点是,蒙恬成功解除了匈奴人对咸阳的威胁。
蒙恬亦将他的指挥部前移至上郡,继续对匈奴人保持高压态势。
既然匈奴人全部被驱逐出境,那些闲置出来的肥沃的土地不能只长草。于是,帝国政府赦免有罪的罪人,迁居北方,补充那里的劳动力空缺。
公元前211年,帝国政府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移民,总共从内地迁徙三万多户人家移居北河(黄河河套以北、阴山以南)、榆中(甘肃兰州市东)一带,进行军事屯垦。
所谓军事屯垦是指,平时务农,战时即为士兵。
这些值得记住的屯垦军人,在往后的历史中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秦帝国瓦解、楚汉打得不可开交之时,正是这些血肉长城的存在,匈奴人尽管南下侵占了不少地盘,但到底不敢乘虚长驱直入,威胁刘邦依以为命根子的关中。
倘若这事真的发生,刘邦在前线被项羽打得鼻青脸肿,而后方又被匈奴人抄了后路去,又谈何后来的汉帝国呢!
我们在描述蒙恬的这段战争生活时,语气是平和的,心情是平静的,阅读起来无疑也是轻松的,至少不会有惊心动魄的观感。然而事实上,当年的战争岁月决不会是这样的轻松与平静,相反,应当是血与泪的艰苦卓绝。
史书就记载说,蒙恬的大军随时处于野战状态达十余年之久。
仅此一点来说,蒙恬亦是一个有功于中国历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