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归去(1)
以上简要介绍了赵高的可能身世,下面继续我们的观察。
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从咸阳出发,出武关,沿丹水、汉水流域,于十一月,到达云梦泽(湖南洞庭湖及武汉一带湖泊区)。
在云梦泽,秦始皇干了一件梦一样的事:手捏一柱香,遥祭死在九疑山(湖南宁远县境)的舜帝。
而后,坐船顺长江南下,一路山光水色。经丹阳(安徽当涂县),抵达当时叫钱唐的杭州,观赏钱唐江大潮。
宋代苏东坡咏钱唐江大潮有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显然,秦始皇此时见到的,并不是钱唐江的最大潮。但有如千军万马在奔腾的气势,依然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个印象归结为一个词--“恶”(水波恶)。
这不由得让他想起了横渡湘江时的情景,不得已,只得改道西行“百二十里”,从陿中(浙江富阳县)渡富春江,登临会稽山(浙江绍兴境),祭礼禹帝。
面朝大海,秦始皇立下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块功德碑——会稽刻石。
秦始皇依然不忘把理想中的美好的未来世界,带给这里的子民们,然后告诫说:不要折腾,好好过活。
然而,秦始皇哪里想得到,此时,在看热闹的人山人海中,竟然出现了这样一双眼睛:
它的目光如此之冷,以至象一团烈焰,要销骨于无形。
事实上,在平静的外表之下,这个鹤立鸡群一般的不一样的人,确实有一颗躁动的心。
形势一片大好,这个人想干嘛?
我想起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帝国主义没有睡大觉,而是天天在蠢蠢欲动,在图谋不轨,想达到他们的罪恶目的。诚然,他们的气焰的确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但他们确实在活动着。
蠢蠢欲动,唯恐天下不乱,这就是他想干的。
这个人就是项羽。
至此,秦帝国的重量级掘墓人已次第亮相。
项羽是项梁的侄儿。
比起赵高来,项梁的老爹可是阔气多了。前者是忽略到不足挂齿,后者则是卓越到名躁一时,这就是楚国名将项燕。
想当年,卓越的项燕,就曾把轻信二十万部队即可灭楚的秦国将领李信,打得溃不成军。
没有迹象表明,在项燕自杀之后,帝国政府有打算继续追究其后人的连带责任,要赶尽杀绝之。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似乎是出于对传统利益的考虑——项氏世世为楚将,也可能是出于杀父杀祖之仇不共戴天,项梁与项羽,骨质里就有一股反秦的情绪,如烈性二锅头一样浓烈。
这就注定了他们天生的反对派立场,这显然与被帝国政策逼向对立面的知识分子不同。
说他们是天生的不安定份子,还真不是冤枉他们。
你瞧,在帝国严密法网的威慑下,项梁竟然还敢杀人。杀了人当然有事,决不会没事。于是,就和侄儿项羽撒丫子开路,逃到了吴中。
吴中,江苏吴县,春秋时为吴国国都,故名。
又是一个帝国统治力相对薄弱的地区。
项羽,名籍,字羽,其人有一个特点,归结起来就是“三不成”: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万人敌”的兵法竟然也是半途而废。这么说来,项羽似乎是一无是处。事实上,其人究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力气大,能扛鼎,分明就是弯弓射月的好坯子。
我们知道,和平时间,读书人若想出人头地,读书识理,参加考试,然后济身体制内,这才是出身的正途。
问题是,项梁在逃往吴中时,为什么偏偏带上这样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捣乱份子呢?
个中原因,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项梁立志要做帝国的捣乱派。而在尚处于潜伏阶段的捣乱初期,他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得力助手,项羽恰是最适合的人选。
关于项梁立志做帝国的捣乱派,从下面的事实中可以得到证明。
王者归去(2)
前文已述,张良亡匿下邳,是靠给人做“侠客”来过活;陈馀、张耳在陈,做起看门人过活。那么,同样是亡命之人的项梁,他是靠做什么来养家糊口的呢?
据记载,在吴中,项梁即不是当“侠客”,也不是当看门人,而是依靠他的才智,做起相当于师爷之类的角色。
《史记》说: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单说一个“丧”字,吴中头面人物家里倘有不幸的丧事,出身大家族的项梁常要出面来主办,这分明就是《红楼梦》里王熙凤做的事。而象分派徭役这些棘手的事情,项梁也常要替县里来拿主意。
项梁的这种能办大事的本领,遂深得吴中地区头面人物的认可(吴中贤士大夫皆出其下)。
在这个过程中,项梁还留了一个心眼,屡用兵法知识来测试或调教替他办事的手下人,以此来发现可用的人才。
这就是项梁的心志,平静的表象之下的不平静之心。
于是,项梁就有意带上项羽,去见见那个难得的世面了。
秦始皇会稽山刻石之后,北向会稽郡(江苏苏州),这段路程必经吴中。
当线性思维的项羽,看到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盛大皇家景象时,很唐突地冒出一句令项梁深感震惊的话。
通过之前的分析,以及后来的事实来看,已然有充分心理准备的项梁,显然不是震惊于项羽此时表露出来的心志,却是出于这样一种心理预期:惧怕由此而可能招致的灾难性后果,因而采取隐而不发的姿态。
有没有发现,不管是经过调教之后的张良,还是陈馀,还是项梁,似乎都有这样一个成事的长处:忍耐。
事实证明,在时机未到,火侯未成之前,采取隐忍的态度,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不做无畏的牺牲,这才是成事的根本。
项羽直捅捅地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可以取代他。”
话音未落,但见平空飞来一只大手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掩住了项羽的嘴巴。
做出这个动作的人,正是梁项。
他低声对愣头青侄儿说:“不要乱说话,你想害了一家老小吗?”
项梁的这个动作,和陈馀神秘兮兮地将张耳带到树底下窃窃私语极为相似,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怕被别人听见。
由此来看,帝国的法网控制确实是相当严密的。虽然严密得疏漏百出,以至于从下邳到陈,再到吴中,暗流显然无处不在。但在引起蝴蝶效应的那个严重时刻到来之前,我们不得不承认,帝国的控制力还是相当强大的,最起码,在秦始皇濒死的这一年,那些事实上的反对派并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从项羽的直率,以及学这不成学那不成的秉性来看,我们会发现,他到底只是一个严重缺乏谋略的头脑简单的武夫。
这才是项羽后来所以失败的致命硬伤。
眼下,一心一意看热闹的项羽断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如志得满意的秦始皇,毋宁相信他的世界是太平的,遂引车离开会稽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