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这首缠绵悠扬的《牧羊曲》随着电影《少林寺》的巨大声誉,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不知打动了多少中国人。少林的千年积淀成就了这部风靡全世界的武侠大片,而电影也引领着自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建立以来,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寺步八了一个新的时代。
为印度僧人跋陀传道而建
提起少林寺的建立,要从一位印度僧人跋陀讲起。跋陀幼年丧父,后出家为僧。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这位印度高僧踏上华夏大地,和北魏孝文帝纵论天下大势,十分投缘。
太和十九年(d95年),孝文帝为了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迂都洛阳,跋陀随之南迂。孝文帝在洛阳为跋陀设立了“静院”,让他在那里禅修,可是跋陀喜好清净,多次前往嵩山隐修。他发现太室山和少室山相衔接的地方,四周十多座山峰,中间却是一块平地,远望如盛开的莲花,便请求孝文帝在那里建寺,孝文帝随即下令修寺。一年后,寺庙竣工,因为地处少室山之阴,谷幽林茂,故名为“少林寺”。跋陀成为少林寺的第一位住持。
达摩奠定少林寺地位
奠定少林“禅宗祖庭”地位的,是继跋陀之后来到少林,素有“禅宗初祖”之称的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子,对佛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达摩来到广州,笃信佛教的梁武帝派人专程迎达摩到南京。然而这次会面却与跋陀见到魏孝文帝的情景迥然不同,二人不仅没有一见如故,反而闹得很不愉快。
梁武帝一见到达摩,便迫不及待地带领他观看了自己亲手绘图并建造的宏伟寺庙。以及抄录的•卷卷经书。梁武帝问达藦:”我做皇帝以来,修她寺庙,抄写佛经,剃度僧人,不可胜数,有什么功德?”达摩说:“没什么功德。”武帝不快,又问:“如何才算有功德?”达摩回答:“完成自我、净化自我,又净化他人,普度众生。这样的功德,不是靠世俗的有为来求得的。”
梁武帝本以为会听到一番恭维之词,没想到讨了个没趣。这次会面,二人话不投机,达摩不辞而别。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达摩来到少林寺教义。见自己的佛法不被众人所理解,他就向后山走去。在后山见到一个天然石洞,就走进去面壁而坐,长达9年时间,终成正果,传说石壁上还印出了他打坐的影子。当然,这只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而已。
当达摩初祖坐禅到第六年时,也就是粱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年),住在洛阳的神光法师来到少林。神光得到菩萨的指示,面壁而坐的梵僧达摩便是他的宗师。
于是,神光法师为了向达摩表示自己“求取圣道”的真切之心,把左臂砍了下去,放在达摩的面前。达摩为之而动,将神光的名字改为慧可,传其心法。这位自断左臂的慧可大师后来便成为禅宗的传人,被称为禅宗二祖。
据说,少林寺的和尚单手行礼便是为了纪念慧可,他们披的红色袈裟和露出的一侧肩膀也是为了纪念慧可。颇具神话色彩的达摩与慧可奠定了少林寺早期的繁盛。
武帝废佛僧侣还俗
自二位高僧之后,少林寺虽香火不断却几经兴衰。北周时期,武帝宇文邕登基不久,他的妻子李皇后就进寺出家为尼了,接着,先后又有五位后妃相继出家。后来,他发现国家的大片田地无人耕种,国库空虚。这时,成都一个名叫卫元嵩的还俗和尚和道士张宾一起上表武帝,建议“省寺减僧,并自还俗”,武帝于是下令群臣辩论佛、儒、道三教之孰优孰劣,藉以废斥佛教。但朝廷中不少大臣都笃信佛教。这次讨论最后不了了之。武帝不甘心,公元574年,他再次大会群臣,让道士张宾当面同少林寺憎人智炫辩论二教优劣是非,智炫和尚据理力争,连武帝本人也无法使智炫和尚屈服。武帝一怒之下,下令将佛道二教一并废除,强令金国二百多万僧人、道士一律还俗,将寺庙和塔观都分给王公贵族,财产则散给臣子。
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毁佛运动中,少林寺首当其冲。寺中佛像被毁,塔庙被砸。僧徒们流离失散,有的隐迹尘俗,有的遁匿山林,柯的逃亡江南。昔日香客拥挤的佛门胜地转眼间只剩一派萧煞之象,少林寺遭到严重损毁。
6年后,北周静帝字文衍看到社会笃信佛教、道教积习难改,就让和尚道士都重返寺观,为少林寺各殿重新塑立了佛像,请名僧惠远、洪遵二和尚共同住持少林。少林寺才又兴盛起来,更名“陟岵寺”。隋开皇年间(581—600年),陟岵寺复称少林寺,并赐田百顷,从而奠定了寺院庄园的基礎。
明代僧众抗击倭寇
元、明两代是少林寺发展的鼎盛时期,殿字楼阁达1000多间,寺僧有2000多人。顾炎武《日知录》中记载,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少林寺月空法师率领30余名僧徒赴上海附近的淞江一带抗击倭寇,陷入敌人包围。据称少林方丈闻讯后带着100僧兵,棒杀倭寇上千人。
这些僧兵当中有几个小和尚,年龄虽小,作战非常英勇,牺牲之后,僧众把他们的骨灰送回寺院,在塔林专门为他们建了一座童行普通塔,这在少林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位于少林寺西500米的塔林是历代少林高僧的坟冢,每当少林高僧圆寂之时,弟子们便会把高僧的遗骨、袈裟、经卷等遗物放入地宫,上面建塔。因其功德和地位不同,塔的形制也不一样。塔林中所有的塔门洞一律朝南,只有这座童行普通塔与众不同,面朝东方。
清中期以后,随着清王朝的多灾多难,整个国家经济残破,少林寺也随之衰弱下来。自清康熙五年(1665年)第28代方丈海宽去世,少林寺便进人群僧无首的状态,此后320多年没有方丈。
石友三酿造“二八火厄”
少林寺真正的衰败是在民国年间的“二八火厄”。1928年前后,盘踞在河南一带的吴佩孚集团军阀樊钟秀,与冯玉祥的部将石友三展开激战。樊钟秀把部队驻扎在少林寺内,石友三打败樊部后直接占领了少林寺,并一把大火点燃了法堂。时间,少林寺内火光冲天。
石友三的部队离开少林寺之后,全寺憎众急忙吲寺灭火抢救,才算保住了千佛殿、达靡亭、方丈堂等殿字。除了殿宇,这次大火毁坏掉的少林珍宝不计其数。据说。后来蒋介石游少林寺时,也发出了“石友三太坏了”的愤懑之声。
到上世纪30年代,少林寺已经很残破了。1942年,河南大旱,饿殍遍野,僧人纷纷弃寺而逃,只剩下几名行动不便、无力逃走的老僧以及被土匪炸瞎了双眼的小沙弥行正(1986年12月,行正法师升座为方丈,成为少林寺320年来的第一位方丈)。由于战争频繁,民生凋敝,少林寺仅仅能够维持山门。此后几十年,历经数次运动,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少林寺,自顾尚且不暇,遑沦“普度众生”了。直到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上映,才掀开了少林中兴的序幕。
选自《文史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