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前夕,全中国有4747所图书馆,但是到了1943年,在日本入侵和占领之后,中国图书馆的数量下降到940所,五分之四的图书馆不是被毁坏了,就是被抢空了,战前各类图书馆的藏书量大约有2500万册,但是在战后这个数目下降到1500万册。在日本入侵期间,中国损失了图书馆藏量的40%。
从16世纪的丰臣秀吉时代开始,对图书和文物的劫掠已经成为了日本军事入侵的固有内容。丰臣秀吉在1592年发动了野心勃勃的征服中国和朝鲜的计划,丰臣秀吉带了博学的僧侣和学者随军,让他们鉴定劫掠到的文物和典籍的价值。
1914年1月,日本出兵占领中国的旅顺和大连,日军从胶州图书馆和德华大学图书馆劫掠2.5万册图书,这些图书后来被编入《虏获文件和图书目录》。
在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建立了特种任务执行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后来改称为“兴亚院华中联络部中支那重建物资筹备委员会”。
根据日本和中国的文件记载,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军队对南京各类图书馆进行了系统的劫掠,掠夺图书数量大大超过当时日本帝国图书馆的藏书量——85万册。
在1937年12月13日日本占领南京以后,日本成立的一个15人委员会向所有入城部队首脑发布了一个训令,要求与这个特别委员会进行合作。从1938年1月22日开始,在洗劫了图书馆之后,特别委员会开始审查从国民政府所属的大约70个机构中劫掠的图书。日军把从南京以外地区劫掠的图书运送到一个主要场所集中,并成立了“图书整理委员会”负责整理图书。
日本在抢到了这些宝贵的书籍后,建立了很多专门的研究机构,比如东亚研究所、东亚风土病研究所、东亚经济研究所、东洋文化研究所、民族研究所,分类进行研究。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对亚洲其他地区的图书和文物进行劫掠,比如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无数收藏家的私人图书馆也遭到了同样的厄运。
选自《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