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证词:我眼中的秦朝(74)

 
帝国证词:我眼中的秦朝(74)
2016-09-11 01:49:21 /故事大全

风起云涌(7)

前面说过,葛英不懂政治气候,陈胜一生气,出现了严重的后果。而武臣不经请示,擅自批发官帽,并且这官帽批发得实在有点离谱。

怎么个离谱法呢?

眼皮子不眨一下就把“侯爵”批了出去,那可是帝国军功爵的最高级别。

这不直接了当地表明,武臣有政治野心么。试问,谁有这样的权力封侯拜相,那不是三横一竖的“王”么。

看来胆大妄为的武臣,小命也很悬。

恰在这时,周文惨败于戏的消息传来,极谙火候的张耳、陈馀知道机会来了,于是,成功策反了武臣。

他们的理由是:葛英的不得好死说明,陈胜缺乏容人之量,尤其不能容能力卓越的人。而周文的惨败则说明,陈胜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

公元前209年八月,深信不疑的武臣遂自为“赵王”,定都邯郸,陈、张二人借此实现了咸鱼翻身,陈馀当上了“大将军”,张耳当上了“右丞相”,劭骚为“左丞相”。

陈胜闻讯,果然大发雷霆之怒。

他发誓要杀了“乱臣”全家,然后发兵灭了所谓的赵国。

口气确实是很大,全然不顾三路西征大军兵败的事实。

有一个人注意到了这个事实。

蔡赐,陈胜的相国,上蔡(河南上蔡)人,和当朝丞相李斯是同乡。

他头脑清醒地告诉陈胜:“秦廷未灭而结怨武臣,这不是再树仇家么。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而后命武臣西向合力攻秦。”

陈胜想想,估且忍了,要秋后算帐,也得等灭了秦廷再说。

于是,陈胜将武臣的家人接到王宫中居住,名义上是共享荣华富贵,实质上,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其实是监视居住,防止他们跑了。

陈胜继续把表面文章进行到底,策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君”,同时派使者入赵,恭喜贺喜赵国隆重复活。

张、陈二人才没那么好骗,早瞧出这是陈胜不怀好意的伎俩。一旦掀翻秦廷之目的达到,接下来被掀翻在地的,一定是他们。

因此,张、陈二人给武臣的建议是:

北向夺取燕、代(大体是代郡一带,郡治代,今河北尉县)之地,南向收复河内(河内郡郡治朝歌,今河南淇县)。

如果上述战略意图能得到顺利实现,这将意味着,赵国南临黄河,北有燕、代,俨然一个强国的姿态,纵使楚国灭了秦廷,也奈何不得赵国。

当然,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景象是,楚国灭不了秦廷,那么,他们的两败俱伤将是我们纵横天下的天赐良机。

武臣认为有道理,遂不发兵西向,却是派出三路人马来扩张势力:韩广往略故燕国之地,李良往略常山(河北元氏县),张黡往略上党(山西长治)。

自此,导致六国一一覆灭的致命魅影——各怀鬼胎,竟然奇迹般地在中国大地上得到再生。

这就是陈胜私心自“王”的结果。

各有九九,各行其是,不仅严重削弱了陈胜阵营的力量,并且最终锁定了陈胜的命运。

更为不幸的是,就象细胞的裂变一样,你可以称王,凭什么我就不能?于是,“城头变换大王旗”重又降临到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

不必上很大的年纪,只要是十三岁以上的当年人(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9年),对于上述情景,理当有似曾相似的感觉,因为他们大体上都经历过那样的时代,那就是刚刚远去不久的战国。

眼下,这的确是事实:中国重又跌入斧铖干戈与动荡不堪的残酷年代。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