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国力强大、文化繁荣,执当时世界文明之牛耳,至今,世界各国的华人、华裔仍以被称为“唐人”而感到自豪与骄傲。纵观唐王朝兴败盛衰的历史过程,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唐王朝的发展与山西人紧密相连、休戚相关。山西人导演了李唐王朝这出人间历史剧,成为唐朝兴衰成败的晴雨表。
为唐朝创立准备人才资源的山西人
古谚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唐王朝创立于公元618年,但在隋朝时就有人为它的建立准备和积累着人才资源,把这个未来王朝作为他的理想来勾画。他就是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
王通(?——617),字仲淹,河东龙门(今万荣县通化镇)人。隋文帝在位时,王通曾上书陈治国安邦十二策,希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朝廷也任用他做过一些小官,却始终没有重用他的意思。隋炀帝继位,王通看到自己在政治上已无所作为,便辞官回家。在家乡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培养人才。以便通过他的弟子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王通的家族是魏晋南北朝时赫赫有名的太原王氏。这支王姓族人从春秋战国时开始,历秦、汉、三国到魏晋,英才俊杰,层出不穷,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到王通及其后人时,太原王氏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王通的弟弟王绩,是初唐时有名的诗人;孙子王勃,更是“初唐四杰”之一,他们的诗赋脍炙人口,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王通的学生如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及京兆杜淹等,都是唐初社会的干才。而王通的朋友兼学生中更有一大批兴邦谋国的智能之士,如绛州通守陈叔达、阳城尉房玄龄、巨鹿道士魏征、马邑郡丞李靖、太原士人温大雅、京兆人杜如晦等,后来都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元勋或佐世良才。唐朝兴起于山西,王通又为其培养了这样一支雄厚的人才队伍,使得唐王朝近300年辉煌的发展史始终与山西密切相关。
--------------------------------------------------------------------------------促成大唐气象纷呈的山西人
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典范,堪称中国封建王朝的极盛时期。现在人常以大唐气象来形容唐朝的昌盛,但促成大唐气象纷呈的却是洇(太原道注:音因,指液体渗透)渗着一群山西人的心血与智慧。
李渊称帝后,首先面临着统一问题,李世民是南征北战统一全国的主要组织者与指挥者。李渊女平阳公主嫁给临汾人柴绍(?——638)为妻,柴绍在李渊起兵太原时,居长安组织民众响应,为李渊取长安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刘武周是山西北部割据势力的代表,李渊攻占长安,武周一度攻占太原,形成对唐的极大威胁。武德三年(620),李世民率兵击败刘武周,收俘一勇将尉迟恭(585——658),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鲜卑族。自后,尉迟恭随李世民击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园朗等,战功卓著。一次,李世民大战王世充,被王世充骁将山西长治二贤庄人单雄信围困,敬德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坠马,救出李世民,从此二人有生死之交。“玄武门之变”发生,尉迟恭射杀武艺高强的李元吉,收杀李建成、李元吉王府余党,并亲自仗剑逼迫李渊让位李世民,李渊称敬德“有安社稷之功”。李世民登基,拜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历位显职,被李世民图形凌烟阁以示彰扬,李世民在位由其守卫,乃得安然入寝,李世民死,由其守墓,所以随历史的演绎,尉迟敬德便成了今天的门神形象。
唐朝完成大一统,温彦博(573——636)立有大功。温彦博,字大临,祁县人,温大雅弟。隋末任幽州总管罗艺司马,在他的极力怂恿游说下,罗艺归唐,使唐北部、东北部兵不血刃而取得统一。贞观四年(630),温彦博任中书令,积极协助唐太宗稳定政局,发展经济,将大批突厥人安置于河套地区。另一个祁县人王(王圭)(570——638),字叔(王介),李建成被杀,王(王圭)以其才干超群、忠事不二被李世民免杀,任为谏议大夫,王以李世民为圣明之主也忠心事之,不久拔为黄门侍郎兼太子左庶予,赐爵永宁县男。贞观八年,任礼部尚书,并任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魏王泰师傅。唐太宗嫁女王(王圭)子,以示优宠。王(王圭)敢于犯颜直谏,是与魏征齐名的诤臣之一,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同时,一位由隋入唐历仕三朝的山西老臣裴矩(547——627),因犯颜直谏深得太宗称赞,谓“裴矩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哉!”为“贞观之治”增色不少。河津人薛仁贵(614——683)至今家喻户晓,其主要功绩是协助唐太宗、唐高宗平定高丽、突厥。太宗曾言:“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薛仁贵成为唐朝稳定边境、扬威周边的著名将领。
