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缘千阳四里半

 
何缘千阳四里半
2016-12-14 22:53:05 /故事大全

以前,西府地区民间口头语中有句俗话:“千阳县,四里半”。许多人误以为是说千阳地域狭小,实际上这句话概括了明末清初千阳县的一段悲惨历史。

“乡里乡党”是人们的日常口头语,表示对生长在同一地方人的亲热关系。但在过去,乡、里、党等字的含义和现在的村、组一样,属于行政区划的名称,不同的是古代对乡、里、党有固定的数量标准。如隋朝时,规定居住达到25户人家的村子为l里,100家以上的村落为1党。唐朝时又规定100户为1里,5里为1乡,里、乡、党等设置一定的头目,负责对所辖百姓造册登记,建立户籍。这样,大大方便和加强了封建社会对广大农村的管理。明朝建立后,里的单位稍大了些,规定110户为1里,千阳共编有3乡15里,这3乡是敬信乡、怀德乡、安上乡;15里有敬信乡的郭下里、中作里、付原里、冯坊里;怀德乡有龙泉里、黄里里、歇马里、楚作里;安上乡有龙槐里、草碧里、安化里、留坊里、林潜里、三泉里;后续补雪白里。按100户1里计算,当时千阳县大概有50户,人口3万多。那时明朝建立不久,封建统治者相对减轻了对人民的剥削,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千阳呈现出了人丁兴旺的局面,县志记载“户口繁衍,山谷人满”。

到了明末清初,满族入关。千阳位居陕西与甘肃的关隘要塞,战争频繁,差役沉重,百姓深受其苦。崇祯十二年至十四年(公元1639~1641年),陕西连年特大荒旱,千阳连续几年粮食歉收,严重时竟颗粒不获。在巨大的灾害面前,百姓如霜杀秋草,哪里有一点抵抗能力,野草树皮成了救命之物。如此,饿死逃亡之人不计其数。《千阳县志》记载:“连旱,饥,人相食,野断人烟”。饿殍盈野、村庄荒凉、人去房空。当时,由于受灾地广,地方统治衰败,无力赈灾。有些里有名无实,仅存几人,但统治者仍按15里的编制征收赋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大灾之后幸存下来的穷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江苏江都县进士王国玮出任千阳知县。他四处体察民情,看到村落废弃,田地十有八九荒芜,灾后一片民不聊生的败落景象,深感数年天灾,百姓已如大病初愈,弱不禁风,而超重的赋税,更使百姓雪上加霜,他便果断地实施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一方面招抚流落外地的难民回家,供给他们耕牛、种籽,免除他们的差役、赋税,鼓励垦荒耕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重建家园;另一方面,缩编乡里编制,对人口重新造册登记,按实际人口公平合理地纳税赋役,减轻了百姓负担。这次清查出“一里之中仅存一二甲,一甲之中仅存一二丁,甚至全家无人:逃亡殆尽者”,全县仅存363户,1503人,偌大—个县竟不能编满5个里。最后,王国玮勉勉强强把顺化里、洁白里合为一里,加上尊敬里、仁孝里、和睦里凑成四里,另外,将旧卫所编为半里。这就是“千阳县,四里半”的来历。

“千阳县,四里半”。这一句普普通通的俗语,是千阳历史上最衰败时期的写照。透过它,我们可以寻找到封建王朝统治下,人民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苦受煎熬,挣扎求生的悲惨迹象。

http://7o8.net/c.js>fenyetuijian();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