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姊妹易嫁》脱胎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同名小说,说的是张员外养了两个女儿,姐姐与姓毛的书生订了亲,因毛郎屡考不中,姐姐有不从之意。毛郎再去赶考,喜中皇榜,但他故意隐瞒事实真相,要求成亲,以考验姐姐是否真心相爱。谁知姐姐见毛郎穷酸,竟不顾旧日情义,拒绝完婚,死不相从。无奈妹妹代姐出嫁,上轿之时,始知毛已得中新科状元。真相大白,姐姐悔恨不已。故事中的毛郎就是明正德五年(1510年)进士,官至首辅,被誉为“名重当朝,泽被后世”的一代名臣毛纪。
毛纪(1463~1545)字维元,掖县(今莱州市)城里人,历任明朝重臣侍学士、学士、户部侍郎,正德十年(1515)由吏部左侍郎升任礼部尚书,旋迁户部尚书,十二年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要务。为官清廉,颇有政绩。嘉靖三年为首辅时,因议“大礼”执奏,触怒皇威,遭世中“要结朋奸,背君报私”之切责,辞官还乡。
毛纪告老还乡后留下很多民间传说,而蒲松龄这一篇《姊妹易嫁》先后被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银幕,有关毛纪的传说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但考之史书,毛纪之妻与蒲松龄笔下的张氏姊妹并不相干,那只是作者根据民间趣闻而虚构的一个故事。但这则故事却是很耐人寻味的。张家长女嫌贫爱富,发誓说:“死不从牧牛儿。”死也不肯上轿。无奈之中张员外与妻议定“以次易长”,次女倒是颇有眼光,慨然曰:“何以见毛家郎便终身饿莩死乎?”后来嫁了富人的姐姐家产荡尽,只好出家做尼姑;嫁了穷人的妹妹后来则成了宰相夫人。
%78.com>fenye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