唐玄宗时有两位山西人值得一书。一位是稷山人裴耀卿(681——743),字焕之。开元中,任户部侍郎、京兆尹,他下大力解决漕运,每年仅为关中运粮一项便为国家节约30万缗运费,为“开元盛世”做出了贡献。另一位是祁县人王忠嗣(705——749),原名训,由玄宗赐名忠嗣,是玄宗最为信赖的将领。天宝五年(746),王忠嗣一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控御万里,全国劲兵重镇悉归其掌握。他在边关励精图治,使万里边塞安然,“自国初以来,未之有也”。李光弼、哥舒翰等均为其部下,是安禄山起兵反唐的主要障碍。后被奸相李林甫诬陷,被贬,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盛唐由此衰矣。
使唐鼎革移的山西人
唐朝之所以兴盛,是因为有唐一代出现了三代英主——唐太宗——武则天——唐明皇,山西人的参与使其更加具有了戏剧性。
唐太宗做为一代英主,其文治武功千古留传,但他决不会想到,他的一位小小才人武则天,会在他死后革移唐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位女皇帝。太宗崩,高宗即位,武则天经过一段尼姑生活后被高宗召回宫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号天后,参与朝政。高宗因病不能理政,朝政便由武则天代理。显庆五年(660),武则天开始全面掌握唐朝大权。武则天,并州文水人。其时,朝内由重臣闻喜人裴炎(?——684)协助,外有闻喜人裴行俭(619——682)护持。麟德二年(665),裴行俭任安西都护,曾招抚西域诸国归附唐。仪凤四年(679),西突厥叛乱,他袭俘西突厥可汉都支,稳定了西北边塞。弘道元年(683),裴炎受高宗遗诏辅中宗,炎恪尽职守。中宗要以韦皇后父韦玄贞为侍中,炎坚决反对,几谏无效,便有废立之意。当时高宗曾遗嘱中宗“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武则天在中宗即位后,实际上临朝称制。这样裴炎便与武则天共废中宗,立睿宗。由于武则天把持朝政,裴炎与武则天政见不和,日见疏远。文明元年(684)秋,徐敬业以兴复唐室为名起兵扬州反对武则天,裴炎上书武则天要其归政皇帝,被武则天处死。裴炎死,武则天废睿宗自立为帝,改国号周,自称圣神皇帝,开始大肆诛杀李唐重臣及宗室,重用武姓。武承嗣(?——698)是武则天侄,咸享二年(671)被立为武氏的继承人。嗣圣元年(684)任宰相,以为“武氏当有天下”,为武则天称帝大造舆论。武则天称帝,武承嗣被封魏王,他授意他人上书武则天希望被立为太子,遭到狄仁杰反对,未果,乃忧郁而死。武三思(?——707)亦是武则天侄,天授元年(690)封梁王,神功元年(697)任宰相,极力劝说武则天立其为太子,也没有得逞。武则天之所以未敢传位武姓。是因为太原人狄仁杰在中间起了主要作用。狄仁杰(607——700),字怀英。武则天识其才干,于天授二年拨任宰相,契丹族攻陷冀州,狄仁杰统兵御敌,武则天赐以紫袍、龟带,并亲笔赐“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成为出将入相的名臣。神功元年再任宰相,引拔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一批著名将相,一方面受武则天信赖,精心治理国家,一方面又为恢复李唐王室极早运作,培养班底,还为后来玄宗“开元盛世”的出现培养了一批人才。圣历年间,武承嗣、武三思极力劝说武则天立武姓太子,狄仁杰犯颜直谏,痛陈利弊,终于使武则天请回废太子中宗李显再立为太子,为恢复李唐王朝奠定了基础。武则天常称狄仁杰为“国老”,并说“见公拜,朕也身痛”。狄仁杰病故,武则天泣曰:“朝堂空矣!”“天夺吾国老何太早矣!”武则天晚年宠信张易之兄弟,汾阳人宋之问(?——712)不顾自己出身进士、诗名极盛的声誉,谄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极尽阿谀逢迎之能事,又主张贡举受赂,其人格污损堕落,为世人所不齿。睿宗时被流放。赐死。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重,张柬之、敬晖、桓彦范等发动政变,拥中宗复位,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在位15年,执政近50年,她“劝农桑,薄赋徭”,禁止浮华,重用人才,定边疆,开创“殿试”制度,武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历史上少有的治世之才,历来受到史家赞誉。
革李唐之命,武则天是主要实践者,恢复李唐王室,首推狄仁杰,还有一位主要参与者是临汾人敬晖(?——706)。敬晖,字仲晔。长安三年(703)任中台右丞,即右宰相,极力扼止武三思及张易之兄弟的胡作非为。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与敬晖、桓彦范等联合,逼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中宗复位后,敬晖以大功进爵齐国公,享受免死罪10次的优待。中宗复位,李唐王朝仍不稳固,武三思通过勾结韦后取得中宗信任,被任用为宰相,开始纠集私党,重用兵部尚书宗楚客及周利用、冉祖雍等“三思五狗”,将张柬之等人全部排挤出朝。后因私通韦后及上官昭容,谋废太子重俊,被太子围杀于景龙元年(7O7)。宗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