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最诗情画意、最一波三折的故事,应当算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了。先是徐庶临去曾营之际的走马举荐,接着又有司马徽的造访再荐。一个说诸葛亮好比麒麟鸾风,有经天纬地之才,若得此人相助,不愁天下不定;一个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敖还是谦虚了,他可以比姜尚、张良。这无疑把急于争天下的刘备的胃口吊到了半天空,恨不得马上见到这位传奇人物,网罗到自己麾下。
正史记载也略有出入。陈寿《三国志》记载,向刘备举荐诸葛壳的是徐庶,没有提到司马徽。而且徐庶也不是因为母亲被曹操扣押,被迫离开刘备去曹营之际的马上举荐,而是徐庶投奔正在新野的刘备,得到刘备的器重,有一天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称赞诸葛亮为“卧龙”。刘备当时就说:“先生与俱来。”意思是。请你把他带来。徐庶说,这个人你可以去拜访他,不可以委屈他让他来这里见你,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见面之时,两人进行了密室晤谈,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资治通鉴》的记载有些不同,最早举荐诸葛亮的不是徐庶,而是司马徽,地点不在新野,在荆州。《三国演义》糅合了这两种记载,变成徐庶首荐,司马徽再荐。
不管是谁先举荐的诸葛亮,历来读史的人大概都只注意到举荐者的慧眼识英才和被举荐者的果然英才无双了。我读这一段历史,却产生了一个怀疑:怀疑这是诸葛亮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我的证据有下边几点:
首先,举荐他的人都是他的同学、故旧。裴松之注引《魏略》云,徐庶本是一个颇有江湖侠客气质的人,可以说是亡命之徒。他曾经为人报仇,被官吏捉住之后,问他姓名,他闭口不答。官吏于是在囚车上立了一根柱子,将他绑在上边,用刀子割他身体。在同党的营救下,才得以脱身,从此折节读书。汉献帝初平(190—193)年间,徐庶跟同乡石韬为了避乱,一起跑到荆州,认识了诸葛亮,变成好朋友。就是说,徐庶在举荐诸葛亮之前,他们已经是意气相投的朋友了。司马徽跟诸葛亮也不是素不相识的关系。司马徽对同乡庞德公非常尊重,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而诸葛亮每次到庞德公家,都独自一人在庞德公的床前磕头施札。这庞德公有个小儿子叫庞统,小时候一副纯朴鲁钝的样子,但是,儿子总是自己的好,庞德公也看出了这儿子的过人之处,当然,司马徽也是这么看的。这庞德公自然很喜欢自己儿子和这个非常尊敬他的后生诸葛亮了,把他们比作卧龙、风雏,到处宣传。既然自己尊重如兄长的人都这么赏识诸葛亮,司马徽速到机会,当然会推荐他了。举荐朋友、举荐朋友欣赏的后辈,都是人之常情,理所当然。换言之,诸葛亮的这些同学、故旧,都充当了这出戏剧的演员。
刘备第三次到他草堂,终于见面。也就是说,只有他们两个人,就连关羽、张飞也都不在场。他们当时说了些什么,真的是我们看到的《隆中对》?不会是诸葛亮的事后加工改编吗?最耐人寻味的是,“三顾茅庐”的故事,最早的记录文献,竟然就出自诸葛亮本人之手,就是作于刘备章武三年(223)的《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个时候,关羽、张飞、刘备等所有当事人都已经死了,无法对证,诸葛壳说什么就是什么。可以肯定,《三国志》等史书的记载都是由此而来的。
我总觉得《三国志》关于诸葛亮的记载太富有传奇色彩了,有些情节难以置信。相比之下,裴松之注所引《魏略》的记载要朴实可信得多。刘备因为诸葛亮跟自己没有旧交情,年纪又轻,就只把他当一个普通学生娃看待。一次聚会完毕,别人都离去了,只有诸葛亮不走,刘备也不问他想说什么话。刘备喜欢拿牦牛毛编织头盔装饰物(这跟刘备曾经编织草席出售谋生很吻合),这时候正好有人送他牦牛毛,他就在那里编织了起来。诸葛亮就批评他,应该有远大志向,不应该只是编织牦牛毛。刘备一听,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人,于是停止编织,说自己编织只是为了解闷。于是诸葛亮先是拿他跟曹操作了一番比较,点出了局势的危急,接着又给他出了个主意:将荆州地区的游民都进行登记编户,解决了兵员短缺的问题。刘备这才知道诸葛亮是个有好计策的人,“乃以上客待之”。
裴松之虽然引了这个记载,但是他自己并不赞同。他不赞同的理由却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那一番话,可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然相信了诸葛亮自己编撰的漂壳说法。诸葛亮蝙撰这些传奇色彩的故事,有他合理的用意。裴松之注引《蜀记》云,诸葛亮摄政期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有个叫法正的大臣就引用汉高祖当年只以三章约法为典范,上书功谏。结果,诸葛亮告诉他,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概括而言。就是蜀人太无法无天了,需要约束。或许,诸葛亮也认为,蜀人太自以为是了,需要给自己树立一点威信,就得如此这般塑造一下自己。
选自《文化快报》20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