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孔子的太太一定是不容易的,因为孔子对饮食挑剔得厉害。他不光是讲究食物的新鲜,要求太太亲手做,“沽酒市脯不食”,而且对饭菜的形状和吃饭的氛围要求也高,“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至于他每饭”不撤姜食”,鲁迅考证是因为他周游列国时得了肠胃病。常常有一顿没一顿,“厄于陈蔡之间”,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时候不少;吃的粮食质量也不好(多半掺了沙土小虫),不得胃病才怪呢。
其实孔子那个时代饭菜的选择很有限,做饭的方法还在草创时期。主食主要是各种谷物,最早是小米,周代末期也有了各种大麦,小麦和大米。但那时没有面粉这样的吃法,多半把整个谷物蒸熟或煮熟了事。黏性的小米或大米也用来造米酒,但不是现在的葡萄酒或高粱酒的造法,基本就是“啤酒”类。配主食的主要蔬菜最早是“菽”,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大豆;大豆的叶子也吃,叫做“藿”;后来还有“葵”,据说是一种茎叶有绒毛,开紫花的野菜;还有《诗经》里常见的“葑”、“菲”,就是现在说的大萝卜和胡萝卜。水果主要有桃、梅、李、柿、枣、杏等。
那时最常用的烹调方法是蒸和煮,最有名的菜式是“羹”,基本就是把肉类放进“鼎”(三足或四足,中空,下面可架火直接烧),有时也加点蔬菜或水果同煮。还有一种肉酱叫“醢”值得一提,它是用碎肉加小米浆和盐,放在米酒里发酵做成的。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因为打仗时穷讲究,“君子死,冠不免”,俯身去捡打落在地的帽子,结果被斩成肉酱。孔子听说了子路的死法,就在吃饭时把醢撤了。
选自《半月选读》